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关雎》教学怎样侧重情感教育】 关雎教学实录

    时间:2019-01-26 03:30: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传统爱情诗《关雎》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堪称是人伦情感教化的典范。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后,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恋爱观教育,将会对学生正确面对与处理男女情感,树立正确恋爱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关雎 教学 情感教育
      
      How to emphasize particularly on the feeling education in teaching the text Guanju
      Li Shiqi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love poetry, Guanju, is the mirror of the human relations feeling domestication from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 means. After it has been chosen into the junior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emphasizing particularly on carrying through the education for setting up the correct love view in teaching will produce an ac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for them to face and treat the feeling between man and women correctly and to set up a correct love view.
      【Keywords】GuanjuTeachingFeeling education
      
      作为传统的爱情诗《关雎》入选初中语文教材(见人教版第六册),曾经在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议。许多教育工作者、家长担心,在学生早熟早恋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面对不断加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让学生学习极具诱惑性的爱情诗,会不会使他们分散注意力,给一些人恋爱提供诱因,从而给本已不好把握与处理的中学生早恋问题造成误导甚至是推波助澜。如果是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也可能会给许多社会问题留下隐患。一个小小的教材变动,牵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教好《关雎》这种爱情诗,进而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与处理男女情感,树立正确恋爱观,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在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的前提下,结合初中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及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本人作为高专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指导教育实习的示范教学中,对《关雎》教学如何体现情感教化,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确立教学目标侧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许多教辅资料把《关雎》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向往与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这种定位某种程度上是保守的,是对现代普通人男女感情的一种回避。学以致用,教学的目的应该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他们正确认识与把握这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萌生于男女之间的自然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爱情”问题是一个在中学生中敏感而又无法回避的严肃话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虽然是极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过去多少年来,我们大多对中学生的“爱情”采取回避和粗暴干涉的态度,但压制的结果反而诱发了他们更强烈的好奇心理。而且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可以让学生回避的“净土”。正确面对,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关雎》入选初中教材,多少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我们不能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只有明确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成人”与“成才”的双赢。
      2.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介绍,突出《关雎》的人伦教化地位。《关雎》在《诗经》中位于卷首,采于周代京畿附近的民歌。《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不管这个说法理由是否充分,至少在古人看来《关雎》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据史载《诗经》是孔子编篡的,作为儒家道统的创始人,孔子把一首反映男女爱情的民歌放在《诗经》的第一篇,肯定不是老不正经的开个玩笑,他必定有其深刻的用意。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情感,有思想情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情感误入歧途。孔子编《诗经》的目的恐怕就是要引导人们的思想情感走向正路。《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意义大概也在这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夫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男女之欲和饮食之欲一样不可回避。但不可回避不等于放纵,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有着潜在的危险,孔夫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关雎》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的的爱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表现中庸之德,是儒者明德正行的典范教材。学习这首诗,一定要严格区别于时下泛滥的一些爱情诗,这是古代的政教诗,首先要求学生态度严肃,老师不是在借此教大家谈恋爱,而是要大家学会正确对待来自心灵深处的爱,从更广泛的做人的意义上了解恋爱。
      3.诗文鉴赏侧重“发乎情、止乎礼”的正面疏导。
      3.1思想内容:首先,《关雎》通篇是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表现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男欢女爱,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情感接触。“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的双重含义,而“窈窕淑女”也兼含了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情恋不是简单的低级的苟合,而是代表了一种婚恋的理想。这表明在相悦的男女之间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的修养和某种地位的因素。初中生还属于未成年人,不仅社会地位还谈不上,而且道德修养的观念尚未完全形成,这就要求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加强道德修养和追求理想事业上。我们虽然不再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陈旧说教去教育他们,但要让他们明白高尚的修养、坚实的物质基础才是美满爱情的先决条件。其次,《关雎》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爱在开始的同时必须伴有相应的社会责任,爱情不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作为初中生,生理上可能成熟了,但心理上、社会条件上未必成熟。当爱来临,应该对自己多提几个疑问:经济上独立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吗?会不会影响学业?老师、父母、同学都什么态度、怎样评价?等等,该如何处理这份感情,心里自然就清楚了。既然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谈情说爱就是一种情感的浪费,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在反思中学会把握青春,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成人。再次,《关雎》所写的恋爱行为极有节制。细读可以注意到本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情感,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在这里借此向学生提倡一种情感节制、自我克制、重视文明举止的人生态度,不失火候。
      3.2艺术特点:《关雎》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起兴、即景写情和重章叠句。首先,这里作者用“关雎”去起兴,既有即景写情的艺术构思,也有一种哲理性暗示:随着人的青春期的到来,爱情的产生就如同春天到来水鸟发情一样自然,既无什么神秘感也无须回避;同时,这种起兴,既有关雎和鸣引起下文的表达需要,也传达出一种弦外之音:人毕竟不是水鸟,也不能降低到水鸟的层次上,人的情感要受到社会人文的制约,沉迷于爱情的陷阱而葬送事业与青春是愚蠢的,“发乎情,止乎礼”(《论语》),才是“君子”必备的修养。其次,“参差荇菜”的重章叠句,除有起兴和即景写情的表达作用外,也表达出强调获得真正爱情的艰难:在现代文明中,只有建立在理想与事业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真正完美的爱情,鼓励人们为理想、事业而奋勇拼搏。
      4.诵读指导侧重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潜移默化的感情抒发。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感情经历,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头脑中再现,然后,借助本诗重章叠句、音乐性强等特点,让学生一遍遍地有表情的诵读直至背诵,同时以期实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宣泄,从而实现心里的平衡。人生不能没有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痛苦,化解痛苦的有效途径是情感宣泄。中国过去不专谈宗教,而要求人有诗的修养,“诗言志”,诗的感情就是宗教的感情。吟诗可以把胸中郁结的情感发挥掉,从而达成人的温柔敦厚。这也许是古人所谓的“诗教”,也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一种发泄心理疗法。
      5.作业布置侧重了解学生对爱情问题的认识程度。课后要求学生写《关雎》的读后感,然后根据各人的认识情况不同,因材施教,作具体的思想指导。
      《关雎》作为爱情诗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在对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来自社会的某种担心是多余的。但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也不是语文教学或一节语文课所能奏效的,它需要各科老师、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本人只是结合《关雎》教学,提一些浅见,做一些尝试,有待大方之家补正。
      
      参考文献
      1 《诗经》[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6.第1版
      2 《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第1版
      3 《论语解析》[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7.第1版
      4 德育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1987.7.第1版

    推荐访问:侧重 情感 教学 关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