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在流浪结束之前 结束那无休止的独自流浪是什么歌

    时间:2019-04-23 03: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四个多月前,我开始了自认为的“流浪”,如蔡康永所建议的那般,在狡猾与天真之间任意转换,抛却过往的沉重负担,只为好好经营一段新生活。  没错,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人会用不同的视角去感知周围的环境。有时会单纯简单到仿佛自己是完全陌生的来客,就好像在深夜空荡的地铁上,我会带着惊喜的神情跟对面的人讲我对洛杉矶的印象,细心地询问某个地铁站名的来历,然后在告别的时候说上一长串的祝福的话;有时甚至会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事,好似一种不甘示弱的心态,比如浓妆艳抹地参加派对:有的时候又会强装镇定,当压倒性的环境让自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时,我努力不让自己失去了解这环境的欲望。
      然而,我所经历的是真正的流浪吗?流浪也许意味着一种断绝,和过往的人断绝,和已经习惯的生活目标断绝,甚至是和人在物质上不断上升的趋势断绝。流浪的人留下的是广漠中孤独的背影,是仰望晴空干净的神情,是雨夜的帐篷内自得的歌声。总之,流浪中有一个无限放大的自我,有一个自己能全部接受的世界。这是一种最极致的精神。但我之前讲的感受并非和流浪无关。在心态上,流浪的人更像是前者,不想也不用和世界去对抗,因为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存在于自己的基因中。
      这样定义的流浪还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得需要多少勇气和智慧,多少对这个世界本身的爱啊。
      一个去了巴黎交换的朋友给我写信,信中是这样的记述:“因为是墓地,所以秋日下的巴黎更显得萧索。大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过一个影碟,讲的就是位于拉雪兹公墓最东北角的巴黎公社墙。1871年,就是在这个地方,巴黎公社的残军被全部击灭。我的路线就是从最南边的门北上直到巴黎公社墙。值得一提的是,拉雪兹公墓不是一个只供名人埋葬的墓地,严格地来说,它不是一个历史文化古迹。因为路边随时可见普通的民众于近年树的墓碑。有有钱家族的,有为纪念空难中丧生的乘客的,有怀念17岁便去世的儿子的……等我走到北边便基本都是纪念在二战中丧生的战士的。尽管整个法国会把11月11日设为纪念一战停战的日子并全法放假一天,但这个假其实并不是个节日。从早晨开始,香榭丽舍大街就被封锁,原因是总统会在那里致辞并接见当年的老兵。这样的气氛在公墓中也能见到。一对老年的夫妇将手中的一份黄菊花放在一位二战中牺牲的士兵的墓前并站在那里冥思。我问他们这是在纪念谁。他们回答的东西我没太听懂,有太多我不了解的历史和故事。但站在他们身边我不得不为这份真诚的怀念而感动。同样的,当我离开他们没走多远就碰到公墓门口的纪念仪式。有老兵排成队伍身着战役手持彩旗,随后又奏起法国国歌。等仪式结束后,我走到仪仗队伍所在墓前一看,原来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牺牲在法国的意大利士兵的,它的旁边则是牺牲在此的比利时士兵的墓。同样令我感兴趣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墓。或许他们在入土之时已经不再是中国国籍,但在墓碑上刻着的‘某某氏’‘孝男某某’和渗透着思乡情感的对联仿佛诉说着曾经因思念故土而洒下的泪。墓中的人有的很早就来到这片异国之土,比如在一战、二战之间。他们大致是浙江人,温州人尤多。我尤其被其中一个人的墓志铭感动。意思大概是他很早就离开故乡到法国创建家族基业。我突然对温州人在法国、在巴黎的创业史感到很有兴趣,要知道现在基本上任何一个街区都有中国饭店,而这些饭店十有八九都是温州人开的。我想,这些创业先驱最终能被外国容纳,并长眠于已然成为故土的异乡的土地,接受后世的怀念,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吧。”
      读完这些,我对于这些巴黎故事也产生许多感触。可是感触之余,私心竟是庆幸自己即将结束这场流浪。林一峰曾经唱“离开是为了回来”,而我此刻是那么怀念我曾经亦是觉得陌生的香港——这座我住了两年的城市,在我离开的短短半年里,一样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发生。而我要带着流浪积蓄的力量回到那里,跟我所有的同伴一起,参与即将在香港谱写的崭新历史。
      编辑 姚晟

    推荐访问:流浪 结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