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中国产品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

    时间:2021-01-26 16:05: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jy/ddjy201502/ddjy201502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jy/ddjy201502/ddjy201502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jy/ddjy201502/ddjy2015021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jy/ddjy201502/ddjy20150210-4-l.jpg
      摘要:在规模效应上,虽然短期内贸易规模扩大不利于环境保护,但在长期却存在积极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结构效应上,工业产品内贸易可以促使中国贸易结构向更“清洁”的生产阶段转变;在技术效应上,工业产品内贸易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排污技术水平,更有利于清洁型行业的发展。中国应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工序上应尽量选择附加值较高、环境污染较少的生产环节。坚决禁止以资源再生利用为名在中国投资设厂从事进口危险废物的拆解、加工等业务并要根据中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外资流向特定产品的特定生产阶段,由原来的从事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逐渐向前期的研究与开发及后期的营销等环节转变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5)02-062-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突破口迅速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出口贸易飞速发展,2013年出口额突破了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通过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和内分工,我国获得了较为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就业和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鉴于我国工业产品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现状,探究产品内贸易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产品内分工方式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使中国工业能以更加合适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一、文献综述
      学者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Grossman和Kruger在1991年建立了贸易——环境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此后,学者们在此框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Copeland和Talyor认为,贸易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即贸易对环境存在负面影响。李怀政对中国外向型工业行业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后认为,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为正,可以促进中国环境质量的改进。但是,由于规模效应为负,且负效应非常大,以至于掩盖了这一改进,并导致了总体负效应。何洁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分析了贸易开放对SO2排放的影响,她的研究表明,国际贸易的规模效应使污染排放增加,而技术效应由于可以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从而可以减少污染排放,相对而言,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小。综合以上三个效应,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S02排放量的影响相对很小。
      近年来,也有学者试图从产品内分工角度分析贸易对环境影响。例如,戴翔研究后认为,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田野以污染密集型产业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正;丘兆逸的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在产品内贸易理沦中,垂直一体化与产品内分工的内涵相同)加重了中国CO2的排放。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产品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研究结论也存在着产品内贸易对环境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不同的结论。这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不同都有关系,从中也可看出产品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本文在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工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工业污染现状
      1.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现状
      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程度可以用Hurnmels等学者提出的VSS(垂直专业化比率)来测量,具体计算公式为:产品的比重,AM+AD=A为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本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及UN comtrade中提供的贸易数据。
      由于中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并不连续,目前仅有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的数据,这里用已知年份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代替缺少年份的数据,即用2007年的数据代替2006、2008-2012年的数据。并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作出两点假设:(1)各个行业进口中间产品的比例相同;(2)每个行业的产品只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经过计算,从2005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品的垂直专业化比率呈上升趋势,在2012年到达了28.6%。总体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参与产品内贸易的程度不断提高,产品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我国工业污染的现状
      工业污染主要是通过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来体现的。根据《2012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6亿吨,比2011年减少4%;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35519亿立方米,同比减少5.8%。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9亿吨,同比增加1.86%。2012年废水排放量位于前四位的依次为造纸和纸制品业(共排放34.3亿吨,同比减少1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共排放27.4亿吨,同比减少4.9%),纺织业(共排放23.7亿吨,同比减少1.7%),农副食品加工业(共排放15.7亿吨,同比增加13.8%)。这四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达到101.1亿吨,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9.7%。工业废气排放量居前三位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排放了203436.4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1. 6%,占总排放量的3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排放量为160874.9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3%,占总排放量的2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量为123285.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0.9%,占总排放量的19.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其排放了7.1亿吨(同比增加2.78%),占总排放量的2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排放了6.1亿吨(同比减少0.01%),占总排放量的19.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排放了4.2亿吨(同比减少0.81%),占总排放量的l3.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排放了4.0亿吨(同比增加6.9%),占总排放量的12.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排放了3.9亿吨(同比减少2.18%),占总排放量的1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放了2.7亿吨(同比增加1.71%),占总排放量的8.5%。

    推荐访问:中国产品 效应 环境 影响 贸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