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萨马兰奇与中国 萨马兰奇的中国情缘

    时间:2020-07-23 08:06: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4月21日,一条让无数人悲痛的消息,从西班牙传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于当地时间下午1时25分因病逝世,享年89岁。此前一天,他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巴塞罗那的医院,但医生们最终没能留住这位老人。
      噩耗传出的第一时间,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沉痛地说:“我无法找到任何词语来形容奥林匹克家庭的哀思。”“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导师和一位朋友。他把毕生的精力和热情都献给了奥林匹克。”从1980年到2001年,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在他的带领下,奥林匹克运动蒸蒸日上。罗格的话,是对萨马兰奇传奇一生的很好总结。
      萨马兰奇的逝去,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朋友。中国人不会忘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当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枚金牌时,他激动地亲自前去颁奖;2001年7月13日,他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后,告诉记者这是他毕生的愿望;他29次访问中国,与何振梁、邓亚萍等中国体育界人士结为挚友……他对中国的爱,让很多西方人不理解,于是他在西班牙主流媒体上刊登文章进行解释,标题就叫《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
      至今,人们还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在全世界取得过许多荣誉学位和荣誉称号,但最珍惜的是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与中国的“患难之交”
      萨马兰奇和中国的最早接触,源于他任驻外使节的一段时间。1977年到1980年,萨马兰奇不仅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还是西班牙驻苏联大使。这一特殊身份,使他有了和中国密切接触的机会。当时,各国外交官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萨马兰奇多次前往中国大使馆参加活动。
      然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内部,仍有一些敌视中国的保守势力。他们奉行“两个中国”的政策,这导致了中国仍被拒在国际奥委会的大门之外。萨马兰奇帮助中国的第一步,就是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78年,萨马兰奇首次访华,为中国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积极斡旋。他曾说:“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萨马兰奇的不懈努力和四方奔走下,1979年,国际奥委会一致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也把他当成了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
      1982年,邓小平接见了萨马兰奇。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与国际奥委会领导人接触。两年后,萨马兰奇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他曾这样回忆:“在天安门城楼上,邓小平先生对我说,中国参加奥运会等大型比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尊严。能看得出,说这番话的时候,邓小平先生非常高兴。邓先生虽然个头不高,却是一位历史伟人,带领中国走向了富裕。他还在1984年邀请我参观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当我得知,我和我的太太是唯一受邀参观纪念堂的西方人时,惊讶之情可想而知。”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下,美苏两大敌对阵营相互抵制对方举办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陷入危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遭到苏联等国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毅然决定派团出征。在那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队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这也是洛杉矶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萨马兰奇亲自为许海峰颁奖。
      对中国给自己的支持,萨马兰奇20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北京奥运会后,他在西班牙《先锋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人民是一个拥有超级强大记忆力的民族。他们懂得如何去珍惜患难之交。他们不会忘记患难时与自己并肩战斗的人。正因为如此,在北京奥运会上,我才能享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我的爱,这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情感。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
      
      亲眼看到
      北京奥运会,“死而无憾”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大,萨马兰奇在1984年首次向中国提出,可以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1993年5月,在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给悉尼。
      1997年,萨马兰奇来上海观摩全国运动会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在我任内,国际奥委会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1996年的百年奥运会举办权没有给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而是给了美国的亚特兰大;第二个错误是2000年世纪之交的奥运会没有让北京得到,而是给了悉尼。第一个错误已经得到了改正,希腊将举办2004年奥运会,希望在我的任内可以改正第二个错误。”
      2001年,萨马兰奇即将离任。但在他和中国的不懈努力下,当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北京凭借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5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为了帮助北京举办一次最好的奥运会,退了休的萨马兰奇一直在各种场合给予北京奥运最大的支持。比如,他明确反对把奥运会政治化,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在他看来,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平台,也是让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交流、享受“奥运精神”的机会。他说:“能亲眼看到北京奥运会,我死而无憾。”
      萨马兰奇生前完成了这一心愿。2008年7月31日,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萨马兰奇。这位在2001年将奥运会承办权亲手交给北京的西班牙老人,再次来到这里,参加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那一天,虽然经过长时间飞行,但88岁的萨马兰奇仍然显得精神很好,步履稳健地走下飞机。
      
      与中国朋友的真挚情谊
      在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同时,萨马兰奇也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1978年,为了让中国早日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来到中国,而这次担任全程陪同的是何振梁。何振梁给这位国际奥委会重量级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萨马兰奇的帮助下,何振梁开始在国际奥委会崭露头角。1981年,因为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52岁的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萨马兰奇高兴地把自己的一枚奥林匹克五环金质别针别在了何振梁的衣襟上;1990年,何振梁又以全票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成为在国际奥委会里担任重要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
      真正见证两人情感的是在2001年。当年7月13日21时55分,国际奥委会委员开始投票,决定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22时第一轮投票结束,日本大阪被淘汰;22时05分第二轮投票结束。这短短5分钟后来被人们称为“最漫长的等待”。最终的统计结果出来了,总协调员将结果装进信封,迈步走向主席台中央的萨马兰奇。萨马兰奇接过信封向宣布台走去。此时,何振梁追寻的目光正好与他对上,萨马兰奇微微点了一下头,何振梁明白,北京已有99%的把握。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时,会场一片沸腾,两位老人的目光也凝固在了那一刻……
      萨马兰奇的另一位中国朋友,就是与他有着忘年之交的邓亚萍。萨马兰奇第一次听说“邓亚萍”这个名字,是在1991年的日本。当时,正在观看世乒赛的他被邓亚萍身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吸引。比赛结束后,他亲自为邓亚萍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之后,萨马兰奇又盛情邀请邓亚萍到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做客。几个月后,邓亚萍如邀来到洛桑。开始,邓亚萍以为,一个运动员应邀到自家的“圣殿”做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但在宴会上,萨马兰奇主席亲切地对她说:“邓,你是我第一个邀请到国际奥委会做客的运动员。”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夺得冠军的一刻,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相约:“如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你拿了冠军,我还亲自为你颁奖。”“好,一言为定。”邓亚萍答道。1996年,邓亚萍的亚特兰大之梦再次成为现实,萨马兰奇除了上台颁奖之外,还给亚萍一个特殊的“奖赏”――在全世界亿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像对待自己的小孙女一样,抚摸了一下这位中国姑娘的脸颊。
      1997年,邓亚萍退役后,萨马兰奇仍十分关心她。他指点邓亚萍:“你要先学好外语,这是你将来不可或缺的新‘球拍’。不论你学什么,你一定要回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人民服务。”邓亚萍牢记在心,之后便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后来,这份论文被萨马兰奇存放到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
      
      “中国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萨马兰奇早就“不是外人”。1993年5月,在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确定前夕,萨马兰奇应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并赶赴北京与当时奥申委领导会面。在北京的一天下午,萨马兰奇突发奇想,要求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一辆自行车,亲自到北京的自行车洪流中找了一把感觉。在北京最繁华的大街上,这位国际体坛的最高领导,实际上已经和普通北京市民融为一体。
      就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不久,萨马兰奇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位子退了下来。但是其后的许多年间,老人家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中国、没有离开过北京。据萨马兰奇的秘书说,萨马兰奇时常会和中国的各界朋友通电话和邮件,特别是和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络。萨马兰奇的办公室只有大约30多平方米,但几乎每个角落都摆放着中国的工艺品,其中有贝壳雕塑、小屏风,还有中式首饰盒。置身其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老人家对中国所倾注的独特情感。
      2008年,萨马兰奇在北京出席《萨马兰奇回忆录》(首发式)时曾表示: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任期内,有两件最欣慰的事,一个是自己的家乡巴塞罗那举办奥运会,另一个就是让中国举办了奥运会。同年8月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萨马兰奇表示,他要跟中国民众“一起来见证一次奥运会的辉煌。我一直是中国的朋友,这一点大家不用置疑,而且我一直会祝福中国举办成功,我认为中国的成功也是我自己的成功”。
      如今,萨马兰奇,这位用行动赢得无数中国人尊敬与爱戴的西班牙老人去了,但他用一生心血写下的奥运故事,饱含着对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深深眷恋,饱含着他与中国30多年的不解情缘。
      (《环球人物》2010年第8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推荐访问:中国 情缘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的中国情缘 中国情缘 我的中国情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