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_科学有效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时间:2020-07-06 14:59: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 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美元贬值、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世界生物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国际投机基金炒作加剧、欧佩克限产等多种因素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粮食、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导致世界各国消费品物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我国也不例外。
      2007年,物价上涨问题在城镇地区以66.5%、农村地区以57.5%的高提及率,稳居城乡居民年度“关注榜”榜首。进入2008年,价格上涨的压力未见消减,社会需求依然旺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5%,这已是今年CPI连续3个月突破8%。物价上涨影响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有关部门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油料、生猪、奶业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了价格管理和调控工作的力度。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
      引领物价工作
      
      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物价工作。物价问题关系发展,关系民生,关系稳定。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价格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基本目标之一。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题中之意。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日趋加大,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深刻分析了今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双防”的方针并把“双防”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如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问题,并把控制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如何认识当前价格形势
      
      我国CPI价格上涨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其中既有需求扩张拉动,也有成本上升推动,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
      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8%,我省高于这一水平。今年以来,由于受节日购买力增加和发生严重雪凝灾害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再度攀升,创1996年以来新高。市场价格总水平面临上涨的压力加大,给群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必须看到,这次物价上涨的成因较为复杂,既有需求扩张拉动,也有成本上升推动,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从国内因素看,去年5月份开始,国内猪肉、鸡蛋、牛奶、蔬菜、粮食、食用油、液化气等食品副食品价格逐月走高,是带动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比重的70%以上;猪肉、粮食、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的上涨,有恢复性上涨的因素,也有农产品成本上升推动的因素。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增强依赖自然环境、比较效益低的农业基础的发展;猪肉、食用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趋紧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疫情受灾以及少数商品国际依存度较高和自给能力不强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国际因素看,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石油、粮食、铁矿石、大豆和海运等商品及服务,供求趋紧,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推动国内成本上升及价格上涨。在分析价格形势严峻,控制物价压力加大和物价工作任务艰巨的同时,也要看到控制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问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产,保障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和对低收入群体补贴的政策,随着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将逐步发挥效应。二是有稳定市场价格的物质基础。全国重要商品和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总体正常,粮食丰收,储备充裕,生猪、牛奶、食用油、蔬菜等生产正在恢复。主要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三是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与改革开放以来前几次价格过快上涨相比,由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经济实力和调控市场的能力显著增强。正如温家宝指出:“只要政策得当,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
      
      如何落实中央控制价格
      总水平过快上涨的各项政策措施
      
      我们既要看到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和抑制通货膨胀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又要看到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稳定的有利条件。
      如何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价格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立即行动,把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货币信贷投放等综合措施和采取的促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实工作。
      (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防止通胀的基础。稳定市场物价的根本是靠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已证明,只要农业生产有所波动,就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较大影响。要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做好“三农”的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油菜子、生猪、牛、羊和蔬菜等农产品的增产和流通顺畅。
      (二)加快健全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政府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是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物质基础。政府为平抑或稳定某些重要商品,如粮食、食用油、成品油、猪油、煤炭和药品等市场价格水平,健全相应的调节性库存,并通过吞吐调节调控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突发性和阶段性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几率越加频繁,政府通过商品储备等经济手段调节价格总水平是市场经济成熟国家较为通常的做法。
      (三)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是货币、财政和进出口等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补充,与后者相比它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就过去和这次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实践看,建有价格调节基金的地方,当本地区个别或少数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当地政府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启动价格调节基金的举措,对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给予适当补贴,支持生产、流通、储备和解决低收入群众的实际困难等都是十分有效的。
      (四)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需要政府发挥监管价格运行的作用。一是要按中央的要求,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打击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行为,以及政府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三是健全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预警制度。要健全价格监测预警组织体系,增强价格调控监管预见性和有效性。四是适时适度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按照国家要求,对部分重要生活必需品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对未列入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要引导规范。五是继续深化价格改革,积极探索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共服务收费的改革思路。这一点对完善我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要按照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新要求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结合贵州实际,研究价格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垄断行业、公用公益事业的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社会建设。
       (五)着力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市场物价过快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给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大。要按照中央、省委的政策规定,切实落实对他们的补助,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在调整生活必需品价格和公共服务收费时,要特别关注和测算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调价受到太大的影响,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如何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和抑制通货膨胀是各级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需要各部门齐同协力。
      一是要认真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增加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要部门齐抓共管。与增加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稳定物价机构,充实价格监管的力量。在新的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开始时,稳定物价机构,提高物价队伍干部素质显得十分迫切。四是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客观、全面、及时反映当前价格形势,宣传各级政府增加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和控制市场物价的各项措施,以稳定群众对物价的心理预期。只有切实加强对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和抑制通货膨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央、省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作者系省物价局副局长)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