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2年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时间:2022-10-04 11:2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6篇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1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了系列举措方法,主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就是“一个指引”

      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二”就是“两个高水平”

      即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就是“三个时期”

      即今后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


      “四”就是“四个强省”

      即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


      “五”就是“五个必须”

      即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六”就是“六个浙江”

      即努力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


      “七”就是“七个着力”

      即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2

    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中国共产党乌审旗第十四次代表大会(2011年5月19日)召开,这次党代会是在我旗开启“十二五”新航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乘势而上,奋发崛起,为夺取转型跨越,建

    设和谐乌审的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我今天主要对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行解读。

    主要内容

    一、成就与经验 二、核心与任务 三、制度与执行

    一、成就与经验

    成绩:旗第十三届委员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圆满完成了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五年取得了七大成就,这在以前大家都学习过,我们就简单的说说:

    这五年

    (1)我们不断深化旗情认识,抢抓机遇,创新举措,发展思路不断完善。

    (2)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遗余力,矢志发展,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攀升

    (3)全力突破瓶颈制约,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4)不断挖掘潜力、丰富内涵,文化事业空前繁荣,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5)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6)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同心同德,精诚协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7)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建设成效显著

    经 验

    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获得四大经验: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敢为人先。

    ——只有团结凝聚,才能办成大事。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求得主动。

    ——只有富民为先,才能赢得尊重。

    总结不足:

    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显著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底子薄、总量小、发展严重不足的旗情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打基础、抓调整的阶段,后发赶超的压力非常大,突发性事件的挑战依然较多;
    特别是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个别干部、个别部门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制度意识淡化,执行力不强仍然存在,整肃党纪政风的任务艰巨。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二、核心任务

    推进转型跨越、建设和谐乌审,是旗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按照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确定了今后五年的核心任务,它顺应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全旗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抓住这一核心,就抓住了我旗今后五年发展的主攻方向,掌握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推进转型跨越、建设和谐乌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整体,转型跨越是手段,和谐乌审是目的。

    思考:

    1、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段?

    2、和谐乌审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转型?为什么转型?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一个企业的成功转型,就是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

    那么为什么要转型呢?我们从国家来看我们提出从速度中国向幸福中国转型 这就要求我们把握转型升级内涵

    “放慢”与“加快”考验科学发展能力

      高速前进的汽车不能只有油门没有刹车,否则“欲速则不达”;
    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样需要一种“慢”的能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全国“两会”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表示,“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这既表达了总理的“速度观”,也展示着中国的“发展观”。从总理的回答和“两会”热议的话题来看,除了“放慢”还有一个词值得重视,那就是“加快”,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呼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放慢”与“加快”成为两个最值得关注的关键词,意味深长。“放慢”是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加快”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换言之,“放慢”是为了给“加快”提供一个时间窗口,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而“加快”则是要通过精耕细作、脱胎换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空间。

    “宁愿现在慢一点、难一点,也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脱胎换骨”,这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沉稳境界;
    “如果不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很难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这是一种生于忧患的战略眼光。“想快反慢”还是“以慢求快”?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从速度中国到幸福中国的转型,考验着执政者的“速度观”,检验着地方科学发展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我要等等它。的确,作为一个人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灵魂;
    同样,任何发展也都必须时刻考虑发展的最终目的。据报道,今年和“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对GDP的“迷恋”正在降温,各地的施政重点将放在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并更多地依靠科技而非资源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上。这是可喜的变化,重大的进步。在前进的道路上,把握好“放慢”与“加快”的关系,把速度、效益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实现从速度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我国一定能像温总理所说的那样,走出一条光明的路!

    如何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真正内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许多地方都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但一些地方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认识误区,由此带来行动上的偏差,这就要求科学认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产业结构除了利润率不高,还存在物质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发展新兴产业,因而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固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惟一途径。各地应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和自身条件,合理规划、量力而行,而一哄而上的结果只能是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低水平竞争加剧。严格而论,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强于许多高科技产业;
    而许多看似风光的高科技产业,却因为产能膨胀转瞬间堆积起大量不良资产。传统产业只要能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升级,仍可变成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虽然是新兴产业但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再如,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要求区域内所有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都必须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其实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对所有区域、所有城市的统一要求。相对而言,特大城市更适合于发展第三产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都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周边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长三角地区每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反而不合理。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不能简单地以服务业占比来衡量当地的转型升级成效。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真正内涵,才能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偏差。

    那么我们咋转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已出台并即将公开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

    记者从规划中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包鄂和陕西省榆林地区列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规划提出,该区域构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包头、鄂尔多斯和榆林为支撑,以主要交通干线和内蒙古沿黄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

    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应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鄂尔多斯盆地将建能源基地

    规划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以煤炭开采加工和火力发电建设为主,加大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风能开发力度,建设高效清洁大型能源输出地。

    我国将合理开发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强化稀土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建设全国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

    要站在蒙陕宁、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善于在差异发展中放大比较优势,在跨越发展中彰显地区竞争力,与周边地区互生共赢,为鄂尔多斯、沿黄经济带和蒙陕宁的发展打造“后花园”、提供强支撑;
    就是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保障人民群众有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

    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围绕“转型跨越、建设和谐乌审”核心任务,建设蒙陕宁国家级能源化工战略基地的重要节点、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沙漠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通过转型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力争实现“两个翻两番、两个超千亿,进入全国县域百强行列”。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两番,分别达到800亿元和1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期末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幅度缩小,力争达到同等收入水平。

    如何实现目标?

    (一)好字优先、快在其中,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转型跨越。

    (二)共创财富、共享成果,努力把和谐乌审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具体的看看实现目标的举措?

    (一)好字优先、快在其中,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转型跨越。

    (1)坚持生态立旗,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转型跨越。深入实施“生态立旗”,就是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开发建设,既要生态产业化,又要产业生态化,具体的做法:一是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二是大力推进林业生产转型。三是突出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2)坚持工业强旗,推进高端发展,实现转型跨越。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一是主动融入沿黄经济带,实现差异化发展。二是全面组织实施“双百亿工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3)坚持文化塑旗,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转型跨越。经济是根,文化是魂。一是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三是全力推动文化与产业的互动融合。

    (4)坚持人才兴旗,推进创新发展,实现转型跨越。一是精心打造嘎鲁图城镇核心区,吸引人才集聚。二是依靠大项目聚集优势,引进产业型人才。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推动本土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序流动。

    和谐乌审是什么样的?

    建设和谐乌审,就是要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着力建设

    “实力乌审”——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力指实在的力量。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民生乌审”——强化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平安乌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矛盾纠纷零保存,生命财产无担心)

    “法治乌审”——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力 (让一切权力都在法网之下运作,让公民可以行使一切合法权益)

    “人文乌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文化 (继续推进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治安(警务)“六进社区”创建活动,士有百行,以德为先)

    三、制度与执行

    在前面张书记讲话中提到当前我们存在的不足中指出突发性事件的挑战依然较多;
    特别是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个别干部、个别部门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制度意识淡化,执行力不强仍然存在,整肃党纪政风的任务艰巨。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制度意识淡化,执行力不强。

    “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是打造廉洁乌审的需要

    1、乌审旗反腐倡廉成效

    2、乌审旗反腐倡廉任务依然严峻

    乌审旗反腐倡廉成效

    •近年来,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我旗科学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 (1)党风廉政宣教形成制度化

    • (2)加强监督体制建设

    • (3)严惩违法违纪行为

    古人说:“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我们身边的人演绎出的“官场悲剧”告诉我们,制度缺失,容易导致权力腐败,制度意识淡薄往往会使一些人滑向腐败的深渊,制度执行不强更是“前腐后继”的根源,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游离于规章制度之外,更不能成为制度的破坏者、逾越者和规避者。近几年来,我们陆陆续续制定出台了大量的制度规定,旗委、政府和各部门按照不同的行业特点,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和规定性文件,在大会小会上不厌其烦地讲,可以说,我们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反腐倡廉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单位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狠抓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工作,初步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惩防体系,而且细化具体到单位,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全市关于“三重一大”决策部署,先后对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土地审批等21项制度进行集中修订完善,先后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评价实施办法等30多项选拔任用监督措施;
    为了构建权力制衡机制,成立了重点项目办、非税收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对反腐倡廉的软硬设施配备上,不断增加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坚决予以倾斜,可以说,已经做到了苦口婆心、事无俱细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身边就有人越“雷池”、闯“红灯”、“落马”, 乌审旗反腐任务依然严峻

    •党性不强、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不比干事创业,只比收入待遇;

    事实证明,我们的的确确存在着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念在会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更没有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上。

    张书记一针见血的指出:

    •个别干部、个别部门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制度意识淡化,执行力不强仍然存在,整肃党纪政风的任务艰巨。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通过这两起事件,我们必须醒悟,制度不是约束手脚的“绳索”,而是保驾护航的“利器”,将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虽然戴上了“枷锁”,却能远离风险而赢得安全。我们一定要静心回首,痛定思痛,要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魄力整肃风纪,还人民群众信心,重塑清风正气,全面深入开展“强化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活动,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真正让制度“动起来”、“活起来”、“硬起来”。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

    •——从食品安全事件反思:

    • 如何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

    健康科学的制度意识

    •1、信仰意识

    •2、法治意识

    •3、品格意识

    •4、执行意识

    •5、监督和惩处意识

    •6、救赎意识

    信仰意识

    •党员干部一定要将社会和企业的具体制度放到党的奋目标和指导思想的高度去把握和认识,从而增强制度的信仰意识。

    法治意识

    •法治是指法律获得普遍地遵行,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 制度与法律是同义的。

    •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尊崇法律、敬畏法律。

    “我是局长我怕谁”

    •2010年19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一辆车号为甘A?A9020的黑色轿车驾驶员和一辆摩托车驾驶员在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亚太花园门口附近发生交通纠纷。

    •在双方厮打的过程中,黑色轿车后排下来一名中年男子自称“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同时手里提着一把长约50厘米的车辆方向锁,并与摩托车上所载的女子发生冲突。

    (5月23日新华网)

    品格意识

    •制定的严肃性(有些制度严格执行了却寸步难行)

    •制度内容的明确性(特别是惩处时无人担责)

    •制度被遵守的一般性(各级干部一体执行)

    执行意识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有制度不执行,不如没有制度。

    •兼顾过程和结果

    •严守程序,落实实体

    监督和惩处意识

    •制度的权威来自于制度被广泛的遵从,通过制度执行监督,对制度破坏者要严肃惩处。

    •真正有效的监督是上级监督,同级不好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没法监督。

    救赎意识

    •制度执行中,总有一些涉嫌破坏制度者对于他们要完善和增强自我救赎意识。

    •违纪谈话和诫勉

    •有问题早向组织汇报

    •自首保护制度

    要勤于制度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增强对制度敬畏感

    •1、深化教育预防,强化学习,反对“三俗” (“庸俗、低俗、媚俗” ),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度素养)

    •2、维护制度权威,制度面前无特权,制约“老板”是关键(平等理念),严于制度执行

    •3、从强化监督入手,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要乐于制度监督。

    从强化监督入手,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1、明确监督重点(领导干部、关键部门)

    •2、拓宽监督渠道(专兼结合、廉政公署、信访改革)

    •3、实现有效预防

    •4、加大惩处力度(重责重罚、刮骨疗伤、实效追究)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目前党内确实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所以有一些人就说共产党不行,不好,不为民办事,不为民所想、不为民请命等等,那我们现在问问大家的党该不该拥护?有的人也许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不知道。我告诉你回答是可定的,坚决拥护。为什么?

    因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执政六十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

    从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坚决拥护,并在行动中得到了贯彻与落实。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紧急行动,并要求受灾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头等位置,坚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救人是第一任务”、“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生存权成为救灾工作至高无上的理念。媒体的公开透明及时报道,解放军、武警官兵的一次次舍生救助,都闪耀出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以人为本的光芒。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前线强调:“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对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情表白。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全国哀悼活动,更是对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彰显和生动诠释。

    正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才有了这么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才有了这么大的增强,才能在地震灾害到来之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动用解放军、武警部队10多万人,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和特警数万人;出动各种飞机数千架次,解救被困人员、运送紧急物资;先后向灾区运送食品、瓶装水等生活物资上千吨,向灾区调运救灾帐篷数十万顶、被子数百万床、衣物数千万件、燃油数十万吨、煤炭百万余吨。灾区的过渡安置房现已安装数千套、生产地已发运和待发运数十万套。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卓越的领导才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千疮百孔的四川、汶川我们只用了三年时间就重出现了,这个谁能做到?共产党,一声令下,应者云集。三年这是个震惊世界的数字,其他国家做到了吗?我们有目共睹。1995年日本扳神地震,重振尽耗了10年的时间;
    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了,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我们四川汶川的同胞呢?三年时间就住上了小别墅,谁有这样的魄力?共产党。

    民有难,党之忧;
    党之忧,谁来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

    共产党给我们创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13亿个人,有13亿个心愿,能让13亿百姓安居乐业,难啊,可共产党做到了。再看看我们的地球村里,有好多国家现在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妻离子散,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整日是以泪洗面,我们不该知足吗?有什么还比生命更重要?有什么比和平更可贵?平心而论我们不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不禁让我想到王怀让的诗----《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所以张书记报告的第三部分里的五大建设的核心,就是巩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地位,靠什么?靠广大党员干部,靠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文化、各种综合素质等等。

    吃共产党的饭,挣共产党的钱,就要说共产党的话,干共产党的事。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党同志人人尽职尽责,人人争做贡献,人人为党分忧,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更加辉煌的成就必然在我们手中创造。一部分人搞疆独、藏独,2008年3.14打砸抢,2009年7.15驱汉事件,疆独、藏独,就是以第十四氏达赖,达赖1935年,今年76岁,还有疆独的代表热比亚两人沆瀣一气。达赖我们都知道,年年都派代表跟中央政府的代表谈判,都是无果而终。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但是,当前党员干部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现象,并不罕见。仅举一例:据报道,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所作的当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在“您每周读书的时间是多少”的提问中,33.4%的受访干部回答是0-3小时,27.6%为3-6小时。也就是说,有六成多的干部每周阅读时间在6小时以下。而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每周阅读时间是8.1小时,可是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头人的大多数党政干部,竟比国人平均阅读时间还少,这很值得深思。其原因何在?47.8%的受访者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此外,“抽不出时间”成为不读书不学习的最重要理由。这不禁使我想起毛泽东1957年3月的一次谈话,他指出:“说到马克思主义修养不足,这是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好好地学。”还说:“现在很多干部没有读书的习惯,把剩余的精力放到打扑克、看戏、跳舞上面去。大家不应该把时间浪费掉。” 邓小平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毛泽东插话:“不重视学习理论,天天搞事务,一定要迷失方向。”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普遍的问题”看来依然存在;
    “没有读书的习惯”,把时间浪费在应酬玩乐上的现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恐怕比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话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造就学习型党员干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有着深刻的启迪和警示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一个人的青春很容易逝去,但一个人的朝气却可以通过学习而长久保持。一个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政党必定能够与时俱进、永葆青春,一个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国家和民族必定能够与时俱进、永葆青春,一个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国家和民族必定能够活力无限、兴旺发达。如果我们每一个乌审公民都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那我旗“推进转型跨越,建设和谐乌审”的核心任务,一定能早日实现,一定能早日完成。

    三、对巴汗淖尔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结合旗委开展的“3+1”互助共建活动,针对该村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研讨有以下几点粗浅思考:

    (一)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巴汗淖尔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以城乡企“3+1”互助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契机,紧紧围绕“组织联结、资源共享、发展互帮、和谐同创”这条主线,巴汗淖尔村党支部需要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一是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草原书屋等学习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转变观念,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二是积极发展新党员。培养和发展青年党员,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年轻有为、致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早日吸收到党的队伍里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是不断完善组织阵地建设。村级阵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促进村级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工作水平的前提,更是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巴汗淖尔村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组织阵地的各项功能,切实为广大党员干部解决无正常办公、开展活动、学习培训场所的难题。四是完善规章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实行新农村建设项目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四权四治”村治模式。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保障村民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村民民主监督作用,强化村民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

    (二)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切实提高巴汗淖尔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巴汗淖尔村已被市、旗两级划定为水源地限制扩大种养殖业规模和大量劳动力外流,留守村民年龄结构老化,农畜产品产量降低等现状。巴汗淖尔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为广大村民谋出路,谋发展,既要在维护稳定上出实招,又要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上下功夫。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各方面加以努力来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一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多渠道引入农业和畜牧业种养实用技术,提高种植、养殖业科技含量。也可通过加强与各类院校、科研院所结对、联系,利用他们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帮助巴汗淖尔村尝试推行花卉苗木养殖等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园艺农业在该村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巴汗淖尔村的经济建设。

    二是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播放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电教片,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和社保部门等相关部门联系,推荐村民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认真落实好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农业机械入户等活动。提高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每年开展培训100人次,使每个青壮年劳动力平均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抓紧培育各个产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办好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做到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通过培训,让村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民。

    三是借助我旗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之力,全村可将所有土地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承包给少数人进行种植管理,一方面,可解放更多的劳力。另一方面,便于形成规模化的种养殖业,创造更多财富。

    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参与巴汗淖尔村经济建设。引导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通过结对、捐资、投资、担任新农村建设顾问等形式回报巴汗淖尔村、建设家乡。努力为巴汗淖尔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实现不出村子可以打工,减少劳力外流,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借助该村毗邻城镇和大型企业的有利位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我旗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为巴汗淖尔村民提供的就近就业和增加劳务收入机会增多,镇政府和村“两委”及时加以引导、牵线搭桥促使该村村民通过发展和壮大第三产业来发家致富,为家乡经济做出贡献。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3

    学习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可见,基层社会治理已成为新时代民政部门重要职责之一。社区是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平台,是贯彻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社区联系千家万户最具体,服务千家万户最直接。做好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需着眼以下三个方面。

      看清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城乡社区治理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为切实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

      明确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区建设好,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目标实现好”,“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好,把社区居民和单位组织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乡社区治理领域的生动体现,要求我们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保障居民群众和谐幸福生活,有效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找到路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系统回答了社区治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重要课题,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明确了主攻方向,提供了科学路径。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2018年,我市开启新一轮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列出十项改革措施。今年,围绕“不平衡、不广泛、不充分、不持续、不专业”的问题,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乡社区治理全过程各领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乡社区全面贯彻落实。健全和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

      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

      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城乡社区治理领域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工作。推动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进一步抓好示范创新

      用好义安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示范创建载体,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开展争创第三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切实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水平,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鲜活样板。

      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强化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不让基层受制于“无米之炊”。加强县、乡、村民政工作力量配备,建立健全民政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帮助改善基层民政工作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各级民政工作者反映最突出的“人、财、物”问题。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民政标准化建设,加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城乡社区治理人才队伍。落实“下基层、作调研、抓落实”工作要求,真正扑下身去、沉下心来,拿出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成果。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4

    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全面领会 深刻把握

      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全面领会深刻把握
      日前,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大会号召全省各党组织、广大党员要继承浙江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报告。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两个高水平’的优异成绩,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浙江的崭新篇章。这是今后五年浙江的奋斗目标。
      坚持“翻篇归零,重新出发”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党员们要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从红船精神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勇担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党员、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这一主题上来。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深刻领会“八八战略”思想核心,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思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创新“八八战略”的实践载体。
      此次浙江省党代会还提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四个强省”的提出,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充分体现了“八八战略”的内在要求。高举改革旗帜,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进行改革,监督基层落实,从文件上到执行中,层层压责,层层监督落实。关心弱势群体,加大基层公共服务惠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力度。创新服务载体,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浙江”目标。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5

    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于2019年4月2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的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

    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一次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引领未来民政工作的大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会议的主题基调和各项部署,精准把握民政事业发展方向。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取得的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是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充分肯定,既肯定了民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意识,又肯定了民政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效,还肯定了民政系统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对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最大的鼓励和最有力的鞭策。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这是对民政工作重大政治意义的精辟论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政工作就是为党争取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工作,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从执政兴国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深刻领会做好民政工作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自觉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是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的旗帜和灵魂。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要学懂弄通做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领会贯穿其中的强烈政治担当、真挚为民情怀和精准时代定位。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

    要全面传达学习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是指引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各级民政部门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传达学习,要提请党委和政府制定加强和改进民政工作的政策意见和方案措施,要报请党委和政府召开本省份民政会议,要推动将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为党委和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专门措施、作出专项部署,将会议精神和部署传达到民政系统每个层级、每个机构、每位干部职工。要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会议部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

    要深入研究贯彻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各级民政部门要逐项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措施。要强化政治引领,全面从严治党,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落实。要区分当前与长远,将会议精神纳入政策制度、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纳入重点工作安排、纳入督促检查,强化落实责任。要认真查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盯住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要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动力做好当前工作。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确保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全面落实,确保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确保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改革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家庭、留守和困境儿童、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保障,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扩大参与,多渠道增加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深化丧葬习俗改革,保障“逝有所安”。规范婚姻服务。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大力发展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稳妥审核行政区划调整,规范地名命名审批,依法管界护界。加强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为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和民政干部队伍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6


    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
    体会

    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
    宏图已然绘就,号角全面吹响。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是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也是义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把它实践好传承好,一张蓝图绘到底,续写“八八战略”义乌新篇。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黄金发展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

    站在历史关键节点,全市上下必须更加深刻领会和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深刻哲理,保持定力抢抓机遇,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思想上不断丰富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在成效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彰显“八八战略”在新的发展中耀眼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
    勇当深化改革排头兵和“一带一路”建设尖兵,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都市锻造行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
    这些年,义乌一任接着一任干,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党政有为,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靠的是持续深入贯彻“八八战略”。
    义乌未发展要再上新台阶,仍然必须依靠“八八战略”的指引。
    我们要对照“八八战略”,好好梳理这些年哪些优势发挥得比较好

    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哪些短板还没有找准补齐,对机遇有哪些挑战有哪些要弄明白,对今后重点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要理清楚,审时度势找定位,扬长避短谋发展。
    义乌经验是贯彻“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锚定新的发展坐标,我们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在“八八战略”总纲的指引下,始终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创新发展义乌经验,围绕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奋斗目标,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续写好贯彻“八八战略”的义乌新篇。


    推荐访问:党代会 心得体会 精神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关于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体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