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危害与对策初探

    时间:2021-06-16 20:00: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论述了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阐述了青少年道德失范具有阻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破坏社会的和谐等危害,呼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采用更新道德教育的观念,在有益的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等策略挽救道德失范的少年。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失范 成因 危害 对策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由此可见,青少年道德好坏,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事。本文试图从当代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危害与对策等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期,社会道德转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正从传统的“边缘人”向现代社会的“参与人”过渡,逐步体现他们的社会主体地位,是极易成为道德失范的社会群体,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家庭因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人的道德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也即“有其父,必有其子”。现实社会中一些父母自身道德品质低劣,有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傲慢无礼等恶习,加之一些家庭婚姻变故、矛盾难解、儿女留守家中缺少关爱等因素,势必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失范滋生了温床。如有一些家长因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发生矛盾时,不分青红皂白为自己孩子出头,导致报复伤害他人孩子,或者双方家长引发冲突。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因老师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向老师发难,有威胁、侮辱老师的言行。可想而知,生存在如此家庭环境中的儿女,他们的道德品质怎能不令人堪忧?
      (二)社会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而社会生活环境影响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又隐藏着巨大的不良诱惑,如邪教、营业性网吧等娱乐场所,“黄、赌、毒”等阴暗面,青少年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或网络化虚拟时空,缺乏鉴别力和应对性,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及支配下,从而做出了一些非道德不文明的行为。此外,青少年交友不慎,“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等交友误区也是青少年道德偏离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一个坏朋友比一个好老师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再有,社会上一些另类的叛逆现象,对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是一种残酷的蹂躏,表现在对某些规范的道德行为加以嘲弄和奚落,反而将一些非道德的言行大加恭维和赞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平时在中小学生中发现,好人好事、尊师守纪、安分诚实等道德行为常遭到取笑,而投机取巧、放荡不羁、损人利己等非道德行为反而得到崇拜,结果导致有的青少年想做道德的事却又害怕遭到同学的奚落而退却,从而滋生了一些自私自利、弄虚作假、好逸恶劳、纪律涣散、不讲礼貌等非道德品质。
      (三)学校因素
      在社会因素这个大气候下,学校因摆脱不了整个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功能释放必然受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首先就是社会道德失范的受害者,导致学校的机制本身有效率不高,道德教育投入大而收效微。当前,新课改已全面铺开,但不少学校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或者虽有道德教育措施但实施不力。此外,一些学校不能做到教育公平,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甚至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这些做法无疑会使学生的道德失范群体增加。
      二、青少年道德失范的危害
      (一)阻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人格发展、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如果道德品质低下,就会缺乏正常人应有的负罪感、内疚感、忏悔意识,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无所谓纪律、国法,当前,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年龄不断下降就是例证。青少年道德失范,必然导致青少年人格发展错位、社会素质下降、品德心理畸形发展,严重阻碍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
      (二)破坏社会的和谐
      当前 ,全社会在倡导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但由于青少年道德失范而破坏社会和谐的问题也毋庸忽视。首先是破坏了家庭和谐,笔者就曾遇见过如此事件:儿子在校违反纪律,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在数千人做操期间,儿子因不服家长的管教,抽出皮带与父亲对抗,父亲恼怒之下把儿子打得七窍流血。其次是破坏了校园和谐,如因学生目无师长、扰乱教学秩序、败坏班级名誉等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倚强凌弱、敲诈勒索欺负同学,甚至发生在学生中的性侵犯而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等,这些道德失范就严重地破坏了校园的宁静与神圣。再次,破坏了社会和谐,当前,青少年在社会上打架斗殴、偷摸扒窃、夜不归宿、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令学校头疼,更是令政府部门及公安机关费心的事。
      三、青少年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道德教育的观念更新
      当前,各学校对道德教育普遍重视,都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的观念,但德育成果普遍低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对德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稳定学校的秩序,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颤传宝曾经说过:“德育应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他主张,德育应该是欣赏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应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赏识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因此,德育工作者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而不是凭经验、感觉、问题和上级指示来工作。
      (二)道德教育要形成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有关研究表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要大于教育的影响。对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培育起决定作用的环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只有把这三者的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者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可以通过自管和他管的形式,如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召开家长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信箱等,针对薄弱环节,健全长效机制,培养青少年从他律到自律的能力。家庭教育是主渠道,家长要为子女作出良好的榜样,利用亲情、民俗、礼仪、习惯等便捷的道德资源,教育孩子自尊、自爱、自重,做品德良好的人,引导子女从做好孩子到做好公民。社会教育是主格局,青少年许多不良道德是在社会交往或在社会上耳濡目染形成的,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投入,荡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还给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们一片洁净的家园。
      (三)在有益的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
      社会和学校设计和组织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青少年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长见识、励精神、明志向。如开展亲子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演讲、辩论会、歌咏比赛、夏令营、革命圣地游、帮扶敬老院、进行“手拉手”活动等。如凤山县高中、凤山县中学曾举行的感恩活动,凤山县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等,在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灵深处就产生了巨大的道德感应和亲情回归。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人类的希望,是国家荣辱兴衰的标志,是取得新世纪强国地位的砝码。只有全员参与,共同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品德高尚、技术知识全面的社会成员,才能迎来社会灿烂辉煌的明天。

    推荐访问:成因 初探 对策 青少年 危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