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归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06-15 16:03: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思想文化的不断开放和外国同性恋文化的传入,“耽美”“腐女”等外来词汇的传播使得同性恋群体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在近年来也逐渐庞大。随着各大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性爱观已经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较为主要的问题。
      【关键词】同性恋;性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172-01
      一、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归因
      (一)自身因素。外界影响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形成个体同性恋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有些个体在没有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下,依旧会成为同性恋。个体较强的依赖性、责任性以及保护欲,也成为致使其同性恋的主要因素。某些男孩子本应具有阳刚之气,但却缺少安全感、柔柔弱弱,当他们遇到浑身男子气概的、能够给他安全感的同性时,就易产生同性恋倾向;而当某些具有较强责任感及保护欲的女孩子看到那些看起来弱小、需要保护的同性时,就会受到内心保护欲的推动,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同性恋倾向就是在个体不经意间开始产生的。开放的思想以及热爱尝试新事物的个体也容易成为同性恋。
      (二)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外界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我们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家庭环境就与个体的发展密不可分。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个体比正常父母都在的家庭的个体更容易成为同性恋。单亲母亲抚养长大的男孩易产生恋母情结,单亲父亲抚养长大的女孩较男性化。有些家庭喜欢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儿子,或者喜欢把儿子培养成女儿,是一种反性别的抚养,易造成儿童的性别认同的错误,还会由于父母角色的强化,使孩子变得更加像异性。一部分同性恋者都是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才走上同性恋这条道路的。
      (三)学校因素。大学校园不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中国学校的普通性教育通常只是教学生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知识、生育的过程和性的道德教育等。准确的性教育也应包含有关同性恋的课程。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为集体生活,就是许多人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因为刚步入一个新的环境,会有陌生感,所以会寻找伙伴,避免孤独感。这时,几人一个宿舍会成为新生们的首选。随着彼此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深入,他们会更加了解彼此,更加信任彼此,认为彼此是唯一懂自己的人。这份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和沟通范围的缩小往往导致同性恋的产生。
      (四)社会因素。我们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社会因素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的宽容、理解、支持以及提倡,促进了同性恋现象数量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同性恋一问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古希腊时期,人们都比较崇敬同性恋,以为同性恋是美。基督教兴起之后,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品德的伦桑、人道的扭曲,是一种罪恶的行为,必须要遭到严厉的、残酷的惩罚。到了20世纪,同性恋的地位获得了一些完善。如今,同性恋婚姻逐渐在一些国家变得合法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影视明星将自己的同性恋行为公之于众,使得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对其进行追捧,认为自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导致大学生同性恋的数量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影视资料、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传播途径为同性恋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以上是促成大学生同性恋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二、预防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对策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在这个地位平等的和谐社会,家庭结构也应当注意男女平等。家长与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应当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要做到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单亲家庭更要尤为注意,不要因为父母一方面爱的缺失,就变得偏激。另外,当家长发现孩子具有同性恋倾向时,不要羞于沟通交流、用暴力行為解决。父母要冷静下来思考孩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二)学校要加强性教育。学生处于青春期时,学校要有关于学生性交往方面的课程。大学时期,相对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具有了自己的主观思考能力。但学校仍应开设有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的性伦理教育,给他们普及同性恋问题。多办一些异性相互配合的活动,增加异性间的沟通交流,避免沟通范围仅仅局限于同寝室的几个人。学生大多的时光都是停留在学校,所以,学校要十分注意并且加强学生关于性方面的知识教育。
      关于同性恋问题的争议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任何一项科学的观点都必须经过激烈的争辩,有同意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才能够得到人们普遍化的同意。人们单方面的、庸俗的思想观念必须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来转变。我相信,同性恋在其地位的合理化、被社会认同的道路上已经不远了,仅是时间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关于同性恋问题更要理性思考,注重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燕虹,左丹,李十月,许迅宇,武慧多.女大学生同性恋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11):1283-1284.
      [2]胡珍,吴银涛.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同性恋状况的变化——基于他人认知和本人态度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03):65-69.
      [3]何平,阮晓倩,崔宏杰,金喜,姚益天,张幸,支骏,黄仙红.杭州市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12-1314+1318.

    推荐访问:归因 同性恋 对策研究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