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对策 如何进行产业需求_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0-07-14 07:22: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企业经营观念落后、工业布局分散和政策及体制因素的约束,并提出了推行外包战略、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和消除体制障碍等对策思考。�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需求不足;业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流程中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所在。由以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属性和特点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源于制造业,与其存在互融、互动的内在关系。因此,我们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的问题时,应该追根溯源,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在需求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才能加深对生产性服业发展规律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从而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现状与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制造业作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成长迅速,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较大需求,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658亿元,是1990年的5.7倍;到2004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共有从业人员3122.9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20.3%;1997年至2004年生产性服务业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6%,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1]�。然而,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却表现出增长乏力。产业总量仍然不足,其GDP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43.5%降至2003年的37.4%。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在增长后呈递减趋势,大量投机性资本涌向房地产业,2004年房地产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达41.9%,而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投资仅占6.1%。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资也不多,2005年才71.3亿美元,只占全部外资的11.8%。这些情况给我们的基本印象是,近17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前几年发展较快,后几年发展缓慢。正因为如此,仅靠传统服务业发展未能支撑整个服务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2005年服务产出占GDP的比重才达到40.3%,比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2]�。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贡献在较低水平趋于稳定,这不符合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现阶段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就其与制造业的内在关系而言,制造业对其需求不足应该是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制造业需求大小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正可谓“快也需求,慢也需求”。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既有制造业本身的问题,也有政策环境对制造业需求的约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观念限制了需求扩大�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这六种生产性服务业。应该说,这些行业都可以称为现代服务业,但是,对“现代”二字涵义的理解却存在偏差。许多企业特别是有些大型制造企业,认为现代的涵义就是在生产经营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于是,在企业总部下设有物流公司、结算公司、外贸公司、客户服务公司等多种子公司,为总公司提供各种服务。显然,这是仅从技术层面来理解“现代”的涵义而采用的经营模式。我认为,这类企业即使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大企业,只能被看成现代企业以现代技术手段在办传统服务业。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的业态呈分散状态,现代大企业以个体面目出现,并没有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强劲的社会需求,资源不能以各个企业的共同需求为纽带进行有效整合,生产性服务业也就不能因为制造业的需求刺激而得到充分发展。制造业企业自办服务业的经营理念仍然是“大而全”,也包含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思想,按此理念经营一般也不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事实上,现代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是一个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完整流程,在这个流程上有一系列节点。每一个节点上的业务都存在一个“内置化”与“外置化”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内制”和“外包”的选择问题,选择的依据就是成本高低。而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就形成了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前面所说需求不足,也就是制造业外包业务量较少。有些企业在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的情况仍然不愿外包,经营观念陈旧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制造业生产方式落后,难以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正常需求�
      现阶段,在我国工业经济中数量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生产模式,产业内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而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制造业企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而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太低,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制造企业外包项目虽然有,但也是以产品生产外包为主,服务外包不多而且涉及面较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外购信息技术等外包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
      与国内制造业相应,外资制造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也未产生较大需求。20世纪90年以来,由国外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转移迅速扩大了我国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逐渐成为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一种普遍的工业发展模式。但是,在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经营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十分有限,呈现出“两少一多”的特征:外资企业对本土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对本土研发或技术服务的需求少;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是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外向趋势,并未对国内服务业产生应有的需求。�
      总之,从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需求情况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被割裂,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阻碍。�
      (三)政策与体制因素制约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制造业中有些企业,如一些经营理念较先进的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在实行业务流程再造、改革企业组织结构,把业务流程中某些环节的服务外包出去,但却遇到了政策性体制障碍,不能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首先,在服务业领域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政策性歧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束缚和抑制作用。其中,反映强烈的是在用水、用电、用地政策上服务业受到限制,与工业享受的政策存在巨大反差。此外,在一些已开放的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也存在差别化待遇,某些服务业领域只对外资开放,甚至让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但是迟迟不对内资开放,民间资本难以进入。仅靠国有企业和外资,不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显然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也就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求。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到体制束缚。我国加入WTO以来,根据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有些领域逐步开放。但是,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所有制结构单一,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基本上未对非国有经济和外资开放,甚至其它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进入。较高的进入壁垒和狭窄的市场准入范围将大多数潜在的投资者拒之门外。根据零点研究咨询公司于2006年做的调查,我国目前所有的服务业领航者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管企业都只有一家。象电信服务业这样的行业,完全由几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而且业内还是“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格局。这就排斥了竞争,不仅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而且服务质量也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体制改革不到位也阻碍了服务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比如,在我国金融业中融资业务中,95%是靠银行融资,我国银行业实行的是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制度。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恰好没有很多固定资产,现行贷款制度正好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优势的发挥。因此,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服务行业,由于改革滞后,不仅自身发展受阻,而且还牵制了其它服务行业发展,从而使得服务业不能充分满足制造业的需求。最后,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弱化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规划与实施,这带来几个问题:一是工业布局比较分散,相应的城市化相对滞后,使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比较明显的脱节,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1.0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值。这种状况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其中一些新兴服务业资源分布较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制造业链条上诸如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等关键环节的需求,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与满足,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二是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协作机制,阻隔了要素的区域间流动。现阶段,我国实行多年的分税制和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仍无实质性改变,加上对GDP指标的追求等原因,在工业领域里早已存在的地区产业结构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等“顽症”,又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重演。比如,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东地位,机场密度已达每万平方公里0.8个,高于美国平均数0.2个,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地方利益驱使下,各地区、各城市互设壁垒,开展低效率同质化竞争,其结果不能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统一市场,难以形成在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内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的能力,因而也就不能建立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区域定位之上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二、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对策思考�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跨度很大,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形态,服务经济正在成长。我认为,服务经济成长的核心部分应该是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则是需求增长。因此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是当前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推行外包战略�
      从微观层面看,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必须树立先进的经营观念,因为观念是决定一切的。如前文所述,现代制造业企业只是提供一个业务流程,如果把流程所有节点上的业务都留着自己来做,那就不可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果把流程中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做,那么,每一个节点上的业务就可以形成生产性服务的一个行业。该行业的专业公司以深度专业化为核心对资源进行整合,就可以把制造业企业流程中的单一环节做成大规模的产业,从而形成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常业态。在此业态下,制造业企业得到的好处,一是可以把有限资源用于核心业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二是降低经营成本,诸如金融业务等外包还可以分散经营风险;三是可以获得专业公司的优质服务或其它特殊资源。因此,企业不应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和困难,而应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并付诸行动,即实施业务外包。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式,涉及到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目标,资源禀赋、竞争策略等各方面,因此,应从战略管理工作角度出发作好规划,就外包的内容、方式、对象等进行优选,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二)政府应建立高层协调机制,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与互动�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鉴于两者之间具有相融及互动的内在联系,政府在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时,必须将其与制造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才能建立基于产业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一是低层次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特殊的资源优势和规模经济;二是高层次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这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主要建立在通过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的更能符合客户需要的差异型产品上[3]�。我认为,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关系能够建立在塑造两大产业两个层次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这是因为制造业企业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的形成要依靠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一种可能是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以便集中资源研发差异化产品。另一种可能是直接把产品研发设计外包给相对应的专业公司。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形成,也有赖于制造业的外包需求。比如,制造业企业可以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这样物流业务量就会足够大,物流行业就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标准化经营和规模经营,物流业和制造业都能分享低成本的益处。上面分析说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可能变为现实。我认为,如果仅靠市场力量,这个演进过程会是漫长的。现阶段主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引导,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建立高层协商协调机制。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链集聚,为此,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以及建立不同行业间的企业战略联盟,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和组织化,实现其与制造业的“无缝对接”。�
      (三)加快改革步伐,消除体制障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无论是扩大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还是服务业增加供给,也无论是企业运作还是政府协调,都需要改革不合理的体制以及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快对垄断行业尤其是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推进非基本服务行业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加大服务业对外和对内开放的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其他投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以此提高竞争程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其次,对于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流程再造,发展外包,解决就业的改革,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放宽审贷条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为企业主辅分离、塑造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制造业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三,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服务业如研发、设计、创意等企业可以认定为高科技企业,享受国家相应优惠政策。新办从事物流技术和咨询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或行业内外物流技术设施时,可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于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其固定资产很少,政府应为其开辟股权融资渠道,更多地以风险投资方式加以支持。经批准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享受营业税减免优惠。各级政府要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示范效应明显的服务业重点项目贴息或补助。第四,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服务业的管理,避免政出多门,全面清理并规范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凡是可以规模经营的生产性服务行业,要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通过行业协会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过度竞争造成的效率损失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3.�
      [2]王守法.现代服务项目产业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55.�
      [3]高传胜,李善同.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与中国推进经济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7,(4):17.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