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宗教与社会和谐

    时间:2021-06-05 12:0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宗教的社会作用历来具有两重性,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科学认识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积极因素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重大意义,从宗教工作的思想理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从国外内环境新变化、新趋势出发认真探索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新思维、新方式,充分挖掘宗教内在的积极功能,努力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关键词:宗教;宗教关系;社会作用;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0)02-0051-06
      
      宗教既是一种社会存在,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既是现实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同时,还是人类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宗教的社会作用历来具有两重性,并且宗教的社会作用积极或消极,往往不在于宗教本身,而更多的是取决于宗教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根源。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积极因素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作用,信教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积极力量。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对宗教的社会作用有正确估量,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在总体要求上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紧密联系国内外宗教发展的新态势,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社会作用,努力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宗教自原始社会以来就深深地陷入人类思想和灵魂的深处,并与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犹太教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基督教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近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历史地看,宗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一般都具有两重性。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社会作用两重性所体现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程度则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
      我们知道,宗教最初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信仰,是原始时代在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人类由于对物的依赖而产生对自然界的感激和依赖,并将自然界的威力视为超自然的具有神性的神秘力量。而当私有制出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等级差别开始出现,现实的不公平和对未来的期盼,使得人们在现实的苦难面前无奈地转向幻想的彼岸去寻找慰藉,这时“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者生灵的叹息。”与此同时,在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道路上,人类在认知方面自始至今始终受到一些限制,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困惑,于是,也就产生了命定论并对神产生畏惧和崇拜。因此,正如任继愈先生所指出的:“宗教从本质上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时对其自然存在之有限性的体认和寻求超越自我的努力,因而体现出强烈的主题意识,表现为人对其自我主体异己对这一主体与外在客体关系的深思。”
      从世界历史来看,在私有制社会里,宗教往往是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以及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在整个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使宗教在根本上充当了统治阶级维护反动统治和为垂死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工具,并使科学成为教会恭顺的婢女。因此,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为了反对封建神权对人性的禁锢,对宗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明确提出上帝是人的本质自我异化的产物。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甚至预言,随着科学的不断胜利,宗教将很快被逐出历史舞台。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诞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宗教和神学依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在德国,宗教是封建主义的帮凶,依然支配着人们的头脑。由于“僧侣是中世纪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代表”,宗教“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为其剥削制度进行粉饰和辩护,以帮助和支持这一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把其社会中劳苦大众的不幸和悲惨说成是“上帝的意旨”。为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劣质酒”、“颠倒了的世界观”、“人民幻想的幸福”、“人使自我空虚的行为”、“装饰在锁链上虚幻的花朵”、统治阶级在“道德上的标准”和借以“辩护的普遍概括”,对宗教的批判应当是进行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当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更多批判宗教的同时,也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他们在注意到统治阶级往往力图借助宗教来加强自己的统治的同时,也对被压迫群众为摆脱苦难也往往以宗教作掩护或号召来掀起革命风暴、进行反抗斗争表示肯定,并认为从中古到近代、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教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中世纪所达到的社会统一与天主教会的统一密切关联,宗教在资产阶级上升阶段作为反对封建国王和贵族的旗帜和理论武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将宗教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视为阶级社会里影响群众的首要精神手段,并提出每个人都应当有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私事。
      实际上,客观地讲,宗教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确实起过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西方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就非常深刻地分析了宗教与自由社会,特别是最主张身份平等的天主教与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关系;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也非常全面地阐述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另外,正如中科院宗教研究所韩秉芳研究员所指出的,“事实证明,宗教对在人类历史上氏族部落的维系,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建立,统一的维护,乃至各国传统文化的创立与发展,都曾起过主导或核心的作用。例如:犹太教之于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东正教之于俄罗斯民族和俄国,儒、释、道三教之于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巨大作用,……皆不言而自明。特别是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急存亡之际,宗教作为精神凝聚力和团结统一的纽带作用,则更能突显出来,不容忽视。对此经典作家们关注不多,言之较少。”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宗教观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曾一度对宗教的两重性估计不足,并引发过关于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激烈论争,甚至导致了宗教与科学、宗教与

    推荐访问:社会和谐 宗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