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辨析

    时间:2021-07-08 12:02: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如果将“理论基石”界定为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及其形成和发展全过程。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同时具备这些特点的只有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为关于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特点的论断,并不同时具有“理论基石”的全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也不具备“理论基石”的全部特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初级阶段论; 本质论; 市场经济论; 理论基石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6-0031-03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1]何为理论基石呢?该学者认为,“所谓理论基石,是比喻某个理论学说赖以建立的、对该理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是该理论学说最重要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2]“从实质上看,理论基石是对事物最深层本质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3]“由于理论基石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集中反映,它必然承担着诠释理论体系的主要问题,体现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的作用,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继续的稳定性。”[4]“理论基石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与其它理论部分之间的涵盖和统摄关系;二是它与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基础与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论基石是其它理论部分赖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其它理论部分是理论基石合乎逻辑的展开和具体化;理论基石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基础性、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理论体系的总体面貌和内在品格。”[5]
      从作者关于“理论基石”的解释来看,“理论基石”应具备以下特征: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关于事物的最深层本质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和形成、发展全过程。第一点与第二点与“基石”这个比喻相似性较多,而第三点即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和形成过程,显然与通常所说的“基石”的含义并不吻合。这一点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一词相似。一般来说,“基石”与“核心”的含义是不同的。从建筑物的结构看,“核心”与“基石”是明显不同的。就理论体系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唯物史观是《资本论》的“基石”,但唯物史观却说不上是《资本论》的核心,《资本论》中的核心是“剩余价值论”。“核心”是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而“基石”却没有这样的特点。从作者的界定来看,“理论基石”包含了通常意义上的“基石”与“核心”两个词汇的含义,既是理论的基础、事物的本质,又是理论体系的核心。但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出发,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应该是什么。
      那么,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具备以上特征吗?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论显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的所有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然要与社会主义这个特征相适应。因此,断言“什么是社会主义”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也是合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当然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深层本质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
      关于这一点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规定显然依据的是唯物史观,因此,应该认为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深层本质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依据的是唯物史观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唯物史观是一种普适性的社会历史理论,它所揭示的趋势和规律既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而决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恰恰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属性,而是社会主义的个性,而这一点是唯物史观所没有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围绕社会主义展开,而没有必要从最基本的唯物史观开始,正如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直接从资本这个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特点的概念开始一样。因此,真正能称得上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的还应该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对比作者对“理论基石”的界定,用“理论基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加以描述是恰当的。
      接下来我们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否称得上是“理论基石”。十五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说明,这九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描述。如果说这种描述说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我们还可以同意。但如果说这些论断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不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相对照,其差别是不言自明的。如果说这些论断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或建设规律,那更是勉强,因为其中的内容只是对现状的描述,基本上没有涉及如何发展的理论、路线和方针,很难说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规律。
      就“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含义而言,首先,“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固然是一个定性的判断,但我们不能说“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同义反复。如果把这话改为“目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初级的社会主义”,从句式的结构看固然可以说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本质。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有专门的论述,显然,仅说“社会主义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本质”还不是最根本的认识。其次,当我们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都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固然是对中国发展路径或阶段的深刻认识,但是要说这是一种规律性认识则有些勉强,因为它强调的是个别而不是一般的。如果我们将这句话理解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则可以认为是一个普遍性的判断,一种规律性的认识。但即使是这样的认识也只有在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之后才有实际的价值。因此,初级阶段理论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之上才有实际内容,才能称得上规律性的认识,否则只能是一个猜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关于目前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目前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围绕基本国情制定和实施的,这是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则是夸张。但就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而言,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相比,初级阶段论只是针对中国目前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现状而言的,也即是针对一个具体时期和具体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判断,并不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普遍性。中国的社会主义迟早要超出初级阶段,到那时候,初级阶段的理论显然就不再适用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重新制定一个新的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国情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显然是一个一般判断,不仅适用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适用于未来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也适用于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是所有真正的社会主义都应该具备的。同时,社会主义本质论还是初级阶段论的理论基础,没有本质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判断标准,我们何以得出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比初级阶段论更为基础。

    推荐访问:辨析 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