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民国档案与青海省的医疗卫生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1-01-19 12:0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一所诞生于中华民国军阀混战年代、贫穷落后之地的平民医院,历经沧桑,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壮大,成为今天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的排头兵和省内对外医学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档案管理真实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民国档案;医疗;卫生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06-02
      
      胡锦涛同志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2007年是青海省人民医院建院八十周年。笔者在青海省档案馆查阅大量民国时期档案,全面真实地纪录了医院的发展史,档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一所诞生于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军阀混战年代、贫穷落后之地的小小平民医院,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打造,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今天的青海省人民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成为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的排头兵和省内对外医学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跻身于全国特大型医院的行列,良好的信誉和美丽的院容院貌屹立在青藏高原的西宁大地上。
      成立于1927年的平民医院,是目前青海省人民医院的最早前身,当时名为西医,实以中医诊疗为主。次年国民军将军孙连仲来青海后充实了平民医院,当时医院仅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医生3人,护士2人,司药1人,挂号兼收发1人)。医院主要应付门诊,每日就诊患者约10人。
      1929年(民国十八年),青海省政府成立后,医院迁址,改名为青海省立中山医院,工作人员增至23人,医生6人,设内科、外科、眼科,并设简易病床20张,能施行简单手术,日住院患者6~7人,无护理制度,住院患者自备卧具和饮食。医疗业务以门诊为主,日门诊量20~40人次。医院经费为每月纸币3 000元,用于药费、工资、行政费开支。
      1945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护士盈路德来塔尔寺参观,遂将青海省卫生事业落后状况向联合国救济总署反映。联合国救济总署拨给省立中山医院病床100张,并由盈路德带领护士4名到该院协助修建病房和手术室,充实护理人员,建立护理制度。
      1949年西宁解放。青海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委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三师卫生部副部长梁昌汉接管省立中山医院。当时接收职员77人,工友34人。医院占地面积约11 000m2,建筑面积6 600 m2,房屋248间(土木平房),设备十分简陋,技术力量薄弱。
      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山医院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并于当年9月选定西宁市城东区北周家泉(原马步芳的果园)为新址,开工兴建。于1956年竣工,总建筑面积18000 m2,主建筑为11 380 m2的三层工字形住院部大楼(现仍在使用),医院迁入新址正式开诊。同年青海省立中山医院改名为青海省人民医院。病床增至220张,日门诊700余人次,职工达416人(其中医师94人,护士141人,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56人)。
      1950—1956年是医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间,先后由国家分配来自医学院校毕业生和从京、沪等地聘来医务人员达30余人。技术力量增强,医疗水平有较大提高,临床科室分工逐渐趋向专业化。内科分设心血管、肾病、呼吸、消化、传染等专科;外科分设普外、胸腔、骨、泌尿、脑外等专科;另设小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花柳科、理疗科、麻醉科,血库及细菌、生化、血清、病理等检验科室也先后成立。管理方面,于1953年底试行了苏联的“计划治疗”医疗制度,建立了总值日员制、院晨会制、科值日员制、科晨会制和各种查对制及病房医护管理制度等,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为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7—1966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发展进入第二个高潮。创建青海省第一个A型超声波室,开展了青海省首例(次)新业务、新手术:右心导管术、心冲击图、肺功能及基础代谢检查、脾肾静脉吻合术、首次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复术并获成功、手断指接活成功、唇腭裂修复术、全鼻再造术、腹膜外剖腹产手术。于1964年购入当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荷兰产1 000毫安X线诊断机后,开展多种透视、拍片、胃肠造影、断层扫描、记波及荧光摄影等多项检查业务,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革”时期,医院改名为青海省东方红医院。医院的医疗技术进展受阻,许多规章制度被废弃,医疗护理工作曾一度造成混乱。十年间新开展的项目仅有4项。在此期间,医院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派出许多医务人员到农村牧区为群众防病治病,培养赤脚医生;帮助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为农牧区基层卫生工作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文革”结束后,国家面临百废待新,拨乱反正。1978年医院又恢复“青海省人民医院”名称。同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掀起了医院发展的新高潮,“改革开放”给医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别是从1980年开始,医院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医院管理,从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经济管理、领导体制、班子建设、后勤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整顿和建设,消除“文革”十年造成的混乱局面,使院容、院貌、院风大为改观,整体素质大大提高。1978—1989年间医院获得的各种科技奖励252项。其中,青海省科技进步奖20项,青海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182项,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优秀论文奖16项,青海省重要科技成果奖2项,青海省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青海省医药卫生新技术引进推广奖11项,青海省医药卫生管理奖4项。
      20世纪80年代末,医院已具相当规模,雄居全省前列。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6年以后的十年是医院突飞猛进,面貌巨变,医教研全面发展,职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十年。在此期间,医院面对国际、国内医学发展现状,瞄准前沿,不断补充技术力量和引进技术设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病床由1929年的20张增至目前的1 300张,在编职工也由1927年的7人增加至目前的1 547人。年门诊量由1927年的100余人次,增加至目前的近61万余人次;年住院总人次由1951年的1 458人次增加至目前的26 400余人次。 医院固定资产总值由1989年的3 300万元,增加至目前的4.26亿元。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121 2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 583.04平方米,实现了微机化管理。至2006年底,全院设科室60个,研究室12个,附设有青海省各类医疗中心18个。1990年至今的粗略统计,属省内首次开展或填补空白或处领先地位的高、精、尖三新项目达1 280余项;在全国性、地方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 800余篇,其中核心杂志750余篇,地方杂志2 050余篇,各种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 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完成科研课题100余项;共获国家、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40余项,获科研成果技术专利2项。省级科技优秀论文奖80余项。先后享受国家级或省级政府特殊津贴荣誉的专家有27人,6名主任医师被确定为“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 ,学科带头人45名。
      纵观医院发展,民国档案的完整保留,见证了青海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标志着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步入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进步。[责任编辑 王晓艳]

    推荐访问:青海省 医疗卫生 民国 现代化进程 档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