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孔子学院的“扩张”与“渗透”:孔子学院招聘条件2018

    时间:2019-04-26 03:16: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方茂田上月25日表示,经中方与美方交涉和磋商,美国国务院承诺采取灵活态度,妥善解决有关美国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签证问题,而且孔子学院也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这一在海外开办7年多,拥有350多所学校的孔子学院再度成为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热点,有关孔子学院的争论众说纷纭,而其背后的是是非非更是引人深思。
      ◇ 聚 焦
      7年开办350余所 推广中国“软实力”
      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叫“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汉语推广的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
      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 “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
      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仅美国就有81所孔子学院。
      美国正式开办孔子学院是在2004年11月份,合作双方是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双方设有理事会,由美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共同管理。2005年3月8日正式招生开课。
      截至2010年9月,该孔子学院及下属孔子课堂已拥有各类注册学员约460人,汉语推广影响到的学校达30余所。
      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国家项目之一。设立“孔子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向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料。国家汉办具体承担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对媒体解释说,主要是由于世界性的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而海外汉语教学资源匮乏,质量不高。
      为了更好地运作孔子学院,2006年还在北京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软实力”的体现。而其良好的推广效果也引发了当地人士和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报道阐述中国“软实力”上升的话题时,所举的一个例子就是,2006年中国在美国仅有不到10所孔子学院,而如今在美国拥有近百所孔子学院及类似的孔子课堂,在其他国家还有数百所。
      与《华尔街日报》只是客观地强调了“孔子学院”的政府资金支持的背景相比,孔子学院“扩张速度过快”也引发海外质疑,而2010年,时任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事务局长的重里俊行甚至不友好地称,“孔子学院”为中国的“文化间谍机关”。
      针对这样的“质疑”,时任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解释说,孔子学院不是中国的谍报和宣传机构,所有孔子学院的设立都是国外主动申请的,“没有申请我们不做”。
      他在这方面显得很自信,国外有人对孔子学院存在偏见,“部分外国人怀疑孔子学院是中国的谍报机构,这都不用中方反驳,国外的大学站出来澄清说孔子学院不是那样的机构”。孔子学院的章程不是自己制定的,总部理事会也不是中国的独家机构,而是一个有多名外籍人士参与的国际化机构。
      ◇ 分析
      中美之间无小事
      从整个事件看,导致这场风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国务院的公告部分内容语意不清,容易导致误解;二是部分媒体对公告进行了“误读”,过早下结论,引导舆论指向背后有“政治动机”。
      “从我与美方的整个接触和直接洽谈中,我感觉整个事属于(签证)规范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技术性问题。”方茂田说。
      他指出,这一事件说明,为确保中美人文交流的顺利进行,加强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在遇到问题时多沟通、多协调至关重要。
      对于记者问及的为何很小的事能够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方茂田说:“中美之间无小事,事先若欠缺沟通,容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歧义,因此事先沟通十分重要。”
      ◇ 关注
      J-1签证引发的混乱
      据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方茂田介绍,引发这场风波的核心问题是J-1签证。目前国家汉办选派到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文教师主要有两类:公派汉语教师和自愿者。
      公派汉语教师持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孔子学院所在大学任教没有问题,但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中小学任教,按照美方的要求,在中小学任教的应持J-1教师签证。同样的,志愿者中拿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当地中小学任教的也有问题。
      据了解,J-1签证是一个大的签证类别,其中包含学生、短期访问学者、培训人员、教师、教授、研究学者、部分专家、医师、少数国际访问者、少数政府访问者、夏令营顾问、换工住宿者等十几类,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因此易发混乱。
      ◇ 讲 述
      孔子学院志愿者讲述教学经历
      ——“孔院给当地带来微妙变化”
      【讲述人物】
      严璐,扬州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在佐治亚州的Mount Vernon Elementary School担任中文老师。今年7月,她准备再次到该孔子学院做志愿者。
      选拔志愿者历时半年
      记者:你是怎么通过选拔成为孔院志愿者的?
      严璐:一开始由学校选拔,然后到上海面试,包括心理测试、专业能力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内容。另外还要进行中华才艺展示,比如编中国结、跳民族舞、书法。
      记者:通过面试之后,还需要培训吗?
      严璐:通过面试后,我到汉办总部培训两个月,还要参加结业考试。所有通过才能给予资格证书,通过培训的学员才被列入汉办推荐的名单中。
      各个孔子学院所在的高校,会根据名额向汉办提出申请名额,拿到名单后,给各个学员发邀请函,未被选上的作为储备志愿者。整个过程历时半年。
      家长主动要求延课时
      记者:你去孔院后如何开展工作?
      严璐:我所在的是一个有700多人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班级。之前学校没有开过汉语课,所以汉语被归为和电脑、美术一类的课程。一开始,我每天从8点开始上课,上到放学,每天15节课。当时是“跑班”,一上午跑12个班,每课15分钟,连轴转。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感觉孩子从中文课堂学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要求延长上课时间,于是汉语课从15分钟变成45分钟的大课,每天要上6大节。
      每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下课吃完饭第一件事情是备课,备完课都要准备小奖品,上课的时候用得着。
      周末开设汉语兴趣班
      记者:孩子们对汉语的熟悉程度有何变化?
      严璐:一开始,孩子们学了基本的交友汉字,回到家可以说“你好,爸爸妈妈”,还能喊一些亲属的称谓。在之后的课堂上,会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会准备小礼品,比如中国结、小折纸等,孩子们会把有中国特色的小奖品带回家,家长第二次看到后也很稀奇。
      除了平时的上课之外,每周六还开设了汉语兴趣班,更是次次爆满。兴趣班主要讲一些中国文化,还会教孩子们中国书法、编中国结等。
      记者:当地人对汉语文化的热情如何?
      严璐:他们多数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真的是一无所知。中国对他们来说很遥远,汉语更是一门很难的语言。孔院开办汉语班后,给当地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学了汉语的孩子,甚至会在老师面前炫耀。那些老师就会在想“我们是不是落伍了,是不是也要学习汉语?”同样家长们也发出同样的疑问。这样他们就有了好奇心,也想去学习和接触。孔子学院正好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方茂田上月25日表示,经中方与美方交涉和磋商,美国国务院承诺采取灵活态度,妥善解决有关美国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签证问题,而且孔子学院也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这一在海外开办7年多,拥有350多所学校的孔子学院再度成为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热点,有关孔子学院的争论众说纷纭,而其背后的是是非非更是引人深思。
      ◇ 聚 焦
      7年开办350余所 推广中国“软实力”
      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叫“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汉语推广的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
      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 “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
      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仅美国就有81所孔子学院。
      美国正式开办孔子学院是在2004年11月份,合作双方是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双方设有理事会,由美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共同管理。2005年3月8日正式招生开课。
      截至2010年9月,该孔子学院及下属孔子课堂已拥有各类注册学员约460人,汉语推广影响到的学校达30余所。
      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国家项目之一。设立“孔子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向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料。国家汉办具体承担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对媒体解释说,主要是由于世界性的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而海外汉语教学资源匮乏,质量不高。
      为了更好地运作孔子学院,2006年还在北京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软实力”的体现。而其良好的推广效果也引发了当地人士和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报道阐述中国“软实力”上升的话题时,所举的一个例子就是,2006年中国在美国仅有不到10所孔子学院,而如今在美国拥有近百所孔子学院及类似的孔子课堂,在其他国家还有数百所。
      与《华尔街日报》只是客观地强调了“孔子学院”的政府资金支持的背景相比,孔子学院“扩张速度过快”也引发海外质疑,而2010年,时任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事务局长的重里俊行甚至不友好地称,“孔子学院”为中国的“文化间谍机关”。
      针对这样的“质疑”,时任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解释说,孔子学院不是中国的谍报和宣传机构,所有孔子学院的设立都是国外主动申请的,“没有申请我们不做”。
      他在这方面显得很自信,国外有人对孔子学院存在偏见,“部分外国人怀疑孔子学院是中国的谍报机构,这都不用中方反驳,国外的大学站出来澄清说孔子学院不是那样的机构”。孔子学院的章程不是自己制定的,总部理事会也不是中国的独家机构,而是一个有多名外籍人士参与的国际化机构。
      ◇ 分析
      中美之间无小事
      从整个事件看,导致这场风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国务院的公告部分内容语意不清,容易导致误解;二是部分媒体对公告进行了“误读”,过早下结论,引导舆论指向背后有“政治动机”。
      “从我与美方的整个接触和直接洽谈中,我感觉整个事属于(签证)规范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技术性问题。”方茂田说。
      他指出,这一事件说明,为确保中美人文交流的顺利进行,加强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在遇到问题时多沟通、多协调至关重要。
      对于记者问及的为何很小的事能够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方茂田说:“中美之间无小事,事先若欠缺沟通,容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歧义,因此事先沟通十分重要。”
      ◇ 关注
      J-1签证引发的混乱
      据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方茂田介绍,引发这场风波的核心问题是J-1签证。目前国家汉办选派到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文教师主要有两类:公派汉语教师和自愿者。
      公派汉语教师持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孔子学院所在大学任教没有问题,但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中小学任教,按照美方的要求,在中小学任教的应持J-1教师签证。同样的,志愿者中拿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当地中小学任教的也有问题。
      据了解,J-1签证是一个大的签证类别,其中包含学生、短期访问学者、培训人员、教师、教授、研究学者、部分专家、医师、少数国际访问者、少数政府访问者、夏令营顾问、换工住宿者等十几类,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因此易发混乱。
      ◇ 讲 述
      孔子学院志愿者讲述教学经历
      ——“孔院给当地带来微妙变化”
      【讲述人物】
      严璐,扬州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在佐治亚州的Mount Vernon Elementary School担任中文老师。今年7月,她准备再次到该孔子学院做志愿者。
      选拔志愿者历时半年
      记者:你是怎么通过选拔成为孔院志愿者的?
      严璐:一开始由学校选拔,然后到上海面试,包括心理测试、专业能力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内容。另外还要进行中华才艺展示,比如编中国结、跳民族舞、书法。
      记者:通过面试之后,还需要培训吗?
      严璐:通过面试后,我到汉办总部培训两个月,还要参加结业考试。所有通过才能给予资格证书,通过培训的学员才被列入汉办推荐的名单中。
      各个孔子学院所在的高校,会根据名额向汉办提出申请名额,拿到名单后,给各个学员发邀请函,未被选上的作为储备志愿者。整个过程历时半年。
      家长主动要求延课时
      记者:你去孔院后如何开展工作?
      严璐:我所在的是一个有700多人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班级。之前学校没有开过汉语课,所以汉语被归为和电脑、美术一类的课程。一开始,我每天从8点开始上课,上到放学,每天15节课。当时是“跑班”,一上午跑12个班,每课15分钟,连轴转。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感觉孩子从中文课堂学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要求延长上课时间,于是汉语课从15分钟变成45分钟的大课,每天要上6大节。
      每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下课吃完饭第一件事情是备课,备完课都要准备小奖品,上课的时候用得着。
      周末开设汉语兴趣班
      记者:孩子们对汉语的熟悉程度有何变化?
      严璐:一开始,孩子们学了基本的交友汉字,回到家可以说“你好,爸爸妈妈”,还能喊一些亲属的称谓。在之后的课堂上,会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会准备小礼品,比如中国结、小折纸等,孩子们会把有中国特色的小奖品带回家,家长第二次看到后也很稀奇。
      除了平时的上课之外,每周六还开设了汉语兴趣班,更是次次爆满。兴趣班主要讲一些中国文化,还会教孩子们中国书法、编中国结等。
      记者:当地人对汉语文化的热情如何?
      严璐:他们多数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真的是一无所知。中国对他们来说很遥远,汉语更是一门很难的语言。孔院开办汉语班后,给当地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学了汉语的孩子,甚至会在老师面前炫耀。那些老师就会在想“我们是不是落伍了,是不是也要学习汉语?”同样家长们也发出同样的疑问。这样他们就有了好奇心,也想去学习和接触。孔子学院正好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孔子 扩张 渗透 学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