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从P1.CN看中国社交网站的发展_P.CN

    时间:2020-04-02 07:21: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P1.CN是一家仅向中国富人阶级提供的社交网站,在新浪微博走向大众化的时候,P1.CN却开辟了小众化市场。而今,全民上微博的热情已经逐渐消退,社交网站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篇文章通过分析P1.CN的网站定位、网站内容、平台开发等方面,认为在社交网站大众化日益扩大的今天,走小众化也是一条可选之路,但重要的是保持网站自身发展的方向,在做“窄”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网站自身的质量。P1.CN虽然在社交网站中开辟了新的方向,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能否保持住高端的品味,网站赢利模式是否可行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进行讨论。   【关键词】P1.CN;社交网站;网站定位;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90-1.5      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网站)。在国外,Facebook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在国内,主要有校内网、开心网、豆瓣、新浪微博等等,新浪微博现在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站。   中国的社交网站从一开始就缺乏创新的理念,大多是模仿国外的产品,比如校内模仿Facebook,新浪微博模仿twitter,在刚开始的阶段,由于媒介形式新颖,受到了全民的热情高涨的参与,比如校内,开心网,当时开发的偷菜游戏也风靡一时,但只有模仿这种简单的内容形式、形式开发,受众难免会审美疲劳,而社交网站这几年也确实在走下坡趋势,在2011年4月21日的南方周末的文章《中国社交网站何处去》就指出了现在社交网站所面临流量下滑、用户粘性下降的困境。在蓬勃兴起的社交媒体发展的同时,却有着另一个网站在讲述着全然不同的故事:P1.CN是一家面向中国城市富裕阶层、仅接受邀请入会的社交网站,已经吸引了120万名会员。该网站的成功似乎源自一个反映着“阶级社会”的理念。也许在大众化媒介盛行的同时,定位在小众化也是一条可取的出路,通过对P1.CN这个网站的分析,或许可以看到未来社交网站的方向。   一、P1.CN受众定位小众化,定位于财富阶层   社交网站是现实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反应,其产生与发展与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紧密相关,既“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此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在社交网站创始初期,这一理论得到了有效验证,中国的社交网站在初始之期的模仿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与国外的受众在文化水平、媒介素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如果社交网站不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很难在后续发展上保持不败的地位。   当无数的社交网站正在以各种方式“不择手段”地吸纳会员时,P1网站却“背道而驰”,这个吸纳会员谨慎的俱乐部目前只有两种入会方式:街拍邀请和会员转介绍邀请,它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封闭的高端社交俱乐部。P1的会员资格是通过筛选选择的,想要成为P1的会员,根据P1网站总裁王宇的介绍,是月消费能力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这4000元只是指吃喝玩乐的消费。这只是第一轮的筛选,这一次的筛选让P1的会员年龄层在20到35岁,年轻、时尚、热爱生活。这一群人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社交平台群体。目前,P1网站65%是女会员,其余35%是男会员。在最近的2011年6月11日的东方早报新闻中,P1.CN日前宣布在中国已拥有超过了100万精英会员的总量,取得骄人成绩。   由于中国的人际关系和国外的人际关系不同,中国注重血缘、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但国外人与人之间是相对平淡及冷漠的,所以在国内的社交网站上强化的还是本来已有的关系,拓展的关系较少,而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间对媒体的需求差异也比较大,所以社交网站必然的趋势是分众化的发展,P1.CN正是以中国的财富人士为目标受众,打造这样一个社交平台,满足这个阶层的归属感及交流需要。    二、网站内容时尚化、年轻化,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在web2.0时代,其内涵是人类交往行为的一种变革场域。用户决定生成内容,这也是社交网站为什么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这也就是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中提到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在社交网站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浏览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个人的影响力。在社交网站的发展过程中个,社交网站的内容是和受众群体有很大关系,因为内容是由用户制造的,比如人人网由于本身起源于定位校内学生,所以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学校学习生活,开心网定位于白领人群,它所呈现的内容主要是和这个群体的工作及人际关系的反应,而新浪微博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的平台,它所呈现的内容是各种大众的声音,通过聚合,代表大众的力量。   P1.CN通过街拍邀请和会员转介绍申请,并且会员资格是通过筛选进行选择的,网站大致分为个人主页、浏览、P1 杂志、论坛、商城几个板块,在浏览中可以选择会员、相册、博客、主题相册等分类,在论坛中主要有爱style、爱shopping、享乐、P1咖啡馆、外语、站务等相关栏目,在论坛发帖中,也是关于购物、时尚、情感类德话题较多,内容呈现时尚化、年轻化,当然这也是少数人所能理解的区域,他们有着时尚前卫的生活方式,对品牌的迷恋,追逐最新的时尚潮流。   传播模式可分为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线上活动指的是运用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如广告、公共关系等,而线下活动值得是运用大众媒体传播的活动,比如路演。社交网站如果只有内容而没有其他能够满足人际关系的拓展,那么受众早晚有一天都会厌倦,社交网站的目的不仅是能提供人与人之间关系交往的平台,更应不断提供拓展人际关系的各种形式及应用。P1.CN有官方的聚会群,而且是公司负责聚会,现在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五个地方,他们定期举办聚会,可以认识其他会员,关注时尚趋势等等。有时和其他公司提供一些自拍、时尚活动,吸引会员参与进来。P1.CN通过聚会、活动等等来不断满足会员的在现实社会中的需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使会员有强烈的归属感。   三、开发商城平台,赢利模式值得借鉴   据国外媒体报道,前ICQ营销主管、社交媒体专家阿叶莉特・诺夫(Ayelet Noff)撰文列举了未来社交媒体的十大趋势,其中之一便是消费品牌最终将可以收获果实,建立社交商业网站,使得Facebook用户在站内就可以购买产品,而不用访问其他网站。Facebook将成为未来网上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预测到社交网站的发展趋势将是社交与电子商务的结合,通过线上稳定的人际关系来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方式,现在的新浪微博就在尝试这种营销模式,企业通过注册新浪微博发布自己销售信息,从而扩大销售量,实现赢利。   P1.CN有商城这一版块,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家具有商务平台的社交网站,主要链接了优品、佳品网、美西时尚、第五大道奢侈品网等网站,这些网站都是高端时尚的商务网站,将西方的潮流及奢华引进国内,这些购物网站也正是符合了P1.CN会员追逐潮流、引领时尚的理念。而网站通过引进其他商城平台与之进行合作赢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P1.CN开辟出了另一中社交网站的模式,虽有创新,但也面临着挑战。比如,会员注册形式能够做到严格把关,现在就有很多彼此陌生的人在网络论坛上交换注册码,那么这种方式进去之后的会员其实是不符合会员规定的,那么这样下去该网站还能是否保持住高端时尚的定位,网站论坛内容也大多是情感、个人喜欢,偏向低俗,高端的追求时尚品味较少。另一方面,链接的其他购物网站进行销售,如果会员对购物结果不满意,是否会影响对该网站的态度。并且,鉴于校内网、开心网一味模仿国外的社交网站模式,只有根据国内的具体社会环境的分析,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才能够成就社交网站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省略/view/1945566.html.   [2]谢鹏,沈念祖.中国社交网站何处去[N].南方周末,2011,4,21(C13).   [3]李晶.社交网站的发展现状及盈利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0(9).   [4]彭兰.网上社区个案研究.豆瓣网,2007,6,22.   http://cjr.省略/05cjr/system/2007/06/22/008549716.html   [5]喻国明.传媒变革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39.   [6][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   [7]李丹.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J].传媒观察,2009(4).   [8]陈俊良.传播媒体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      【作者简介】纪楠(1989- ):女,吉林松原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飞:网络传播。

    推荐访问:社交 看中 发展 中国富人的社交网站 迈凯轮p1中国哪里能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