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摭谈《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价值] 沁园春·长沙

    时间:2019-01-02 03:2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沁园春・长沙》是一篇伟人作品,作为教科书中的选文,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经典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作品具有文化价值的突出特征;审美的和语言表现上的特色,是作品文学、语言价值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充分认识作品的价值,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发挥作品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沁园春・长沙》文化价值文学价值语言价值活动体验
      
      毛泽东同志一生中用《沁园春》这一词牌先后填写过两首词:《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毛泽东这两首词是以“沁园春”这一古调,抒写了青年革命家崇高的理想和革命领袖激情豪迈、蔑视一切的气概。这两首词为作者所钟爱,也为新教材编写者所青睐,许多新教材编写组不约而同地把《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选录到了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同一个作者、同一种体例的两篇作品同时被教材选入其中,这自然有其作为选文的特质。特别是《沁园春・长沙》,在学生初中时已学过《沁园春・雪》的情况下还被录入高中教材,显然在教材编写者看来,它有着其它作品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就把《沁园春・长沙》收录为必修一的首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此,教科书对选文要求首先便强调它的文化价值。就《沁园春・长沙》这篇选文来说,经典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应是它在文化价值上的突出特征。
      作为现代伟人作品,《沁园春・长沙》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历史伟人在重大历史关头,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和担忧。这篇作品,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而且表现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这种伟大的胸怀和抱负,“体现了作者成熟的心智”(艾略特),也表现了人类普遍的人生追求和理想。这首词在1957年正式发表以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毛泽东在给1958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其中的第一篇《沁园春・长沙》所写的注释就说:“我的几首歪诗,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后来还口头回答了英译者关于该词的一些问题。流传之广,关注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而今,这首词穿过数十年历史时空,不仅为广大读者所推崇,更在中外文化领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它是名副其实的经典。
      作品的时代性主要在于它在当今时代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这首词虽然鲜明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所作出的心灵抉择,但更主要的还是它能对今天的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在今天的学生中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分明能够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热血青年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感到当时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而这必将引发青年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青年学生在今天为国家经济建设担负起应有的职责。显见这首词对今天的青年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巨大的,它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作品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在作者心理及心灵上所留下的烙印。作品写作时的1925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了中华民族未卜的前途,又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卓尔独立,不有畏惧”(孔颖达),勇敢地要担负起拯救民族危难的重任。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和勇于“中流击楫”品质的继承和发扬。这种在民族危难之时所显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败的法宝。
      这些在作品中显现出来的鲜明的文化特性,是教学中必须体现的教学价值。
      教科书对选文的另一重要要求便是它的文学价值。文学的功能很多,但培养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应是文学,也是语文重要的功能。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课程理念:“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沁园春・长沙》以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深刻的时代内容,表现了崇高的美学意境,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这些正是作品“发挥审美功能,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当时中国革命发展情况,而且能知道当时有那么一批热血青年,正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思虑和谋划,懂得在社会变革时期,需要有人担负起使历史正确前行的重任,进而从中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同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作品意象生动,意境壮阔,展现了崇高的美学境界;写景景色优美,抒情情感浓郁,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互交融。学生阅读作品,无疑会被作品那崇高的美感所打动,被作者那炽烈的情感所感染。学生如果经常接触这样的作品,就会在不断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高尚的情感和高远的情趣,产生对美的追求的自觉意识。这些应是在教学中要体现的又一价值。
      无论是作品的文化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需要语言这个载体来呈现。教材中的选文,其语言和文化、文学的关系虽为表里,但应相互和谐,完美统一。用《课标》中的话来说就是“文质兼美”。所以,教科书对选文的要求中,还应有语言价值。只有既富于文化内涵、文学底蕴,又凸显文字优美、表达精当,作品才有资格进入教材。《沁园春・长沙》在用词上凝练、贴切,在表现上生动、形象,语言极富表现力,堪为典范,这已是共识。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这一价值。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来体现作品的这些价值呢?苏教版教科书的编写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这就是“活动体验”。我认为这种设计既符合文本的表现样式特点(诗词),又符合学生在由初中刚进入高中时的心理接受特点,特别是符合当今非常需要的言语实践教学要求。新课标强调,教科书“要注重设计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倪文锦教授也说:“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讲读中心向言语实践的转变。”认为:“学生的言语能力也必须在他们自己的言语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等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在品味诗歌意象、语言,感受诗歌节奏、韵律的同时,体验诗歌丰富的内涵,感悟诗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切不可把诵读只作为教学的一个前奏,或是教学的一个环节,用诗歌鉴赏来代替诵读活动,回归到传统的以讲为主的老路上去,也不可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在诵读中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构建和呈现,而进行纯粹的朗读技巧指导。
      充分认识作品的教学价值,科学指导学生学好这篇作品,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好的事。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倪文锦.突破“文选型”语文教材模式的多向思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2006,(5)
      [3]倪文锦,洪宗礼.回顾、反思与展望.新语文学习,2009,(4).

    推荐访问:长沙 沁园春 价值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