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北京奥运 [北京奥运 我们共见证]

    时间:2020-07-06 15:03: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但赛场上惊心动魄的精彩对抗,运动员表现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给读者、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一道道精美绝伦的新闻大餐,正是记者用笔、镜头和话筒,用汗水、眼泪和激情奉献的。
      贵州与北京远隔千山万水,但通过贵州记者的视角,遥远的景象变得清晰和亲切。无论是开幕式上的“苗族踩鼓”,还是闭幕式上的“记忆之塔”,无论是为中国代表团赢得第50枚奥运金牌的贵州籍运动员邹市明,还是开幕式仪式导演组总负责人贵州籍女导演阿朵……他们的出现,拉进了贵州人民和北京奥运的距离。
      
      记录赛事 鼓舞斗志
      
      此次奥运报道,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协调、落实各家媒体的奥运报道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了期盼奥运、支持奥运的浓厚氛围。省委宣传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派出分管宣传的副部长与媒体记者同赴北京,及时指导、组织协调整个宣传报道工作。
      7月27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派出了由《贵州日报》记者罗绍湘、朱国芳,《贵州都市报》记者王晓峰、李丹、赵宏斌,《贵州商报》记者尹长东、刘明�和《金黔在线》记者共8人组成的奥运报道小组。
      8人中罗绍湘是本届奥运会贵州省唯一的国家奥组委注册记者,所持有的文字记者证,可以畅通无阻的出入奥运各场馆和主要奥运服务中心。有贵州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地方,就有罗绍湘。他的奥运之旅早在2006年5月,当知道自己成为注册记者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没有常人想象的激动,罗绍湘感到最多的是责任。从那时起,他主动联系贵州省体育局,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实力进军奥运的贵州运动员,观看他们的比赛,记录他们的成绩,了解他们的主要对手……奥运期间,他撰写的《邹市明的小故事》,让广大读者了解了邹市明的成长经历以及内心世界等鲜为人知的一面。“经过两年多的交往,我和邹市明的父母、教练都是好朋友了,过节过年,经常互发短信问候。”罗绍湘告诉记者。
      精彩奥运,魅力贵州。我省新闻工作者不仅传递了奥运盛况,更注意发掘与奥运有关的人与事,借助奥运平台展示贵州人物风采。
      7月底的北京,酷暑难耐。贵州商报记者尹长东面对偌大的北京城,满眼望去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流,感到千头万绪。“奥运会期间,新闻线索铺天盖地,但我们赴京人员少,资源不多,必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报道思路。”在北京挖掘带有“商味”的奥运贵州元素,就成了尹长东和同事刘明�的工作重心。因为在北京人生地不熟,他们积极捕捉任何一个和贵州有关的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的奔波中,他们找到了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贵州籍导演龙阿朵,找到了为奥运会提供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贵州籍企业家何方洋,找到了北京奥运会主赞助商联想公司里的贵州籍副总裁唐旭东,找到了参加奥运工程建设的贵州在京建筑企业……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宣传报道,使更多的贵州读者关注奥运,让更多的省外读者关注贵州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奥运中来,贵州商报组织策划了为奥运特刊取名活动,引起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最后定名《京典2008》。
      “我刚从德国世界杯回来,就接到筹备北京奥运比赛报道的通知。”贵州都市报记者王晓峰激动地说。两年以前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奥运报道,奥运开幕前两个月,更是建立了一支横跨采编部门的奥运报道小组。8月24日13点35分,邹市明夺得第29届奥运会拳击比赛48公斤级金牌。16点30分左右,贵州都市报立即推出《号外》,配发评论《为市明喝彩,为勇者喝彩》、《叫我如何不想他》。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推出特刊,都是赛前做了充分准备的结果。
      对邹市明胜利的大篇幅宣传,彰显了“自强不息、开放创新、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给正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跨越的各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千方百计 挖掘元素
      
      因为贵州只有一名注册记者,所以采访有很大的难度。贵州电视台前方报道小组一方面尽量捕捉奥运会的重要新闻,另一方面将新闻的着眼点放在奥运赛场之外,着重对北京的奥运氛围、交通天气情况、特色奥运活动和北京的风土人情进行全面的报道。把镜头当成观众的眼睛,带着他们去想到的、想了解的地方看一看。例如走进一些奥运场馆,用游记的方式,进行体验性的报道。记者带着摄像机,走进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五棵松国家篮球馆、奥林匹克中心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些报道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节目背后,记者却有别样的体验。《百姓关注》记者邓元媛说,非注册记者要想携带摄影器材,进入比赛场馆采访是不可能的事情。奥运场馆的安检是非常严格的,每一样物品都要翻查、询问,就连身上带的化妆品,也都要拿出来现场试用才能过关,所以电视台用的专业摄像机更是逃不过安检人员的眼睛。
      
      为了解决摄像机的问题,邓元媛和她的同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用最低档的专业机来“充当”家用机。这样节目的清晰度就不能保证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她们买来很多“中国心”的贴纸和可爱的装饰,把摄像机装扮起来,使它看上去就是一台家用的,记者再化妆成游客进入比赛场馆。“我们在场内采访都很注意,身边一有工作人员经过,马上就装作是在给家里亲人介绍情况的样子,不然会被请出场去。”她说,“这些在节目中是看不到的,片子都做过剪辑,我们要把最好的内容呈现给观众。”说到这里,记者从她的笑容里,看到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开心与自豪。
      在说到注册记者与非注册记者的区别时,邓元媛告诉记者一件很有趣的事。非注册记者的记者证,是与奥运有关的所有证件中权限最低的一种。它的用途除了能免费乘坐地铁和公交外,再没作用,就连志愿者的黄证权限范围都比它的大。“国内不少记者同行都戏称这张非注册证是‘老年证’。”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包剑峰是贵州省唯一的一名广播电台赴京记者,他在体会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非常重大。为了更好地报道奥运进程、让听众跟随记者体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剑峰看奥运》栏目的报道方案,他提前3个月开始准备,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在赴京之前就已经大调整修改了3次,小的改动更是不计其数。
      到达北京后,因为身份受限,形势严峻,为了搜集到更多的、有新意的新闻,他每天顶着二十八九度的气温,背着30斤重的设备,在北京城内满街跑。节目内容就是在他独自一人的“扫街”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播发了独家报道《小旗手林浩》。
      “没有想到来了后会有这么多的困难,但我还是不能放弃,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还有不少听众等着我的节目。”这是一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包剑峰告诉记者,此次奥运报道带给广大贵州听众奥运赛场外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贵州元素,这些同样是鼓舞人心的好典型。
      贵州经济广播的奥运节目也有重头戏,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和筹备,隆重推出一档在贵州省广播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节目版块――《罗绍湘的奥运生活》。运用全新的形式,特邀罗绍湘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每天在北京的生活、见闻,传送给经济广播,电台再从广播角度进行技术上的全方位包装,配上音效,并请时政评论员对此进行评论。
      “开始我还有些畏难,50多岁的人了,而且长期是以文字为工具的,现在要转变成用录音机工作,一下子还真适应不了!但刘述平总监的一句话就说服了我,‘干了几十年的新闻,什么奖都拿了,想不想拿个广播电视的大奖?’”罗绍湘说就是这句话让他动了心。
      当代贵州杂志社也根据期刊的特点,每期都各有侧重地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宣传和报道。特别是16期刊登的杂志社副总编辑谢念采写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贵州代表团亲历》一文,因其亲身体验,现场感强,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
      各家媒体的报道从策划、制作到最后呈现在贵州世人面前,都凝聚了许多新闻人的心血和智慧,带给广大受众一段难忘的奥运旅程。
      
      共同努力 成绩凸显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健儿的舞台,又何尝不是新闻记者互相竞技、互相学习、相互切磋的舞台?世界各地的记者集聚于此,贵州派出的奥运报道团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正是通过他们得以全方位地展示多彩贵州的巨大魅力。
      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8日至25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等省和贵阳市主要新闻媒体、网站刊播稿件13000余篇(条、幅),开设专版1202个,共计播出时长140余小时。充分体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我省各市、州、地媒体、网站及《劳动时报》、《贵州民族报》、《贵州政协报》等行业报也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登了大量的奥运报道,有力地配合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营造了浓厚的奥运宣传氛围。

    推荐访问:北京奥运 见证 北京奥运 我们共见证 北京奥运开幕式 北京奥运2022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