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述职报告 > 正文

    以“卷”为鉴,依“材”施教

    时间:2020-10-27 13:43: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以“卷”为鉴,依“材”施教

     论文导读:高考试题作为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者,不仅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同时展示了高考的题型、理念,成为中学教学的“无形指挥棒”。研究高考试题对高三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近三年、主要是 2010 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近几年地理高考命题的几个特点,并以此为鉴,对高三地理教学与复习进行了反思。关键词:地理高考试题,教学

     2010 年的高考已经落幕,但其命题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深刻的。结合 2008 年、2009 年高考试题,纵观 2010 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命题总体比较稳定,但所呈现出来的改革趋势价值取向还是比较分明的,这种思想必然会改变我们中学地理教学策略。论文参考,教学。

     1.2010 年高考试题特点 1.1 吻合考试说明变化 对比 2009 年考试说明,2010 年说明中将“主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修改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城市化的意义”修改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修改为“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这种修改,考查范围更具体,强调了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四种主要自然灾害;考查了学生对城市化特征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全球变暖”的考查要求更广泛,不仅是趋势,还要了解其成因。在高考试题中,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得以呈现。论文参考,教学。

     1.2 重视基础知识考查 就地理学科特点而言,自然地理一般比人文地理更难理解。而自然地理又存在三个难点,第一是地球运动,涉及到天文学和几何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二是气候,气候的成因纷繁芜杂、原理性较强,而且变化莫测空间差异大。如果结合经纬线结合局部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图出现在考题中的话一般较难。第三是洋流,寒暖流的形成机制与气候的形成机制密切先关,洋流分布也比较复杂。在很长时期内,地理试题中的难点都喜欢在以上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做文章。

     分析今年试卷,笔者发现所谓的“难考点”都没有在“难”上做文章,而考查更多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选择题第 3 题、第 4题属于地球运动章节,只要能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定义,并写出其计算公式,第 4 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而第 3 题只要再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便可以解答。在气候单元考查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温降水特征图形、常见的天气系统、旱涝成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均有涉及。虽然考面很广,但涉及的原理都很基础,因此没有偏题怪题。

     1.3 重视图表信息获取 2008 年环境保护题给出的是一幅图表,即“195l~2000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仅依据这幅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答对 2 分,其余的 8 分均可以脱离该图表答题。论文参考,教学。2009 年环境保护试题给出的是两幅图,依据地图,可以答对 1分,其余的 9 分均是凭借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答题,与题目中所给的

     图表无关。再观 2010 年环境保护试题,题目中给出两幅地图“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依据这两幅图表信息,可以答对 5 分,而且这 5分的答案均能在题目信息中一字不落地找到。

     1.4 关注热点地理知识 人口、资源、环境,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题目大多以现实生活作为背景创设情境来考查。生活中的地理尤其是热点问题得到很大关注。通览试卷,从冰岛火山喷发到海地智利地震,从西南大旱到新疆部分地区防洪,从能源安全到全球气候变化,从上海世博到 3S 技术使用,可以说无所不包。试卷上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试题的分值约为 50 分,约占总分的 40% ,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色。

     高考试题展现出来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方向有着很大的引领作用,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2.新高三地理复习思考 2.1 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不能忽视,江苏现在采用三种版本地理教材(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但是统一高考。论文参考,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论文参考,教学。如何用教材教呢?因为版本不同,我们课本中的教学案例、活动、问题研究考得很少,那么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到底应该怎么教?以什么作为教学依据?毫无疑问,考试说明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依据,是最权威的。

     2.2 归纳总结狠抓基础 如区域地理学习中各大洲地形地势特点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因为地形地势特点对理解河流走向、气候成因、人口城市分布、农业分布、工业分布、交通分布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学生不易准确识记,若辅以如下表格则会清晰明了,见表 1。

     表 1 世界各大洲地形地势比较

      洲 名

     共 同 特 点

     地形类型

     地势

     欧洲

     地形单一

     平原为主

     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

     高原为主,被称为“冰雪大陆”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350 米以上)

     非洲

     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

     南美洲、北美洲

     分东、中、西三部分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东、西部高,中间低

     大 洋 洲

     西 部 高 原 、 中 部 平 原 、 东 部 山 地

     亚洲

     地形复杂

     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高原、山地,四周为平原)

     高低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2.3 利用图表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1],它们比文字资料信息量更大,表现形式更灵活,准确度更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能。笔者发现,近三年的江苏地理高考试题均是除两道选择题外,其余所有题目均有

     图表说明。读图选择,读图分析,绘图分析,画图说明,无图考图等题应有尽有,占据了各类考试的大半壁江山。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集图、查图、看图、认图甚至绘图的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地图培养能力。

     2.4 深入挖掘社会热点 关注热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比如今年高考试卷选择题第5题第6题,以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为背景,第 5 题通过比较两个地震考查了学生对地震震源、地震能量来源、地震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等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而第 6 题则仅仅是以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的却是农业问题。再比如选择题第 11 题第 12 题,以世博为背景考查的实质内容是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特点以及“3S”技术的运用。在热点问题上,我们应该围绕热点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回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效率。

     现阶段而言,忽视高考,漫无目的的“改革”是不科学的。论文参考,教学。一线教师只有以“卷”为鉴,依“材”施教,深入细致地研究高考试题,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减负增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夏伟国.构建心理地图培养地理能力.《江苏教育研究》2005 年第 6 期[2]贺永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2008 年 5 月

    推荐访问:施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