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时间:2018-12-27 03:35: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更好地帮助人完成一项任务,这种情绪体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调动情绪、培养热情、引导阅读、鼓励发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学习 兴趣 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教师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把书教好,而实际上不是事与愿违就是事倍功半。在语文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对分析课文、理解词句、识记常识等感到厌烦,课堂气氛往往沉闷,我们知道,学生只对他感兴趣的知识乐于接受,因此学生学习不能缺少兴趣,兴趣恰恰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一、调动情绪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课上得有趣,就要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1]他认为“如果教师所追求的只是那些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应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2]
      教学《凡卡》一文,由于小说的时代距离学生的生活远得他们难以触及,加之写的又是别国的事情,学生难以理解教学目标中的“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3]有的教师可能从小说的三个要素入手教学,如:主人公是谁,如何概括这个故事,文中写环境的句子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如何概括人物形象,等等。从纯语文教学来讲,可能知识点这样落实是比较周到的,但实际上会出现“多教不如少教”的结果,因为学生不太关注这些。实际教学中,他们对小凡卡的命运很感兴趣。在预习本中,我看到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爷爷为什么要把凡卡送到木匠铺去?”“老板为什么要打凡卡?”“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凡卡能不能回到爷爷身边呢?”,等等。他们的兴趣放在了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上。这不难理解,凡卡是孩子们的同龄人,他的遭遇很能让善良的孩子们引发无限同情之心、无比关注之情。课上只有考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发言,对感兴趣的思考性问题,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更好地发表观点,当然,教师在课前要有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兴趣被激发了,深知、难知亦容易突破了。学生发表了个人观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又如李镇西老师教学的《给女儿的信》,[4]内容是一次女儿问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是什么,爸爸便很认真地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从时间和地域来看,跟我们的学生生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呢?在李老师的教学实录中不难看出,比如刚刚进入对文本的体会,他插了一问:“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说实话――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爱的。”这一问,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老师适时地展现了自己的幽默,课堂立刻气氛活跃了。“多数人想过又问过父母的人请举手”,当只有四个人举手并让他们说说父母的反应后,李老师又接着问:“你们其他人为什么不问父母啊?”学生们此时的热情更加高涨。不但争先恐后,而且是真心吐露。在分析完上帝的故事后,李老师顺理成章阐释了他对爱情的理解,“爱情不是说在大街上接吻拥抱,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才是爱情。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能够平淡地守在一起”。学生沉浸其中,接下来他引导一位学生唱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唱完后,除了掌声,许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这就是调动了学生高涨和激昂的情绪才会产生的效果,这样的课,学生怎会没有兴趣呢?
      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孙绍振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能让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5]”所以,教师如果不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不能让学生感到一种愉快的“获得”,备得再充分的课就可能都是无用的。
      
      二、培养热情
      
      教师应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初中的学生年龄小,但想法多,课上积极,表现欲极强。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使孩子们身上带有的这些好的学习因子渐趋萎缩。教师应注意两点:第一,保护好奇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会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草是绿的?”而高中学生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他们担心提出“傻瓜”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多数教师或家长会以生气或嘲弄的口吻反问道:“你希望月亮什么样,方的?”孩子们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惹恼了大人,几次三番后,孩子便远离了科学。[6]第二,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分快乐。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参与的满腔热情,所谓“乐此不疲”,以旺盛的精力获取知识,教师在这一点上决不可忽视。
      如教学《背影》,重点段是父亲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一段,如果让学生简单地找出那几个动词、父亲的几句话,可能学生会觉得枯燥。我们看上海建平世纪中学名师马�的处理:教师问,“对父亲的哪方面描写你感到很特别?”学生回答是衣着,但他们会马上有一个疑问:为何文中两次强调父亲的黑色衣服?教师:黑色给你什么感觉?黑色是在什么情况下穿的?面对学生的问题,高明的老师肯定是不会直接给出答案的,马老师的两个反问将皮球踢给了学生,对于学生能够思维到的知识,他们还是很乐意做的,正确回答后,学生又会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一种自信的热情。老师:为何强调穿的是布而不是绸缎?这个问题又把学生带进了课文,学生们乐于寻找答案。在体会动词时,马老师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划出来。他会问:肥胖的身体穿过铁道会怎样?爬过去没?靠什么爬过去的?[7]
      文言文一直是多数学生“谈古色变”的知识。他们对文言文感到学得无味,背得吃力,讲得困难。那教师就应尽力去创造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环节,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可设计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学生为了演好,势必钻进课文,理解句子,识记对话,体会情感,效果很好。贝克登说过:“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和能力的关系少,和热心的关系大。”同理,我们有理由说,学习和能力的关系少,和热情的关系大。
      
      三、引导阅读
      
      课上的兴趣还来源于学生广泛地阅读。有了广泛的阅读,课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吸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学生感到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他们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据我了解,班中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刊的学生不多,他们写作业经常写到半夜,别说看课外书,就是课本知识都没有消化的时间。同时,一些家长严格限制孩子的课外阅读。当然,家长们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功课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走了极端却不能让人接受。有次开家长会,班长按常规来校分发材料,迎接家长。家长会结束,她的妈妈直接把孩子叫到面前,大声训斥了一通。我才知道,原来她从孩子的课桌里搜到了一本课外小说读本。我在考虑,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刊的习惯呢?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有效阅读课外书呢?除要保证他们有阅读的时间,教师推荐书目非常重要,指导阅读方法、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同样也不能忽视。教师应经常和孩子们在班级交流书中的人物、情节、情感等,让学生有体验,有思考,有争论。所以我建议学生每天保证至少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和20分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阅读、剪报,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乐趣。
      陈日亮《我即语文》一书中就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谁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谁就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除了强调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外,也给教师抛出了一个责无旁贷的教育任务,即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满足,当他们意识到阅读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以后,他们也就自然产生了兴趣。
      
      四、鼓励发言
      
      在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部分学生从来不举手发言,原因是他们或是胆怯,或是不会,或是不愿发言,他们习惯于当听众。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乐于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明明很简单的问题,也会有学生不敢举手。究其原因,往往出在教师身上,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一堂语文课上,一位女生由于怯场,回答问题结结巴巴,于是,老师说:“快坐下吧,别浪费时间了。”钱老师分析:“在那位老师看来,最重要的是她设计得非常精巧的教案和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她偏偏忘了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发展。”钱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进行对比:另一位老师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他非常耐心地等待这位女生把话说完,然后在另一个环节中又让她回答了一个难度较小的问题。最后那位女生主动举手回答了一个难度并不小的问题,回答得很好,那位老师引导全班同学为她鼓掌。钱老师说:“在一堂课上,学生由怯懦变得勇敢起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
      上海二期课改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在不同场合清楚,得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根据需要作演讲或辩论”,“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能在交流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或者发表意见”。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对于不敢举手或不愿举手的学生,教师应主动提问,迫使学生发言并及时点评,及时鼓励。我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当老师主动叫起一个学生发言后,他会在合适的时机主动举手,学生感到老师其实是很关注他的。学生乐于举手发言了,也就能做到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问题的顺利回答,同时也提高了他学习知识的热情,参与课堂的兴趣。现在的小班级授课,做到课上每名学生至少发言一次是完全可能的。这里讲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使课堂发言只被几个优秀生承包的局面,力争学生机会均等。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低人一等”,“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是一种极错误的结论”。这些意在告诫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平等对待学困生,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6页.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科学教育出版社,第57页.
      [3]语文教学参考六年级第一学期.
      [4]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4页.
      [5]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6]钟启泉,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第12页.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语文学习 兴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