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_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不同范畴

    时间:2020-03-25 07:27: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工人的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充分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的罪恶根源;也只有充分认识资本家购买不变资本特别是购买以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不变资本,才能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剩余价值;范畴;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0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42-04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中,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了清楚的论述,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认为剩余价值并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家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进行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里,我们非常明确地知道和理解了马克思所揭示的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只要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就一定能创造剩余价值呢?怎样理解工人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大小呢?是不是有了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即工人的剩余劳动)就一定会产生剩余价值呢?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实现剩余价值主要需要哪些条件?以上问题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必须要弄清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马克思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来论述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核心思想是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来论述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这里讲的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工人的必要劳动,用于工人再生产劳动力的那部分价值的劳动:其二是工人的剩余劳动,用于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那部分劳动。剩余价值作为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剩余劳动是资本家通过投入可变资本,即购买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从工人的劳动过程出发论证了“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认为“工人把一定量的劳动――撇开他的劳动所具有的特定的内容、目的和技术性质――加到劳动对象上,也就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又成了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例如。棉花和纱锭的价值包含在棉纱的价值中。可见,生产资料的价值由于转移到产品上而被保存下来。这种转移是在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时发生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马克思进而认为,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每个工人怎样加进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价值的转移和增殖呢?马克思认为始终是而且只能是通过工人特有的生产劳动方式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实现。例如:“纺纱工人只有通过纺纱,织布工人只能通过织布,铁匠只有通过打铁,才能加进劳动时间”。即通过雇佣工人具体的纺纱、织布、打铁等生产过程,保存被用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或者说,把它们作为价值组成部分转移到产品上去。“劳动作为这种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纺纱、织布、打铁,只要同生产资料接触,就使它们复活,赋予它们活力,使它们成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并且同它们结合为产品”。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就它的抽象的一般的属性来说,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把新价值加到具体生产资料上;而就它的具体的特殊的有用的属性来说,作为具体劳动过程,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从而把这些价值保存在产品上,由此就产生了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得出的结果的二重性。从中我们可知,资本的本性是增殖,但要实现增殖的目标,就必须处于通过工人劳动这个不断生产的过程,离开了生产过程,资本就丧失了生命。马克思从生产过程出发,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即在全部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才能产生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并不是说只要有了工人的雇佣劳动,资本家就一定会实现资本的增殖即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实现还有很多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与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二者不能混淆。资本家雇佣工人的雇佣劳动虽然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工人的雇佣劳动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剩余价值。工人的雇佣劳动必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各种条件、各种因素密切结合,才使剩余价值的实现成为可能。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就无法客观公正地认识雇佣劳动的地位和价值。
      
      三、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
      
      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既然我们知道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在我们充分认识到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的重大理论的核心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生产资料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主要指资本家投入的货币资本购买的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过程被转移到新产品中,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发生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设备等,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即是以生产资料形成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投入货币购买不变资本的范 围和内容大大拓展,完全不局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不变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为主的现实情况。资本家投入货币购买不变资本的对象和范围大大拓展,除传统的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外,还包括有诸如专利、科学发明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应用技术、企业品牌、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都是资本家必须投入资本购买的特殊形式或者说是同原有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有很大不同的生产资料,无论这些范围和内容有多大的变化,都是不变资本,它们同传统的生产资料一样,都属于不变资本的范畴,都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
      2.科学管理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基本条件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和投资者在确定了正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后,必然会在商品市场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和一系列相关的生产资料,同时也购买可变资本即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在某种体制下相结合,是否就一定能产生剩余价值呢?还有很多条件。其中,资本家或投资者在生产经营的各个层次必要的科学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理论与方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企业生产并实现剩余价值的基本条件。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在现代资本主义大生产中,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对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提高、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生产效益的好坏起着非常直观和显现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能够直接节约企业生产中的社会劳动,提高产品质量,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过程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生产成果)=[(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这个管理生产企业的关系公式是一个递减关系公式,在现代资本主义大生产和社会化程度相当高的情况下,企业如果缺少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劳动者就不能很好地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就无法被社会所承认,实现不变资本的价值转换,从而实现资本家和投资者价值增值的目的,实现剩余价值。因此,科学管理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基本条件。
      3.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项目内容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先决条件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首先要确定的是投资方向和投资内容。特别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除极少数投资领域由国家控制外,其他的基本都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放开和自由竞争。由于资本的预先投入具有风险性,资本家和投资者必须要考虑到预先投入资本会带来多种可能性,如相同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的波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消费对象的选择和培育,市场的建立以及能源、原材料、运输等引起的社会市场变化等。投资者必须论证,当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相符合时,或者说投资者所有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有前途时,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可能被社会所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就会完成和实现G―G’的转化过程,实现价值的增值,从而达到投资的目的;当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内容不符合社会客观实际需要,或者说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没有市场,缺乏足够的消费者,或者说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无法与同类产品和服务竞争,即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时,尽管工人也付出了相当劳动,这种劳动的剩余劳动时间部分,也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但这种劳动产品和服务并不被社会所承认和需要,投资者不但不能实现占有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目的,而且有可能连资本金都无法收回,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屡见不鲜的企业破产现象。
      4.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重要条件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资本主义各种生产企业遍布全社会,企业的竞争是相当激烈和全方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相对优势,实现占有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终极目标,还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品牌和企业文化是资本主义大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和投入建设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凝聚力的象征,当今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如福特、微软、波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三星、奔驰、宝马、索尼、空中客车、劳力士、本田、丰田等,无不具有权威的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和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就是价值,文化就是优势”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本共识,同样的投入和生产,南于品牌不同,企业文化不一样,可能工人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质和量就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肯定的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重要条件。
      5.专利和科学发明技术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核心条件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市场化竞争已成制度、体制和法律等约束下的常态,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竞争中要有比较优势。而企业是否掌握和具备核心技术,是否具有专利,是否具有研发核心技术和专利的机制保障,才是企业实现发展和增值的核心条件。因为,只有企业具备和掌握了专利和科学发明技术。才能使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唯一性,引领市场消费的前沿和方向,才能使企业降低单位时间产品的成本和对原材料与能源的消耗,才能提高产品的功能和附加值,在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才能有较充分的资金不停地转入对专利的研发和技术的新发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和较长时期里实现和占有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因此,企业是否拥有专利和科学发明技术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核心条件。
      6.国家扶持和垄断是实现剩余价值的特殊条件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国家垄断企业生产的情况所占比例不大,但从来都是存在的,国家为了政治、经济、军事或外交上的特殊需求,对少量企业实行国家扶持,对其所生产的产品实行国家全部收购和指定销售。长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对某些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从而对其产品进行价格上的扶持和补贴。对某些企业实行军工订货,专产专供,特许经营,如美国在朝鲜战争时期对日本和美国不少企业的扶持和军事订货,对某些特殊商品如核武器,高精设备的垄断生产和供货,对某些水利、电力、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企业实行特殊扶持政策,使得以上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需要经过市场竞争,就能取得利润,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扶持和垄断是实现剩余价值的特殊条件。
      从以上的论述可见,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马克思关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理论没有改变。但工人的雇佣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在理论上我们务必区分清楚,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到工人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正秘密”: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剩余价值的实现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才能真正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复杂性所产生的各种因素,才能在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引导中国的企业真正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真理价值。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l(44):229.
      [2][3][4][5][6]马克思,资本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25,225,225,226,226.
      
      责任编辑:耿超锋

    推荐访问:剩余价值 源泉 范畴 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不同范畴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总和的价值形式是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