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发掘课程资源,夯实德育实效

    时间:2021-07-17 00:05: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品德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品德课教师,我们必须立足实际,眼里有资源,心中有教育,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运用能力,并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多法并举,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正确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初步适应社会,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具有实效。
      【关键词】 品德;课程资源;生活;社会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工作。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灵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德育资源包括德育人力、物力、财力、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简单地说,所有进入德育领域的资源都是德育资源。相对于德育条件,德育资源具有抽象性、概括力,通用性、普适性和鲜明的主体性、积极性。它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持续开发是构成健康德育资源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如何立足小学实际,发掘一切可能进入课堂,并与德育紧密相联的资源,充分利用其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使其初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掘校内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发掘首先应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因为校内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它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器材室、操场、校园网络等。校内的人文资源,包括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班纪班风、班容班貌、教师群体、师生关系等,还有与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各种活动,如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
      (一)提高教师素质,有效整合学科,充分发掘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发掘、积累和运用,而且教师自身是课程实施的首要人力资源。所以,教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发掘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用其所长,充分利用有特长的教师,优化课程资源。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与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虽然教学目标不同但内容又相互交叉渗透,如能合理整合学科资源,就能避免教学上不必要的重复,更好地弥补教师专业素质上的缺陷,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如在学习《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先请学生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平时自己买过什么东西,怎样买东西。讨论交流后,大家都认为买东西不简单,有学问。接着请学生联系平时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买东西的经验,先想一想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学问,再进行小组讨论,并请一名学生做好记录。小组汇报后,教师点拨,学生们明白了:买食品要买新鲜的,没有包装的食品要眼看、鼻闻、手摸、检查食品是否新鲜;有包装的食品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有生产许可(QS)标志、厂名和厂址,不合格的、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买。买东西要货比三家,懂得讨价还价……这样通过发掘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教师又给予适当的点拨,学生对如何购买保证质量、价格实惠的商品已经有所了解,也增强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灵活地开发处理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德育实效
      教材的图文范例具有全国普适性,不具有地域针对性,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主题进行地域化、校本化处理(程振禄语)。翻开每一册教科书,无论是品生还是品社,我们都会发现,每一课都由仅有的图片和话题组成,如果教师不是以教科书为蓝本充分开发教材,而是照本宣科地展开教学,一节课有可能上完两个单元。教材充分留白,正是品德教材最大的优势,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更有利于教师围绕课程目标、地域现状、学生实际等自主地挖掘课程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现象与道德准则的高度浓缩和提炼,同时又指导着生活实践,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做好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把学生带进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认识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周围的事物。这样的开发,超越了书本原有的框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自主性的发展,是一种建构在自身探索上的革新,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四)盘活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的设施、活动和人文资源
      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学校的生活》这一单元时,先请学生参观学校的各种场所设施,再请高年级学生联系实际谈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校的学习生活,课外的各种活动,如各种主题班会、少先队入队仪式、兴趣小组里的科研小制作、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社區做义工、警察叔叔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把漂亮的野花移植到花圃中美化校园……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理解,使他们更加了解学校、热爱学校。此外,还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拓展认识社会的视野。通过让学生查阅一些文献、通俗读物、期刊、小说、文学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丰富学生的社会、地理、人文知识,有助于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有效利用媒体资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的运用基本普及,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跨越时空的非凡功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品德课上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如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多辽阔》的教学环节“游一游 (走陆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感受大”,老师点击课件的卡通小导游,带领学生从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再从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帕米尔高原,卡通人途径哪个省,学生就说出其名字,最后老师告诉学生,刚才我们走过的祖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长约5200千米。接着点击卡通人,沿着大陆海岸线继续旅游,结束旅程后老师告诉学生,这段大陆海岸线全长 18400 多千米。

    推荐访问:夯实 实效 德育 发掘 课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