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节气课程资源

    时间:2019-02-12 03:22: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极为丰富,有利于丰富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有利于该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建议解放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利用;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等。
      关键词: 三江并流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引言
      三江并流地区位于东经98°―100°31′,北纬25°30′―29°,总面积约40000平方千米,其核心中心区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在内的云南省西北部。这是一片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三山(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玉龙雪山)并立的神奇之地,更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1]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被列入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之列,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各自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又称为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三江并流多数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因此因地制宜地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引入学校体育,为三江并流地区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还对保护和传承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研究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期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获得双赢。
      2.结果与分析
      2.1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概述。
      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05%,以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为主,还有彝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回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3]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民族特有的或某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三江并流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为丰富,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面。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的作用。
      在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上,只有充分地运用好国家的政策优势、空间优势和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势,使之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实现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的课程改革,否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难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4]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课程资源的投入上相对不足。所以,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十年了,但是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仍然落后。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适时地运用好国家的课程改革政策,使体育教师获得较为宽松的空间和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地制宜地把本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学校,从而完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设计。
      对于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当地学校有利于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解决该地区学校体育资源(器材、场地、体育教师等)缺乏的问题。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随着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外来文化迅速渗透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体育领域避免不了被现代体育同化,被现代体育所取代。面临这样的情况,较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众多体育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迎合体育课程改革,可有效促进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而且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成为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4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力资源。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受到本民族传统思想、劳动技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曾耳闻目睹或亲身体验,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这些项目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环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产生较大的兴趣。另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其活动方式简单易行、老少皆宜,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这些都为在当地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者,三江并流地区多数是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兄弟相互交流,在传统体育项目上也相互交流和促进发展,形成了既有各个民族独有的项目,又有多个民族共同喜爱的项目的局面。还有,该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拥有多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把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而且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团结。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可以从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本地校体育教育的内容、项目,进行合理的整合、应用,科学地开发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该地区体育教育服务。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三江并流地区是少数民族众多地区,除了一些其他地方也有的少数民族以外,还有该地方独有的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资源。
      3.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
      三江并流地区在经济上仍属于落后地区,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学校体育课程在现代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情况下,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3.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该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随着现代体育的渗透,众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灭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些体育项目,还蕴含着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拯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简单地挽救某些体育项目,而且是在拯救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之机,就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续传承的机遇。
      3.2建议。
      3.2.1解放思想。
      高度重视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作用,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体育;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明确学校体育融入民族体育的必然性,转变观念,把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
      3.2.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利用。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开发,我们就必须尊重有体育特长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因为他们是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只有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多种作用,体现人的多种价值,才能使他们有展现能力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把当地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表演和授课。要注意,学校教师要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在体育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沟通,让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传承的重要性。
      3.2.3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性。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各地区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资源,既适应和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可以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和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发掘新项目,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路子。也可以开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优选适宜于当地学校体育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制定项目规则、细则,在学校定期举办民族性体育比赛(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使其规范化、大众化。把民族体育舞蹈、节日类项目引入学校,开展一些演出活动,如纳西族打跳,可伴随篝火晚会、学生乐队集体跳舞、唱歌,使学校体育不拘一格,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缪家福.“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1.
      [2]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119.
      [3]郝性中,杨子生,徐旌等.怒江土地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29:33-34.
      [4]罗玲.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J]黔南民族学院报,2006,(03):49.
      [5]孟令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其走向世界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民族传统 利用 课程 地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