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探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

    时间:2018-12-24 03:36: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大学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焦虑、自卑、抑郁,本文试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的指导。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 策略
      
      中国扶贫基金会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在校生约1300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约20%,在农、林、师范类大学贫困生的比例超过了30%,特困生超过了15%[1]。高校贫困生经济贫困程度正进一步加剧,比例也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具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比例也越来越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除了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政策外,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的手段在国内外已成为常用方法,本文试就通过体育教学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一探讨。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
      
      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心,面对各种压力,一部分贫困生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变压力为动力,吃苦耐劳,积极探寻解困策略和办法。但也有相当部分的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外界的各种关系,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问题。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正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已达30%[1]。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1.焦虑。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过多的焦虑体验会损害他们的正常心理活动,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的贫困生在中学一直是尖子,到了大学,就产生了我生活上不能和你们比,就要在学习上比你们强,这样才能维护自尊的想法。他们把时间安排得很满,拼命地学习,希望自己每门功课都要拔尖,结果压力非常大;有的因种种原因考试成绩反而不理想,结果造成了挫折,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2.自卑。自卑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己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贫困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认为贫困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方面他们很羡慕家庭富裕的同学,另一方面他们很自卑,感到低人一等。想要改变这一切,却又感到无能为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点自卑,只是程度不同。心理学研究认为,适度自卑感可以成为推动人发展的动力,但是,当自卑感造成心理困惑甚至引起问题行为时,就会导致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适应不良。
      3.抑郁。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5日发表了题为《贫困生抑郁状态高于非贫困生》的宁夏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另有研究表明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该调查还显示导致贫困生抑郁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应对方式、人格特质,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其中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是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方式加以解决的。贫困生的抑郁心理是由于自卑,缺乏信心,在他们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道屏障,不得已将自己封闭起来,在经济上又总不能抬头说话,从而形成心理抑郁状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贫困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经济贫困压力产生焦虑、想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形成自卑、长期的自卑和自我封闭衍生成忧郁。贫困生心理障碍从焦虑、自卑、孤独到忧郁这个过程也是其心理问题不断强化加深的。
      
      二、体育运动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将体育锻炼系统地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则开创于日本。由日本精神科医师森田正马(Morita Shoma)于1919年创立了森田疗法,经过其后继者近百年的不断完善发展,所形成的新森田疗法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疗法。新森田疗法把体育疗法以及绘画疗法、音乐疗法、娱乐疗法等等应用到作业中去,大大地丰富了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对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运动能改变机体内某些神经递质的含量,进而影响情绪状态[3]。
      众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改变人体机能,从而改善学生情绪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长时间耐力训练在超过最大限度以上的训练时可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又如,在国外有专家报导,跑步者在慢跑一段时间后,产生一种欣赏音乐一样的愉快感,就是因为运动能影响大脑分泌一种心理“愉快”素――β内啡呔,这是大脑分泌的多种肽类物质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种物质,它能使人体保持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和改善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
      2.体育运动能有效舒解贫困生心理压力。
      体育运动有助于贫困生转移情绪指向,舒解压力,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从而减低人的应激水平。
      
      三、在体育教学中,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实施策略
      
      1.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了解贫困生心理现状。
      在所有的心理治疗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患者对施治者绝对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上的。在运用体育锻炼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和成因有个通透的了解,帮助贫困生对贫困进行正确的归因,认识到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经济阶梯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结果,这种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学生贫困主要是历史、自然、社会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基本上不存在[4]。只有正确认识贫困才能激发贫困生不怕困难、勇敢面对贫困和积极解困的斗志,从而最终战胜贫困。二是善于在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指导其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强度,以达到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三是在指导贫困生进行锻炼时,要采用同步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评价。教师要有能力建立一系列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评价指标,以便进行随时的检测和督导。同时教师要能及时运用评价指标对贫困生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做到抑制缺点、发扬优点,并不断改变施教因素,调整学生心理负荷参数,修订评价标准,以达到逐步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的目的。
      2.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关键。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淡化体育的竞争意识,注重让贫困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快乐,而不能只注重运动的结果。二是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锻炼形式,选择不同的内容,使不同的贫困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和进步,不断增强自信心。三是同贫困生建立起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不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科学选择体育锻炼内容和形式
      (1)症状
      Ⅰ焦虑。贫困生承受的压力比非贫困生大得多,因而大多数贫困生具有明显的焦虑心理特征,严重者还伴有头疼、头昏、心慌气短、冒汗等躯体不适。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懑不平的状态,不仅严重危害贫困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衍生出其他心理障碍。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从以下角度选择锻炼内容:①趣味性较强或贫困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排球、篮球、游泳等。②太极拳。联合国卫生组织已将太极拳列为心脏复健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具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平抑焦燥情绪的作用。另外,运动后需做足够的放松练习,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放松是消除贫困生焦虑的关键。
      Ⅱ自卑。卑感是学生在判断自我价值时,发现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后萌发的。自卑是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以情动情,真诚相待。在对待贫困生上,要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形成的原因,在教学中要多花费一些精力,重新燃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2)确立适宜的目标。体育课的目标可分为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确立目标能提高贫困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目的性,要重视过程,目标不能过高,确立带有一定难度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学习或练习目标,使之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练习过程的快乐,体会达到目标的成功愉悦,有利贫困生在体育锻炼中利用心理的积极因素去积极抗争,并达到成功消除自卑心理[5]。
      Ⅲ抑郁。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止,它不仅影响了贫困生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贫困生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状况,从而导致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低下。
      (2)锻炼方法
      Ⅰ选择一项技巧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例如足球、排球、篮球等,让患者体验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兴奋性。
      Ⅱ曾有报道,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持续8周的散步或慢跑对患有严重抑郁症者在抑郁感觉方面有显著的减轻,且自尊增强,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Ⅲ练习“瑜珈”,通过自我修炼求得心理的平衡。
      
      四、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和成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指导,建立一套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在锻炼中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少些批评与责罚,增强其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步走出屏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唐闻捷,王小同,郑国庆.大学生体育运动对抑郁状态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811-812.
      [2]宋慧.大学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高教探索,2005年第5期:94-96.
      [3]Jacob C,Zouhal H,Prioux J,et al.Effect of the intensity of training oncatecholamine responses to supramaximal exercise in endurance-trainedmen[J].Eur J Appl Physiol,2004,91:35-40.
      [4]董彬,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2005.10:104-105.
      [5]张华新,田坤.体育课中矫正学生自卑心理的探究体育学刊,2000年第3期:4.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贫困生 探讨 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