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素质教育景观下的课堂文化 素质教育议论文800字

    时间:2018-12-23 19:39: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施行就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以新课程的视角反思了现行课堂文化的缺失,继而从功能定位、角色参与、操作策略等角度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该构建的素质教育景观下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 素质教育景观 课堂文化 缺失 新建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下,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文化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其现状,管窥其缺失,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或许有一些微观层面的意义:
      
      一、 现行课堂文化的缺失
      
      1. 课堂教学本质的缺失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而文化则确定教育体制的框架并在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沼泽中愈陷愈深,与“素质教育”的主旨越来越远离。有升学任务的课堂教学抓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没有升学任务的课堂顺应家长、社会的片面要求搞“提前教育”(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等现象)。课堂教学自觉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这一人类文化现象,被异化为教师将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装入”学生的脑袋,再由学生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跃然纸上的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21世纪教育和文化追求的最终目标”,建立在这一目标追求之上的课堂文化,其本质应该是成人文化与学生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2. 课堂教学的目标缺失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在于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且不说那些为“应试”的功利所迫、将教学目标片面化了的教师,即使那些接受了上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师,仍然不能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往往误把“目的”当成“目标”,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这些行为主体混乱、行为目的不明、目标分类不合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所谓“教学目标”,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与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指导意义。含混不清的目标界定为课堂文化蒙上了扑朔迷离的面纱,使本来可发现规律、遵循规律的课堂神秘化、不可知化了。
      3. 课堂文化的角色缺失
      课堂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现实生活中交互性关系的一种表现。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是适应制度化的教学活动,是历史的、社会的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教师行业内的传承中走向了形式上的绝对化,造成了课堂文化中的“教师中心”,课堂文化在教师预先设定好了的框架之内进行,教师垄断了课堂交流。源于学生的问题与对话,几乎是变成了不能容忍的。换言之,传统课堂文化中,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由此滋生了社会性的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的教诲,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4. 课堂文化的行动缺失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中小学生认为最有效(即最适合应试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是学生在长期参与课堂文化活动后积累的经验,为了形成这些经验,我们付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率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的代价,因此,也造成大面积的中小学生厌学。
      传统的课堂文化将知识的传承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学习,很少有体验式学习,更少有探究式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调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堂上,教师支离破碎地肢解教材,刻意搜寻“知识点”、反复训练“能力点”、苦苦设计“可考点”,赢得的结果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差生”一大片。即使一些所谓“成功”的课堂文化,也造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表面达成现象。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良好,但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表面上教学任务完成了,实际上课程要求并不达成。透过现象分析,根源在于从目标到教学再到评价的循环是在浅层次中完成的,并没有涉及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目标。
      课堂文化的行为单一、缺少针对性;学生思维方式以同向思维为主;课堂文化缺少对生命的关注,缺少对生活世界的关注,缺少对学生文化的关注。狭窄的单向“人→人”系统不是为启发教学考虑,而是设身处地地为“讲解”而着想。传统的课堂文化适应了教师牢牢地控制住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却没有唤起学生的认知热情与创造欲望,最终也让课堂文化缺少了参与、缺少了生气与活力,导致了一大部分学生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游离于课堂文化之外。
      上述事实表明,课堂文化的生产方式需要彻底的变革。
      
      二、 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文化
      
      1. 功能定位――促成全体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教育不仅要向新一代传播文化财产,而且要使传统现代化”。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它所孕育的文化即应承担传承文明、开启未来的重任。传统的理论中,教学一般是被作为认识过程来把握的,它会导致过于强调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新课程的景观下,教学首先是被作为社会过程来理解的,在“终身学习”理论中,知识的传递功能已从原来的中心地位上被排挤出来。“对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只有在涉及发展时才有意义”。对课堂文化功能的研究,在关注教学理论丰富与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定位于学生的发展。用新课程理念构造的课堂文化实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大量的信息为背景,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信息的分析、加工与综合,以及课堂内外的整合,多元化地发展学生的学力与人格。
      2. 角色定位――成人、社会文化与学生文化的“沟通”与“对话”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原理;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它们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而这种矛盾关系是不断产生、否定、再产生的。课堂文化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发展的。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一词可以从“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规律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新课程景观下的教师,应该由提供知识、输出知识的“书橱”转变为开发教材、关注生活的富有学究意识与作风的“研究型”教师;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控制者演变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进化为知识的批判者。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用自己的心智与学生对话、沟通;要让教师体验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将个人学科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将更多的教学机智转化为教学智慧的过程。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这样来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活动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教师的教学任务应该由“教学生内容”(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最原始理解)进化为“教学生会学”(其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策略)。换言之,课堂文化活动中,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同学生的沟通与活动展开指导。教学沟通正是通过教学的共同构成者的合作得以实现的。
      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所谓“引导”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而说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即是指教育是投射、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而所谓“自主建构”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文化,应该是在教师(拥有“对话”的充分准备和学生的信赖)与学生(具有参与意向和准备)的交互式伙伴关系中衍生演绎、发生发展的。
      3. 情景创设――课堂文化应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和心理世界
      分析学生的需要,无外乎由下列几项构成: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实践告诉我们: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新课程景观下,强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是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需要的尊重。
      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还在于: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具体说,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文化中学生的收获至少包括: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为此,教学中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所谓教学中的学生自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非强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状态,即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而形成的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秩序,在这一秩序中,教师及时提供机会,使学生尝试对所学知识的种种冲动及倾向,从中让学生感到自己充分发现事物的灵感和自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文化,应该是一种以“人→应答性学习环境”为表征的系统,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参与。为了确保学生的自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文化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教学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得到真正的陶冶。教育环境的“信息化”与“生活化”,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既源于具体情境,又超越具体情境的课题。
      4. 有效教学――让课堂文化蓄积永久的魅力
      教学的实质是成人文化与学生文化的沟通与对话,课堂文化的主旨便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与可持续的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决定课堂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主要基础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学习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同一范畴的概念,它们分别由学习能力、生产能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信息时代降临之际,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层出不穷,如何适应这种新的环境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一场最激烈的竞争,学习将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变革学习方式比变革技术更有意义,提高每个公民的学习生活质量将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使课堂文化拥有传播、生产文化的更大魅力。教师应该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该理念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量或量化;要求教师具备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意识;要求教师具有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的策略意识。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中教师要能够将教材的开发程序“文化内容――教育内容――教材(教科书)”进行个性化的二度开发,即完成“教材――教育内容―课堂文化”的具体化,乃至创造性地处理加工,使其更加贴近学生文化。
      新课堂文化构建的过程中,以前提出的“功在课前,效显课堂”、“低起点、小坡度、勤反馈”的要求仍然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美国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民教育,2001年第7期.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4]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5月.
      [5]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在苏州新加坡园区星海学校的演讲报告.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景观 课堂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