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时间:2021-01-16 12:05: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郊区化为郊区房地产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而郊区化的发展离不开郊区房地产所创造的物质空间,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郊区化的空间扩展和外迁人口居住需求等影响着郊区房地产的区位选择和开发结构,而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其自身优势对郊区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政府、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影响着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只有深入认识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才能为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创造所需的条件。
      [关键词] 郊区化;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03-03
      [作者简介] 贾育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4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经济;
      徐 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金融。(江苏 南京 210016)
      
      一、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内容
      
      (一)郊区化对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郊区化的现实进程影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郊区房地产开发首先要了解城市发展是处在向心集中阶段、离心扩散阶段还是两者并存的阶段。如果是向心集中阶段,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便应以郊区的非农化人口为主,工作在城区寻找廉价住房的普通中产阶级为辅,开发中低档住宅;如果是离心扩散为主,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就应定位在城区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开发高档住宅和别墅;如果是二者并存的阶段,郊区房地产的目标市场则应根据地块的特征进行细分[1]。我国在郊区化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空心化现象,城市中心区反而更繁荣,对人口和商业等经济活动的吸引力有增无减,这种离心扩散和向心集聚现象并存且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根据郊区地块的具体特征进行市场细分,主要开发中低档住宅以满足郊区非农人口和城区内工薪阶层的住宅需求,同时针对城区的富人阶层开发高档住宅和别墅。
      郊区住宅和工业房地产开发应分别与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的速度相适应,郊区房地产过早地大量开发,容易造成大量物业的积压和空置,导致资源浪费。如果郊区房地产开发落后于郊区化的发展速度,就会限制郊区化的顺利发展,郊区房地产供给短缺会导致地价迅速上涨、房价大幅度上扬,容易造成郊区房地产投资过热。
      2.郊区化的空间扩展方向影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郊区房地产开发应与郊区化的空间扩展方向相一致,充分利用交通轴线的区位优势,发展城市郊区组团住宅建设[2]。由于郊区化过程中城区人口的外迁是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在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购房,而城区工业企业也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向郊区开发区进一步集中,因此,郊区住宅和工业厂房开发可以依托交通轴线,选择在郊区的开发区和重点城镇进行房地产开发。
      目前,我国人口郊区化中外迁居民大多是想增加住宅面积的普通工薪阶层,出行主要依赖于公交系统,人口外迁的距离不远,大多集中在城市近郊区,据此,郊区住宅开发可以选择近郊区建造价格相对较低的普通商品房。而城区富人阶层更多地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和设计、完善的配套设施,一般拥有私家轿车,对交通费用的承受力较强,郊区高档公寓和别墅可以选择在交通便捷、距离城区较远的地段进行开发。
      3.郊区化中外迁人口的居住需求影响郊区住宅开发结构。人们对郊区住宅消费感兴趣,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居住文化消费型,对郊区的环境、景观和休闲方式感兴趣;第二种是郊区度假型,作为生活方式的提升和补充;第三种是居住实用型,对郊区目前较低的价格感兴趣;第四种是住房投资型,看好郊区发展趋势[2]。人口居住通常具有同类人口聚集的倾向,即同类文化背景或同类收入层次的人往往偏好居住在一起[3],而现实中由于人们在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对住宅偏好的不同。郊区化中的普通工薪阶层的住宅消费类型属于居住实用型,中产阶层通常是居住文化型,而富人阶层更偏好住宅的度假休闲或投资效用。所以,郊区住宅开发结构应与郊区化中外迁人口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相适应,随着各类人口聚集在不同的郊区地段居住,人们社会阶层的分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郊区居住的分异。
      (二)郊区房地产开发对郊区化的影响
      1.郊区住宅开发有利于促进人口郊区化。郊区住宅开发是目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方面,也是整个城市住宅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开发增加了住宅面积,提高了住宅建设质量,使居民的整体居住水平得到很大改进。住宅开发也使居住的地域模式发生了变化,各类郊区住宅开发可以满足城区拆迁户、想增加居住面积的城区居民、追求良好居住环境的高收入阶层的居住需要,促进人口郊区化的发展。同时,住宅开发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在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后,住宅支出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住宅的保值、增值性使其成为重要的投资对象,随着郊区经济发展,郊区住宅的升值潜力越来越大,郊区住宅开发有利于满足城区居民追求投资回报的需要。
      2.郊区房地产自身优势对人口和工业企业产生吸引力。郊区住宅一般布局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这些地带通常人口密度低,污染小,在规划设计上可充分尊重自然,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因此,郊区住宅以其安静幽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贴近大自然的景观吸引城区的居民[4]。郊区通常处于城乡结合地带,其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城市内部与外部地区联系起来,给企业产品和原材料集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郊区工业厂房开发通常集中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内。
      郊区房地产的价格优势表现为郊区地价和房价的优势。郊区相对便宜的地价使郊区房地产的土地取得成本较低,房地产开发商有较大的成本空间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建筑,以及根据房地产需求进行目标市场细分,促使自身开发产品的档次和价格多样化,对人口和企业更具有吸引力。
      3.郊区房地产开发影响郊区化的区位条件。郊区房地产的成功开发能更好地满足外迁人口和企业对物质空间的需求,增强郊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能力,促进投资和人口向郊区集聚。房地产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价值量大等特点,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为政府提供大量税费以及土地出让金,为郊区教育、医疗、商业和道路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优化了郊区的区位条件,有利于促进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
      
      二、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政府的作用
      1.制度创新的推动。城市政府制度创新对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作用表现在:(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转让,逐步形成了土地市场,城市中心地段的地价大大高于郊区同类用地,导致城市中心地段大量的工业用地逐渐被收益率更高的商贸和金融等第三产业所替代,而郊区通常具有土地资源较充裕、地价低廉、靠近市区、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对城区人口和经济要素产生了拉动作用,也为城市房地产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5]。(2)城市住房制度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进行住房商品化改革,逐渐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投资建房的运行机制,加快了郊区新住宅开发的步伐[6]。城市居民只有用货币购买商品房才能满足居住需要,城区居民为了获得比较宽敞、价格适宜的住房开始在郊区买房,带动了郊区住宅的开发。(3)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政策。旧城改造促使许多城区居民及工业企业迁移到郊区,郊区开发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成为外迁人口和企业新的集聚场所,同时外迁居民和工业企业的房地产需求也由城市中心区转移到郊区,为郊区房地产开发注入巨大活力。(4)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自1984年开始,我国户籍管理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促使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城市郊区,针对外来人口流动性大、购买力有限等特点,郊区廉租房的开发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也有利于增强郊区对人口的吸引力。

    推荐访问:郊区 房地产开发 化与 关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