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事迹材料 > 正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红楼梦

    时间:2020-10-27 13:40: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_红楼梦

     论文导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宝钗抱拙守愚、贤惠大方,黛玉伶俐孤傲、钟灵毓秀。本文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形象从外貌体态、才情贤德以及性格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展示了二者的差异所在,揭示了两种不同的性情导致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这一主题。论文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

     在明清小说中,《红楼梦》是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它是由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写就而成的,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预示着封建制度必将走向灭亡。而《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突出的体现在人物塑造上,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刻画上。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两个,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作者以其切身感受创造了这两个悲剧形象,其中渗透了作者对人生的痛苦思索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一、山中高士晶莹雪 宝钗是一位封建大家族的端庄淑女形象,符合封建礼教对女子所要求的妇德、妇言、妇工、妇貌,四德俱全。她端庄大方,知书识理,举止文雅,谨言慎行,集温柔贤淑于一身。

     1、宝钗之貌 宝钗之美是显而易见的,且看第四回中宝钗的出场:“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

     见哥哥不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指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红楼梦,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这自然是用来形容美人的。而宝钗的才气与品性又将她的容貌之美提升到了雍容大气的层面。对宝钗外形再次出彩的刻画是在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再看看宝钗的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看呆了……”。

     有人说此番描写显得宝钗的美,美则美矣,却有庸俗之感。其实不然,红唇、翠眉、圆脸、杏眼,这自是古典美人的评价标准。宝玉曾将宝钗比作杨贵妃,杨妃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一对比自然显示出宝钗的容貌是极美的。宝钗之美是一种健康、妩媚的,其中又透露出了雍容、雅致。一位雍容大气、端庄妩媚的古典淑女形象跃然纸上。

     2、宝钗之德 宝钗是一位才女,对诗词书画、戏曲酒令、佛殿语录都很精通。不但诗词作的好,而且博闻强识。宝玉在作诗的时候不知“绿蜡”的出处,宝钗随口便说出;在议论惜春的《大观园图》时,宝钗把绘画的技巧说得头头是道;宝玉参禅,她马上就能说出禅宗的“语录”;对戏曲也很熟稔,张口就能把《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中的一段《点绛唇》

     念了出来论文服务。

     宝钗固然是用才的,但在很多时候她的德令人夸赞不已,说宝钗是德才兼备丝毫不过分。她端庄贤淑,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八面玲珑,宝钗是极会做人的。贾母给宝钗过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宝钗全都按着贾母的喜好来说,使得贾母非常开心。宝钗生活上淡泊自然,喜素雅干净,对那些花儿粉儿得并不喜爱。她乐于助人,为刑岫烟赎当,出钱为湘云做东办诗社。而且宝钗品格和善,宽宏大量,从不与人难堪。这正是贾府这种大家族所需要的儿媳妇。

     再加上宝钗有很强的管理才能。《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探春提倡大观园承包制,薛宝钗则对它进行了完善。她提议让承包的婆子们拿出一些余钱分给没有承包的婆子们,这一举动很是高明。宝钗对大观园里众婆子的一番宣传教育,更使众婆子心服口服。她要的不仅是除弊,还要通过改革使下人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从而心齐。宝钗在管理上的天份丝毫不输王熙凤,比之王熙凤的泼辣狠毒,宝钗更胜一筹。

     3、宝钗之宽厚 在性格上,宝钗从容自然,温柔宽厚,不仅博得了贾母、王夫人的欢心,而且与下人的关系也非常好。她善于处理这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贾母曾当着薛姨妈的面陈赞宝钗:“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甚至连委琐卑微的赵姨娘也夸她“会做人,很大方”。

     宝钗不仅宽厚待人、豁达大度,而且识大体、顾大局,第三十四回,

     宝玉挨了贾政的毒打,宝钗听说因与薛蟠有关,便去问薛蟠,薛蟠却说她是护着宝玉,宝钗只是默默流泪,第二天一早就去看望母亲。宝钗受到了委曲,并没有大吵大闹,只是暗自垂泪,反而担心母亲,可见她的孝顺。

     宝钗性格中有冷的一面,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宝钗听说中金钏投井而死,王夫人都落下泪来,她却并不在意红楼梦,即便她主动拿出了自己的新衣服给金钏,也只是为了安慰王夫人而已。在尤三姐和柳湘莲的事情上,宝钗也表现得很是冷漠,连薛蟠还为柳湘莲的出家而难过了一阵,宝钗却并没有关心,反倒是劝薛蟠赶紧发放从江南贩来的货物。宝钗的热是对于亲人,她只是陌生人冷漠,这并非是真正的冷,而是她的能力着实有限,照顾不到所有人的身上,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宝钗抽到的花签是牡丹,评语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确实如此。艳冠群芳,宝钗当之无愧。宝钗的为人,着实可以胜任贾府的“宝二奶奶”。

     二、世外姝仙寂寞林 黛玉是一位封建大家族的叛逆少女形象。她美若仙子而又聪明伶俐;多愁善感而又体弱多病;清高孤傲而又至情至性;才华洋溢而又锋芒毕露。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

     1、黛玉之态 若说宝钗是鲜艳妩媚之美,黛玉便是风流袅娜之美。她的美,且看第三回中黛玉初进荣国府时,众人觉得,“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王熙凤也

     夸赞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由此可从侧面窥见黛玉的娇弱、标致的情韵美。

     再看宝玉初见黛玉的时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番正面对黛玉容貌的描写,可见黛玉的眉眼是极美的。宝玉为她取字为“颦颦”可见她如同西施一般的美妙情态。黛玉的美是书卷气的、灵秀的,同时也是病态的。但是,正是西子捧心般的病态美,虽然不如宝钗那样健康,但总是让人觉得怜惜。

     2、黛玉之才 黛玉身上有着浓厚的诗人气息。她是极有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黛玉的才使她会作诗而处于诗的世界。她博览群书,过目成诵。不仅是读《四书》,而且对《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杂书也是爱不释手;对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可以随口诵读,而且有心得体会;她还会鼓琴,并且识谱。

     黛玉的才情主要还是在作诗上,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论文服务。她的《白海棠》风流别致、柳絮词缠绵悱恻、菊花诗技压群芳,此外,她的《桃花行》、《秋窗风雨夕》、《提帕诗》、《五美吟》也都寓意深刻,体现出她的高洁品性。

     最能突出黛玉的才情要数《葬花辞》,这是《红楼梦》中最凄婉绝美、

     荡气回肠的诗歌。是对世间美的事物短暂不能停留的永久哀伤和诗意升华。黛玉精神品格的重要关目,是她“花的精魂、诗的化身”的重要体现。“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体现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忧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体现了对现实环境冷酷无情和自身忍受煎熬的痛苦;“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与污淖陷渠沟”借此表达了宁死也要保持洁白操守的高傲心态……所有的这些,无论“颓丧”还是“孤傲”,都符合黛玉多愁善感、孤高洁傲的性格,亦暗示了大观园女儿的命运归宿。

     女子无才便是德,纵然德才兼备,德依然放在首位。黛玉的这一点便暗示了她与宝玉的爱情不会得到家族的认可。

     3、黛玉之毓秀 在性格上,黛玉敏感多疑、孤傲高洁。因为父母早亡,只好寄人篱下,为人处事如履薄冰,生怕给人留下了坏印象,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这种性格。但是面对世态炎凉的环境,黛玉的自尊心是极强的,她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着孤高自许、不惹尘埃的高洁品性。她讨厌虚伪的社会与世情,用诗人的浪漫来对待生活,她常用犀利的语言去揭露伪善的现实红楼梦,从来于是不给人留情面。便给人造成了目中无人、小心眼的假象。

     其实黛玉是个胸无城府的女子,虽然经常与人生气,却总能很快便消除了隔阂。开始的时候她对宝钗有着很深的芥蒂,觉得她“有心藏奸”,但是后来宝钗说了一番关心她的话、送了几两燕窝以后,黛玉便抛开了芥蒂,并向宝钗袒露了心声,从此和宝钗犹如亲姐妹般亲厚。

     黛玉是真诚而单纯的,她不过是想说就说、想哭就哭、想生气就生气,并不怕得罪任何人。她挖苦过宝玉、讽刺过宝钗、打趣过惜春、拆穿过袭人,骂过讨人厌的奶娘……不过都是些“俏语”、“雅谑”,又怎么能当真呢?不过是闺阁女儿的真性情罢了。在六十三回,黛玉抽到的花签是芙蓉,评语是“莫怨东风当自嗟”。风露清愁,钟灵毓秀,黛玉固然如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了她,谁还配作芙蓉?也正是因为如此,黛玉终究是不适合成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女主人的。她是贾府中的异数,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宝钗和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美的感受。她们的美各俱特色,宝钗鲜艳妩媚、端庄大方、圆滑敦厚,黛玉风流袅娜、才华洋溢、钟灵毓秀。宝钗和黛玉,也都是悲剧人物形象,因为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宝玉和黛玉相恋,家族却不认可,黛玉抑郁而终,家族为宝玉选中了德才兼备的宝钗,然而宝玉出家,宝钗青年守寡。她们的悲剧,其实都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家族文化的悲剧。而这两个人物形象之所以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她们成功的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融入了作者的理想和感情,一个是现实的典范,一个是理想的化身,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2004[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周远斌.薛宝钗[M].中华书局.2006[4]任明华.林黛玉[M].中华书局.2006[5]俞平伯.名家图说薛宝钗[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蒋和森.名家图说林黛玉[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7]刘睿.《两种不同的人生——论薛宝钗、

     林黛玉的形象及其审美意蕴》[J].安徽文学.2009(05)[8]许山河.《牡丹芙蓉俱风流——论薛宝钗、林黛玉的艺术形象》[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1(02)

    推荐访问:红楼梦 可叹 停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