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文化缺省【翻译中的语篇连贯与文化缺省】

    时间:2018-12-28 03:4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学通过翻译文学完成了对话。事实上,在译者将源语文学作品译成另一种文字时,它不仅完成了两种文字的移形换位,更重要的是它启动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催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探讨了翻译作品如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恰当地传递源语文化并同时保持语篇的连贯性与可读性。
      关键词: 翻译 语篇连贯 文化缺省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中走出,创造了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同时,也成就了与之息息
      相关的文化的代代相传。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而每个国家语言文字的进步与发展无不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文化的融合或语言文字的发展是凭着翻译这座桥梁,这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介质达到的。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学通过翻译文学完成了对话。事实上,在译者将源语文学作品译成另一种文字时,它不仅完成了两种文字的移形换位,更重要的是它启动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催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探讨了翻译作品如何恰当地传递源语文化并同时保持语篇的连贯性与可读性。
      
      一、翻译中的语篇连贯
      
      文学作品的创作首先是作者对自然、生命、社会现象、众生百态等他本人深有感悟的周遭的一切的描述。其首要目的是希望与读者产生共鸣,向读者揭示作家本人的一些生命感悟与思考。作家与读者之间存在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是双方所处的共同语言文化背景,取决于作家在创作时对读者的预评估。一个作家在创作时总是以与自己操同种语言、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为假想读者。因此,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就是对本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信息与习惯的表述。读者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先验预设,对语篇会形成连贯的解读,从而使文字不仅停留在纸媒介上,还时时刻刻跳跃在作家的创作中,读者的思考中。那么这样的好作品如何才能与全世界共享呢?当然是依托翻译文学。但是翻译文学能完整地传递每个信息与其内在的联系,能帮助建构外国读者的情感共鸣吗?先验的不同决定了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理解的差异。“先验”所指的主题在一个绝对的、纯粹的单一意义的翻译能力的视界中变了形。因为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德里达,1997)。与原创作家不同的是,翻译家同时需要充当读者与阐释者两种角色。作为读者,翻译家首先要精通两国语言,精研原作的语言文化信息,尤其是隐性的文化信息,建构自身对作品语篇的连贯性解读。另一方面,翻译家还要做一名好的阐释者,用译入语将原作的语篇连贯性最大限度地保持。Aust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当然是指字面意思,这一点只要译者掌握了两种语言就不难达到。笔者主要强调的是言外行为。译者怎样用传神译笔将言外行为传递并影响译入语读者的言后行为呢?言外行为是隐形的,不同命题之间的隐性衔接会赋予语句以言外功能(illocutionary function),这种言外功能就是语篇连贯之所在(陈海庆、张银杰,2004)。例如: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译名。霍克斯在译序中认为,将其译成“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会引起误解。因为“红楼梦”这个意思在英美和欧洲读者的头脑中容易引起的联想与在中国读者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一样。“一个人睡在红色的房间里”这个书名只能引起他们优美神秘的联想,但这并不是中文书名的意思(Hawkes,1973:19)。“红楼梦”在中国读者的脑海中建构的是“繁华似梦,到头皆空”的图景。因为汉语中将红色解释为富贵、繁荣,以及人生如梦的情景预设,超出了这三个字的言内行为,产生了揭示本书主题――“任繁华似锦梦一场,富贵到头一场空”的言外功能。而对于外国读者而言,这三个字直译却传递不了这样的言外功能。因此,还是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更为恰当。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还会刺激读者产生言后行为,即读者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作出与源语读者相应的反应,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作是否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也就是说原作作者是否能通过翻译家与译入语读者之间建立心灵的沟通,产生心灵互动,从而使译入语读者也能产生原作者预期的反应。例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中的“辽西”不但代表丈夫,而且代表战场。作者期望读者能体会唐代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对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中国读者由于了解唐代的历史很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作者期望的言后心理行为。试比较下列两种译文:
      1.Fletcher: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From off our garden tree/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My lover smiled to me.
      2.Xu Yuanzhong: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Far off on the frontier.(张今,1987:66)
      译文1中,丝毫看不出唐代连年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作品中原本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意境被抹上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言后行为大相径庭。而译文2就成功地传递了原文的思想,将原文词语间内在的联系以及情绪传递给了译文读者,建构了正确的言后行为。
      
      二、文化缺省
      
      译者除正确地使用两国语言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及源语作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交际连贯因素。交际者双方的无形连贯是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上心理互动的结果。否则要想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这种无形的连贯是难以想象的(Van Dijk,1977:99)。而由于原作者的意向读者是与自己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本国读者,在其作品中就会不经意间输入一些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代码。这些信息代码在译文中换了一个语言文化背景,就会影响译入语读者对语篇理解的连贯性。亦或有时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启发读者的参与意识,会故意留白,即为读者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Iser称这些想象的空间为“空白”(gaps),亦称“失踪的环节”(missing link),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一个个空白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审美历程,并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Iser,1974)。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文化缺省”的处理。
      何谓文化缺省?简言之,就是语言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之所以要省略是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既提高效率又能增加趣味性,使语言更加生动,更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但是要想使文化缺省达到作者预设的目的,前提是缺省的这部分文化背景知识已经深深植根于读者的记忆图式中,作者设计的特定表达方式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翻译文学却是将承载着另一种陌生文化的文字介绍给读者,这就给译者出了一个难题:译者一方面要使文章文从字顺,一方面又要将缺省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读者。首先译者本人要治学严谨,不仅要弄懂文章的字面意义,还要挖掘其文化内涵,洞悉每一处文化缺省的含义。其次,译者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将缺省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读者。同时尽量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融合在译文中传递给译入语读者,避免造成意义真空。语篇的连贯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涉及语言内部和外部的众多因素。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看待此问题,即深入分析源语中文化缺省产生的文外行为与文后行为所激发的读者的思维变化与审美体验,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再造相似的审美体验。如文外补偿,即文内直译,将文化缺省的说明放在注释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使读者明确了文章的字面意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了其文化内涵;有助于读者了解源语文化,促进两种文化的比较与交融。例如“橄榄枝“、“鸽子”就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产物。由于众多翻译家在文学作品中的恰当译介,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了解它们来自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比喻求和与和平。
      结语
      语言不仅传递信息,还传递文化。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John,1968:30)。文学作品中通常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者的任务就是既充当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将源语文化恰当地译介,促进两种文化的互补与交融,又带领译文读者完成一次异国人文与风情的审美体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行文的流畅、读者对语篇的连贯性解读的确会因为译者不得不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而稍稍中断一下思维。但笔者认为这绝对是值得的,因为这样才有助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人类语言的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1]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德里达.符号学与文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范伯群,朱栋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Books,1980.
      [6]Iser,W.The Reading Process: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In R.C.
      [7]Davis(ed.).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M].Newyork & London:Longman,1986:376-391.
      [8]Lycons,John.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9]Van Dijk.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 Press,1977.

    推荐访问:连贯 缺省 翻译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