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课程标准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标准不回答如何教的问题

    时间:2019-04-11 03:25: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课改10年,各地围绕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培训做了大量工作,教师们获益匪浅。但同时过去10年围绕课标的教师培训,也存在着三大缺失。  一、 过去10年课程标准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教育现状视角狭窄,培训缺少现实针对性
      教育发展不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现实中诸多价值取向的制约。教育发展不仅会被考试绑架,而且还会被诸多社会现实矛盾所钳制。课标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与社会所热捧的应试教育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博弈,应试教育往往要占上风。是素质教育错了吗?从国人的素养和人的长远发展看,谁都拥护素质教育。是学校不想搞课改,不明白素质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吗?答案肯定不是。因为学校的真正评价者是社会,学校的办学成绩是百姓说了算。尽管考试卷子很难测出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考试的高分数意味着高学历、高能力,以及名牌大学和好工作、好前程。现实社会是浮躁的,它不可能耐着性子等上若干年来看教育成果,它密切关注的是应试分数。
      教育现实存在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教育被戴上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疯跑在分数教育的路上,似乎谁也阻挡不了;浮躁功利的社会现实似枷锁戴在教育的头上,教育不可能独善其身;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考试文化已变成血液流淌在华夏子孙的身上,学校永不能承担起为国人透析血液的重任。新课标所描绘的教育教学的理想远景与社会客观现实对教育的绑架,让学校只能放缓追梦的速度。面对这样的教育现实,如果课标培训视角只盯着学校,只用课标思想、理念来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只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去分析课标思想和理念的含量,只一味指责学校在新课标改革上行动迟缓,那是不尊重客观现实的武断。
      研究当下的教育现状,必须要用广角镜:站在历史的角度,找到教育发展的历史渊源,找到主导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源,找到中国几千年教育发展史与当下新课标在教育思想、观念、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同,进而实事求是地评判教育现状。任何割断中国几千年教育历史而另辟蹊径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任何不从几千年教育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校而简单结论的观点都是荒谬的。要站在现实的角度,找到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密切关系,找到绑在学校教育身上的多个评价取向,找到社会现实中紧紧控制教育行进方向的多个因素,从而客观分析社会现实中多个无形的巨浪对学校教育理想的强烈冲击和强力消解,然后努力为学校找到缓解冲撞的方法和途径。要站在世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世界各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找到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从而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中众多的积极因素,挖掘传统教育中的科学成分,甄别伪科学的成分,并进一步分析传统教育对新课标的影响,进而全面地评价课标培训的现状,而不是一味地说“是”或“不是”。
      当课标培训有了更广的视角,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教育现状,更辩证地分析教育现状,更冷静地评估教育现状。这样,学校对课标培训不积极、十年课改的课堂没有多大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明显增强……就不会简单归咎于学校。
      (二) 研究教师现状只看表面,培训缺少情感互动性
      从表面看,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但教师同样是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社会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同样不可回避。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已是客观存在,要改变并不容易。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所积淀的,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的做法,被教师奉为自己教育教学的法宝,被学生奉为提高分数的灵丹妙药。这些现象不仅存在于教师本人,还存在于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认同中。这样的现实,要想通过简单的课标培训让教师放弃他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是天真的想法。如果不从实践上打动这些教师的心灵,让他找到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培训多半就会落空。
      教师自身的时间和精力透支使得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也许不能说教师用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但可以说教师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是其他很多行业无法比的。升学率的压力使得很多教师没有了周末,没有了早晨和晚上。除了吃饭睡觉,他们似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育教学上。教师们需要认真学习的是考纲和复习资料,需要详细研究的是夺取高分的宝典。高分数才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个人的命运全凭分数,能证明非凡教育教学能力的也唯有分数。这样,教师学习课标的动力从哪里来?时间和精力从哪里来?学习的实惠从哪里来?毫不夸张地讲,也没有哪个教师不喜欢新课标,没有哪个教师对眼下的教育顽疾不清楚的。但教师迈出这步,勇敢挑战现实的风险太大了。不看到这点,不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不明白教师内心的焦虑和惶惑,不了解教师真正的需求,培训就会引起教师的反感。
      教师的学养基础使他们不愿学习那些深入深出的教育理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学习和表达必须深入浅出。教师对教学文本的研究就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导”,就是一个从生涩语言到通俗语言的转换。可当下阐释课标的文章或论著,故弄玄虚玩概念者有之,颠来倒去玩语法者有之,洋洋洒洒玩鸿篇者有之,生造词句玩高深者有之。诸如此类玩“学问”的培训类书籍搞得教师头昏脑涨,没有兴趣学习了。
      (三) 研究学生现状关注应然,培训缺少社会现实性
      学生发展的应然状态,在新课标中有周全表述。教师也非常希望培养出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也向往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有很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可是,学生的实然状态也是他们自己无法改变的。虽然一纸试卷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却能决定学生的命运。应试教育的神威,学生只有臣服的份。学生只能一心一意把卷子做得接近于标准答案,以获取很高的分数,让自己进入理想学校。处在现实中的学生更加关注高考、中考考什么,关注这些东西从哪儿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关注考试甚于课标,在师生心中考纲一定重于课标。实然状态的学生处境是可以理解的,是不该批评的。因为他们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分数,把分数变成为自己的命根。学生这样的实然状态一定不是课标的应然状态,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非常清楚,在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这样的实然状态,尽力让学生在现实面前成为胜者。

    推荐访问:课程标准 对策 培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