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高考语文开放性命题及其教学]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时间:2019-02-12 03:28: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诗歌鉴赏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而如何应对在各地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又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张运用迁移指导法分三步走: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以择优来提高鉴赏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关键词:高考语文 开放性试题 迁移指导法
      
      引言
      
      自1977年恢复高考迄今30年,除前六年以外,探索高考内在规律的制度性改革从未停止。毫无疑问,通过共性知识的考查来选拔人才是高考的首要目的。然而,客观性试题答案唯一,人们往往借助记、诵方式,以“题海”、“拉网式”训练来获致高分,这就使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鉴别度悬疑。为了在考试中体现和甄别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藉由原创性思考来凸显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影响、改进中学教学方法成为学术界关于改革高考制度的一个重要研究思路,反映在命题方面就是不断增加高考卷面开放性试题的占分比例。本文以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型为例,结合中学教育实践,尝试探索与当前高考命题改革趋势相适应的教学新途径。
      
      一、近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型命题开放性:分类与归纳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表现。因此诗歌鉴赏也就成为了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①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在带有指导意义的高考试题中,有关诗歌鉴赏的开放性试题的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近年来此类新题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共有六套试卷(全国1、苏、鄂、鲁、闽、渝)出现了开放性的试题,2007年此类新题型增加到了7套。分析高考在这方面的新动向并以此指导教学,也就距离诗歌教学的本意不远了。
      开放性试题顾名思义即答案并非唯一,既可答“是”也可言“非”,既可说“好”也可判“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正是对以前客观题答案“只此一家,别无他店”的拨乱反正,其意在引导考生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择善而从,展开交锋和争论,对考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解惑大有裨益。下面就去年和今年高考卷中出现的开放性试题作一简单归类(见附表):
      
      (一)赏析评价型
      此类题型往往出现在单一的诗词中,大致有两种命题形式:1)对同一诗歌不同版本优劣比较。设题时经常引用诗词评论家或后人对此诗的评语,再要求判别此论是否合理,继而阐述理由。比如今年山东卷中的第14题,问:有版本将“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对同一诗歌后人不同评判的比较。此类试题的难点集中在析字、辨词、赏句上。比如去年全国1卷中《题竹石牧牛》(黄庭坚)问: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二)比较分析型
      这类型试题以数诗比较为多,设题上基本遵循“同中求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上或情感的抒发上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要求考生比较其在意向、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大致有以下两种命题形式:1)同题材诗遣词造句、抒发情感、表现手法的比较。比如今年重庆卷中13题的第二问,“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抒情方式相同的诗歌具体情感差异的比较。比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13题列举了同为清代诗人写作对象的不同作品,一是张维屏的《新雷》,一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三)综合表述型
      综合表述题干的设置比较笼统,往往要求答题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种全开放的鉴赏题型,2002年上海高考中就出现了此类题型,其中第四大题选取了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进行赏析,第18题要求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自此之后上海卷此类命题方式便一发不可收,04(秋)、05(春)、05(秋)卷中都对此作了考查。在今年的上海卷中就要求对苏轼的《阮郎归・初夏》进行赏析,其中第16题就又要求就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联系下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相对前两种题型,综合表述题更具有充分考查答题者能力的特点。可是正如剑之双刃,此类试题同时又存在批阅尺度难于统一,评分规则难于细化,最终得分差距难于拉开的情况,因此在高考中较为少见,刚刚过去的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仅有上海卷如此命题。但是在小语种提前招生或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卷中这类试题却是屡见不鲜。
      
      二、诗歌鉴赏题型开放性命题与相应的教学方法
      
      开放性试题的变幻恰如苏轼眼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要想辨清它的真面目,就必须跳出此山去。仔细研读近年来的真题就可发现:这类题不管怎么出,无外乎围绕诗歌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锤炼等方面设题。提问方式虽然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主要环节,真正提高能力而非简单机械地训练答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实践中,本人将迁移指导法引入诗歌鉴赏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迁移指导学习法,是根据心理学迁移理论构建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的方法。迁移指导法在诗歌鉴赏的具体教学操作中也完全适用,可分为以下三步走: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以择优。
      (一)辐合求同助理解
      许多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三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列举归类,比如罗列各种意向的含义、修辞的作用、诗词作者的惯常写法和后人对此的评价,让学生熟读牢记。如此教学的结果看似效率高,学生掌握了很多名词术语,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获得阅读、评价诗歌的能力,仅仅是生搬硬套而已。比如学生都知道李白的诗歌特色是豪放飘逸,就不去认真研读具体的诗歌,哪怕那是明明白白含蓄蕴藉的作品。这样的学习一旦碰上需要大段表述的开放性试题便马上露出马脚。可是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如何能读懂、会评价、会赏析?我们不妨重新来回顾一下叶圣陶先生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②这个“一”意味着什么?“一”不应是单一、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个知识板块。“举一”的过程,科学定义,即以已有的事实或命题为起点,遵循传统思维逻辑,沿着归一的或单一的方向进行推导,并找到一种合意的答案,这种呈集中型或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就叫作“辐合思维”。③那么如何遵循符合思维的特点,能举好“一”,于异中求同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知识板块助益于理解的目的。具体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精彩的诗评,精选并教读即为“举一”,比之仅仅教学生凭空议论卖弄术语,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距离现代语言环境遥远的古典诗歌。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直接选用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来做教材。这本书中有很多的例子,深入浅出,对于初入门的学生而言既可引起兴趣,又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自成体系,较之自己去总结罗列教学效率要高得多,学生也由此获得了有关诗歌鉴赏的重要知识板块。
      (二)发散求异促创新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指出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即在一段时期内不拘一格地朝着多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呈现出散射型或分叉型的思维模式。由于发散思维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④通俗地说,“举一”后“反三”的过程也就是求得发散思维的过程。苏轼有两句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其实,不仅是写诗,阅读理解都要运用发散求异思维,才能有所创新。对此,教师可以有意提供给学生一些训练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变换文体改写,让学生动起来,从而真正领悟诗的含义。改写的具体方式从体裁上看,可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小说,或剧本。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它使写作的过程成为一种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归园田居》时,我就引导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展现出了古朴而又淳美的民俗民风,再现了古诗词中的田园美、人情美。除了提供训练机会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而这正是创造思维的起点。钱梦龙老师曾说:“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从中精选出若干有思想价值的问题,再交给学生讨论。”⑤比如,在将朱光潜先生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作为诗品专题之一进行教读后,针对学生课后的疑问我要求学生以《白居易〈忆江南〉赏析拾遗》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被朱先生忽略的《忆江南(三)》,说说白居易为何最忆是杭州。(学生研读)白居易在苏州做了一年多的刺史,勤政爱民、不辞辛劳,因此,在他离任时,苏州父老“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见白居易《别苏州》)。所以按上述情况看,白居易大有忆苏州的现实材料,更何况他在任期间曾经四处游览,太湖、虎丘、灵岩、天平等地都留有他不少写景记游的动人诗篇,博得了“风流诗太守”的美名。但是多年后,白居易所忆的只是“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难道回忆与现实真的在苏州一地惊人重叠了吗?若果真如此,他的心情应该挺愉快,又怎么会“最忆是杭州”呢?“饮吴酒”反不及“寻桂子”的闲适?我以为,朱光潜先生不选第三首的原因可能就在此处:除非白居易忆苏州的欢乐场景不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从杭州刺史转做苏州刺史,心情是有主、次之别的。这种揣测我在其《岁末寄微之》一诗中得到证实:“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同时也可以料想白居易在回忆苏州生活时有失真实典型之缺了。难怪朱光潜先生不谈此词,历代词评乃至如今各类鉴赏辞书不曾对此多留只言片语。至此,又引发了另一个悬念――白居易在苏州任上体恤民情、造福一方,比之杭州政务清简似乎更能体现刺史的责任与建树,却又为何“欢情随日减”呢?原来唐时的苏州是东南大郡,有“雄州”之誉,但仍然有“土沃而不肥,民庶而不富”的问题存在(此句出自白居易抵苏上书中,名未详考),“胸怀兼济天下”的白居易受命,决心要将苏州变成一等的风流富庶之地。可是一年过去了,白居易尽管勤心政务,但处理的大多是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苏州并无新的起色,反而他的眼疾加重,骑马又跌伤腰脚,所以他怅然辞官而去。更令他心寒丧气的还是五年后苏州一场特大水灾,不仅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白公堤冲得一溃“七”里,也把一幅生灵涂炭、饿殍遍地的烂摊子扔给了新任刺史刘禹锡。从此,白居易写苏州还哪敢多提政事?只有在杭州还太太平平、政清民安,才能给年老的他以安慰,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真情流露于笔端,自然杭州胜苏州一筹了。而那种纵酒行乐的苏州之忆就流于表面,实乃有隐怨而佯欢啊。可见,任何优秀的诗歌作品唯有“真情”的灵魂才会发出动人的魅力,否则总与人有“隔绝”之感,连素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见长的白乐天也不例外。学生的精彩评析大大鼓励了我,精选学生质疑中的高层次问题进行深层研讨正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好方法。
      (三)辩证比较以择优
      “一个精神劳动者,其思维达到辩证思维的水平,他的创造力会大有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其创造力可能将受到阻碍。”⑥由此可见,辩证思维对创造力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辩证思维不是让我们做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而是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确切、新颖且有价值的解答,而开放性试题着重考查的正是这一能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易走偏锋,尤其是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古典诗歌,解答时往往欠全面。此时不妨将典型试题作为训练范例,抓住重点,进行强化,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2005年上海高考试题就是这样一道好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问: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此题充分地考查了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不因人论诗,更不人云亦云。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有效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全面辩证思考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鉴于此,开放性试题的出现也就成为大势所趋。虽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艺术经验、思想水平、艺术灵感的差异,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文本,运用好迁移指导法来进行教学,必能如庖丁解牛,切中肯綮,豁然而解。
      
      注释:
      ①⑥转引自: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4,P58.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P152.
      ③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在《智力的三个维度》(1959年)和《人类智力的本性》(1967年)两篇文章中指出了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即在一段时期内不拘一格地朝着多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这种呈散射型或分叉型的思维模式就叫作“发散思维”。由于它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在同样的情况下,思维也常常“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即以已有的事实或命题为起点,遵循传统思维逻辑,沿着归一的或单一的方向进行推导,并找到一种合意的答案,这种呈集中型或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就叫作“辐合思维”。由于它是在已知前提下从一些事实中引出“唯一的或习俗上可接受的最好的结果”,所以也称作“求同思维”或“封闭思维”。
      ⑤转引自:木艮.钱梦龙老师的提问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4.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3]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开明出版社,1995.9.
      [4]肖春华.激发想象以画解诗.中学语文教学,2001.12.
      [5]易海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学语文教学,1999.1.
      [6]金英华.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初探.中国基础教育,2004.5.

    推荐访问:开放性 命题 高考语文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