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许嫁缘何亦称“字”:女子许嫁 笄而字

    时间:2020-03-13 07:17: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们知道,“字”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字、名字(表字)等概念,本来与婚嫁之类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它们之间却偏偏扯上了关系,“字”被用来表示许嫁(有时也表示出嫁)之意,如人们常说的“待字闺中”、“妙龄待字”等。那么,“字”为什么会被赋予许嫁之意呢?换言之,许嫁缘何也被称为“字”呢?这恐怕要从“字”的本义说起。
      首先,从造字方法上说,“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其构造形式古今变化不大,是模拟婴儿(子)出生于屋内的样子,其本义就是表示“生子、生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字,乳也。”(《说文》段玉裁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日产。”又,《尸子》:“胎生日乳。”)三国(魏)张揖《广雅》亦云:“字,生也。”这方面书证很多,例如《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蕾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汉书。食货志》:“亭有畜字马,岁课息。”等等。其次,由“生子、生育”引申为“怀孕”,如《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史记・平准书》:“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再次,又引申为“抚养、养育”,如《诗经‘大雅。生民》:“诞真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那么,文字史上为什么用表示“生子”、“孕育”等意义的“字”,来指称记录语言的符号呢?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意思是说,仓颉最初创造“文字”的时候,用“依类象形”法,即依造事物,描摹其形状造出来的叫做“文”,因为这些符号如同人的文身(纹身),有纹理图形;其后用“形声相益”法,即用偏旁构件相配而合成的叫做“字”,因为用这种方法合成书写符号,就像人畜繁衍一样,孳生渐多,育殖不已。所以,“字”本身在来源上属于派生字,是由“文”孳生出来的。后来,人们就将书写符号统称为“文字”;或者不加区分,皆称为“文”或“字”。
      同理,“字”的“生子”、“孳生”的含义,又被用在指人的“名”之外的另一种称呼方面,这就是“名字”中的“字”,也就是“表字”,是人的一种“别名”。首先,古人往往有名还有字,名和字分别指人的两种称呼(今人无字,其“名字”仅指名而不指字),如《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其次,“名”和“字”不是同时出现的,先有“名”后有“字”。《礼记・檀弓上》云:“幼名,冠字。”是说人在幼年时起“名”,而在成年时起“字”,起“字”对人而言有重要意义,标志着进入成人行列,可以受到社会的尊重了。《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再次,“字”和“名”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或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意义相对、相反。前者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名“飞”,字“鹏举”;后者如唐代大文豪韩愈,名“愈”(有“胜过、超过”之意),字“退之”,等等。由于这种别名是由“正名”的含义孳生、派生出来的,所以将其称为“字”。“字”和“名”互为表里,因此“字”也称为“表字”。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那么,多大年龄或什么时候算作成年呢?《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男子二十岁时,算是进入成年,要举行“冠礼”,即束发加冠,作为成年标志,同时还要在“名”之外另取一个“字”,与“名”相配。女子则在可以许嫁时(一般是十五岁左右,《礼记・内则》云:“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举行“笄礼”,即挽发别簪,作为许嫁的标志,同时也要取一个“字”,《仪礼・士昏(婚)礼》云:“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就女子而言,由于取字和许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字”就被人们在潜意识里赋予了“许嫁”的内涵,“字”慢慢就有了“许嫁”的意思。后来,与之相应,女子许嫁就称为“许字”、“字人”等,或直接称作“字”,如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诸葛瑾对孙权献计云:“(关羽)其女尚幼,未许字人,某愿往与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又如叶迁《森伯和墓志铭》云:“邻女将字而孤,养视如字。”如果女子尚未许嫁(或出嫁),就叫“未字”,也叫“待字”,如茅盾《动摇》:“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又如前面提到的“待字闺中”等说法。
      综上可知,“字”的含义由本义“生子”一路引申开来,先用于“文字”、“表字”等方面;再由“表字”紧紧地联系到女子的许嫁,进而其内涵里又增添了“许嫁”作为其义项的新成员。于是,“字”随后也就被一些文人雅士用来雅称“许嫁”了。

    推荐访问:缘何 亦称 许嫁缘何亦称“字” 古代皇宫里的称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