•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见证环境新闻“热”与“冷”]人在冷环境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

    时间:2020-08-06 07:5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两会期间,《中国环境报》发表了200字消息《总理记者招待会请柬采用再生纸》。消息虽短,却蕴含了重要信息:总理心系环保,最高决策层对环保的重视细致入微。   作为有20年“跑口”经验的环境记者,笔者见证了政府部门的环保举措、百姓的理念提升,也见证了环境新闻的“热”与“冷”。
      
      环境新闻热的背后
      
      曲格平,原全国人大环资委的主任委员,也是我国第一任国家环保局(现国家环保总局的前身)局长。说起环境新闻,不能不提他。
      有人说,曲格平是靠宣传起家。的确,他在宣传环保、张扬环保精神与理念上堪称中国第一人。正在他在任时,也正是他,把媒体带进了一个崭新领域―环境保护;又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传播一个崭新概念―环境保护。
      1993年初,曲格平离开国家环保局,就任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后更改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年轻的解振华继任国家环保局局长职务。这也是一位务实的局长,他延续了曲格平对媒体的宽松风格。只要是对环保工作有利有益,解振华都会说:“你们写吧,出了问题算我的。”
      在曲格平、解振华先后就任国家环保局局长之时,正是我国环境事业起步期。前者任内出台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第一部法律―环境保护法;后者任内开始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从1993年国务院在安徽蚌埠召开淮河流域污染治理执法现场会到太湖的污染治理,都有记者忙碌的身影,政府决心治污的每一个信息、每一个举动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泛的媒体报道出来。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4年起每年都进行规格很高的环境执法检查。
      如果说,围绕这些活动所作的环境报道还只停留在对政府和人大工作“宣传”层面的话,那么,始于1993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则是不折不扣的新闻行动。这一大型环境新闻采访活动的创始者是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广电部等都是发起单位。“中华环保世纪行”当时的口号是“向环境污染宣战”,“曝光”成了当时这项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的最大亮点。“阿拉善生态环境问题”“长江污染”等都是“中华环保世纪行”首次报道的。
      正是得益于立法部门、国务院行政决策部门对环境报道的重视,媒体对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问题的报道“火”了起来,并直接带动了媒体老总们的热情,纷纷开设环保专版、专题栏目。
      随着事实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以及环保理念的不断传播,老百姓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2006年,仅国家环保总局受理的群众投诉案件就有2003件,上访数量甚至超过了土地问题。民间意识的觉醒成了环境新闻的“热因子”,环境新闻品种不断丰富。原本由政府部门唱主角的环境新闻里多了复杂身影―北京百旺家苑小区的环境维权案、浙江温州农民状告环保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案都成了媒体上的抢眼新闻。
      
      辩证对待环保NGO
      
      近来年随着环保NGO的不断发展,由它所产生的新闻也成了有别于其它新闻的一个突出特色,为报道提供了多重视角。
      据中国环保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遍布全国,共近3000个。
      民间环保组织出现以后,环境记者的报道范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以关注政府行动为主到更加重视和环境相关的民生话题、百姓维权案件等。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是由高校发起成立的一家民间环保组织,主要工作是替弱势的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无偿法律帮助。他们关注百姓维权,免费为百姓打环境官司。由他们提供法律帮助的环境污染维权案件不仅涉及企业的污染行为,有时还涉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该中心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支持,由他们帮助维权的许多案件在媒体上都进行过报道,如福建省屏南的化工污染案等。通常,由民间环保组织提供的这类新闻更鲜活、更生动、更能吸引受众眼球。
      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对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大量报道,也得到了梁从诫和自然之友的关注。从1996年开始连续三年,他们组织对全国70多家媒体环境记者所发稿件的统计调查,并评出“十佳”记者,组织出国考察等。这些活动也进一步调动了记者的报道热情。
      但是,如何把握由民间环保组织提供的新闻线索,如何在写作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则是关键问题。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线索比较敏感,比如污染受害者的环境维权问题,政府监管部门的不作为问题等。其中,有些可能与事实出入不大,而有些则可能由于当事人掌握情况的片面,再加上理解问题偏激等与事实相去甚远,对此记者如果不全面分析,不深入调查,就有可能被误导。这正是所谓的“双刃剑”效应,值得警惕。
      
      坐热环保的冷板凳
      
      “圆明园风波”“环评风暴”“四川沱江污染案件”“甘肃血铅事件”“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在很多记者看来,跑环保太“出活”了,令他们羡慕。
      回顾近20年来从事环境报道的经历,实际上“环保出活”的背后离不开跑环保记者的敏感、热情、努力、认真与职业精神。有一个媒体曾经这样描写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他把环保的冷板凳坐热。”其实,把这句话用跑环保的记者身上也并无不妥。实话说,“环保出活”与很多环保记者的勤奋、不气馁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一些环境新闻不是记者坐等来的,而是他们主动挖掘出来的。
      与其它领域的新闻记者相比,笔者认为,环境新闻更需要记者具备职业精神,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很多记者为了拿到第一手素材要承担很大风险和压力。
      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环境新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必须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的意识。正如文章开篇的短新闻《总理记者招待会请柬采用再生纸》,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然而并没有引起与会2000多名记者的更多注意――除了《中国环境报》记者的这篇之外,笔者再没有看到更多报道。
      这实在是一件憾事。
      它一方面说明,记者的环境嗅觉还不够敏感,需要做更多功课;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新闻单位频繁更换“跑口”记者,导致记者积累不足。做好环境新闻,需要媒体、记者要有把“环境新闻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和耐心。(作者是《法制日报》记者)

    推荐访问:见证 环境 新闻 见证环境新闻“热”与“冷” 见证环境新闻热与冷 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