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胭脂红【细雨浣花胭脂红】

    时间:2018-12-27 03:37: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在新课程中,美育应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以期更好地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好似细雨浣花,则天下一片胭脂红。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美育 高素质人才
      
      汉代刘向曾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这里面包含了古代人们的一个重要审美观念,即重视人的素质的美。王国维也曾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新课程教改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美育离不开语文教学
      
      梁启超曾谈到文学对人们的精神影响是如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又说:“人之读小说也,不知不觉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教育,则感情为之陶冶情操为之培养。于是才会出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局面,而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不再是一种梦想了。
      语文教学和美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仅是美育的一根纽带;更确切地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更好地进行美育,对进行语文教学又有推动的作用,使学者载情入文,则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教师带领学生感悟美的阶梯。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语文教学讲的是听、说、读、写,通过对一些优美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的欣赏,深入课文之境,感知、感悟、分析运用美,将美育融入德育、智育之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育,受到熏陶教育,陶冶感染。
      1.广泛阅读感知美
      美有其直接性的特点,通过广泛阅读,多接触一些富有美感的文学作品,对美有一个直接感知,鲁迅曾讲:“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快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
      例如,郭熙在《山水训》中写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絮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种视觉的美感一下就会让读者感知这种优美的意境。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幽林一夜雨,洗出万山青”是雨后清新景色的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的崇高形象。这些优美的诗句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更不要说,去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
      2.深入阅读感悟美
      传说古代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后赞叹道:“美哉,善哉,巍巍乎若高山,美哉,善哉,荡荡乎若流水。”从琴音联想到高山,联想到流水,这说明美是在联想与想象中感悟到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进行美育时,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联想与想象是感悟美的重要途径。
      伯牙和钟子期的琴声似乎传到了晚清,乃至更久远,难怪《老残游记》中描述白小玉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犹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翻愈奇。本段文字运用通感,将歌声写得似乎让人可以看到,可以触摸得到,只有通过联想与想象才能够写出这段文字,也只有运用联想与想象才可以感悟到文字之美。
      中国诗词更是如此,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以“春蚕”、“蜡炬”作比喻,在想象中赋予它以人的性格和思想,带上了感情色彩,情与景水乳交融在一起,是一种拟人现象。这些都是赋予它的,于是才有了人的情感、思想色彩和情调。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才能感悟美,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二是体会文章内涵才能感悟美。
      我国明代祝允明曾讲过:“事事形有美恶,而后吾之情有爱憎。”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做,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与家人重聚,作者的感情都融化在景色中。所以王国维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例如: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给友人的信曾写道:“如果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朵,这朵花,我们可视作我精诚寄托吧!在微风吹拂中,如果那朵花上下点头,那可是我为中华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致以革命的敬礼!如果那朵花左右摇摆,那就是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这段话同样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美的理想,也是烈士心灵美的精华。
      充分理解文字的内涵,对感悟美起着本质的作用。
      
      三、分析运用美
      
      语文讲求的是听、说、读、写,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运用美,以情动文,载情入文。梁斌在谈到创作《红旗谱》过程时说:“当我写这本书时,为了悼念我的朋友及战友们,曾经无数次地掉下眼泪,是流着泪写完这本书的。”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运思独苦一日忽然失踪,遍索之,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则因填曲至“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句不觉伤心”。正像《文心雕龙》中所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正因为这些艺术家能够以情动人,分析运用美,从而创作出了各种流传千古的文艺作品。
      近些年来,语文中的美学思想要求,越来越明显,高考作文要求也明显有美学思想要求,从高考作文来看,小作者们无形中都显露着美学的思想。
      总之,在新课程的大环境中语文教学应讲求美育,只有如此,才能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正如细雨浣花,则天下一片胭脂红。
      
      参考文献:
      [1]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人民出版社,2004.4.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6.1.10.
      [3]梁佐政主编.中学语文美育与创新.
      [4]四川省创造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2001.09.07.

    推荐访问:胭脂红 细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