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精选文档)

    时间:2022-09-25 19:35: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精选文档)

    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5篇

    【篇一】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民族团结宣讲活动总结



      篇一: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
      峪泉镇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工作总结
      根据区委发[20XX]50号文件精神要求,今年5月被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结合我镇民族工作实际,峪泉镇党委、政府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紧紧围绕“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创建活动”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民族工作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理念,在全镇干部、群众当中广泛深入的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民族工作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理念。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民族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全镇民族工作发展,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区委发[20XX]50号
      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工作部署会议,对全镇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安排。一是镇属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二是镇属各单位、各社区召开会议传达市委和镇党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有关精神,认真领会此次宣传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做好宣传月的各项工作。三是要求镇属单位在每月的学习中将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对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进行一次民族宗教政策知识的再教育、再宣传。四是镇属各单位、各社区严格按照镇领导小组的安排,认真细致的开展好宣传活动。镇“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单位、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宣传月活动开展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在镇域范围内主要交通要道悬挂了“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维护社会稳定”的横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镇域范围内各单位、各社区、学校在5月份内,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向干部职工、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宣传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我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全镇营造浓厚宣传月活动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通过宣传栏、板报等以信息、标语的形式宣传。在各单位、各社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资料,在各社区文化是办板报、写标语。
      2、镇属三个社区分别召开了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在座谈会和社区干部会上通报了全(:民族团结宣讲活动总结)镇民族工作基本情况,宣传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交流思想,共叙友情,为本镇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
      3、全镇各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学校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各项活动。通过广泛进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师生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健康成长、友好互助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民族政策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有着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好宣传月活动的根本保证。
      (二)是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民族工作
      主题,突出基层,服务百姓,全面开展好宣传月活动,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的目标。
      (三)是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让群众广泛参与。要根据每年宣传月活动的主题,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平衡发展。宣传月活动既是民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各方面步调一致,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立体宣传网络,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以一月促全年,不断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篇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小结
      塔城市委党校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小结
      在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来临之际,塔城市委党校牢抓“民族团结教育月”这一契机,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
      一是在乡科级领导干部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安排了民族团结的专题。由古丽巴尔老师为两期乡科班和中青班讲授了《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专题,使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是分别由蒋艳丽主任、张秀琴主任和张修平老师为大家深入解读“五观”“四个认同”“三史”及《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教职工对民族政策法规的认识更加细致到位。
      三是组织全体教教职工到塔城市阿西尔乡别尔塔木村开展“根连根、骨肉情”主题实践活动。大家进村入户了解了当地的民情民意和村集体发展规划;
    为村民和机关民族干部举办了哈萨克语民族团结专题讲座。主题活动后,党校教职工和当地村民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大家都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最后,在村民演员的邀请下,两地干部群众共同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共同谱了一曲民族团结的美丽乐章。
      四是每个科室召开以“手拉手、兄弟情”谈心活动科务会为主题的谈心活动。大家畅所欲言,述说在平时工作中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感人事情,增进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感受力。
      五是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行政组、教师组、工勤组各派出三个选手,通过激烈的个人必答、抢答、小组必答、风险答题等四个环节的角逐,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场上每位选手流利、准确的回答让观众为之
      惊叹,台下观众的踊跃参与也给竞赛营造了热烈的氛围,使此次竞赛实现了人人参与、共同增长民族团结知识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是开展了“舞动的民族情结”主题实践活动。为推动我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的开展,校民族团结创建办积极组织成立了校民族舞蹈队,抽选6名教职工排练维吾尔舞蹈,并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即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又增进了民族团结。
      七、在主体班开展学、唱红歌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激发各位学员的爱国热情
      八、开展“双语”教学
      塔城市委党校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
      篇三:民族团结第一课活动总结
      民族团结第一课活动总结
      定
      州
      市
      东
      王
      郝
      小
      学
      民族团结第一课活动总结
      根据教育局关于学校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学校召开班子会,成立“民族团结第一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教导处具体负责自查工作,落实有序。现将我校民族团结第一课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校的民族团结第一课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学校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
      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校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做到人人皆知。
      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民族第一课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通过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屏幕、黑板报、宣传栏加强宣传,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设置课程,强化教学
      1、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学校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2、教材使用规范,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能按时上课,每个学期都能认真完成学时,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民族团结第一课汇报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留适当作业,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3、学校在民族团结第一课工作中,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
      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布、居住特点、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着名人物以及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4、教学中,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时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民族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在主题队会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以弘扬民族精神月为契机,开展了“民族团结第一课”手抄报比赛和唱红歌颂红诗比赛。
      2、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少数民族人物故事”宣传活动。
      3、通过主题班队会,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四、取得的成绩
      1、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初步知道主要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2、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多民族国家,哪一个民族都缺一不可。
      3、通过民族团结第一课,学生真正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
    有些学生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
      4、尊重民族、团结民族的意识在学生的心底萌发。
      五、措施到位,重在落实
      继续加大校园宣传氛围。我们将利用学校黑板报、学校画廊、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主题队会,营造“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
      民族团结第一课要坚持不懈,经常抓,抓经常。吸取工作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把此项工作抓实作细,与其它学科教学同步,并举。
      

    【篇二】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贵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栗战书同志代表中共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报告,批准了中共贵州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和中共贵州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贵州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动员令,吹响了“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冲锋号,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统一思想、提振士气的大会,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建设一个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集中体现在栗战书同志的报告中。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回答了“把一个什么样的贵州带入科学发展新阶段”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省委和各级党组织”两大历史性课题,总结成绩全面客观,查找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刻透彻,谋划发展思路清晰,部署工作措施有力,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完全符合贵州实际,真切反映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意愿,是指导贵州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纲领性文件。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对于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奋力开创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栗战书同志的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

        《报告》指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贵州在攻坚克难中奋起直追的五年。全省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财富积累增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全社会蕴含着加快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报告》通过充分肯定过去五年的成就,作出了五年的发展,让贵州站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具备了经济加速发展、实现起飞的基本条件,开始进入经济起飞新阶段的科学判断,提振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

     

        (一)大力推动提速转型和改革开放,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省充分发挥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经济增长逐步加快,2011年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从增长排位来看,贵州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全国的第二十九位升至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第十四位升至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第二十九位升至第五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由第十位升至第四位。过去的五年,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烟酒、化工、原材料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积极培育,建成一批产业园区,提升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金融、商贸、房地产、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成长迅速,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与周边省份相连的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公路通车里程从11.3万公里增加到15.8万公里,建设和开工了一批机场项目。与国家部委的战略合作成效明显,面向中央企业和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的开放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招商引资规模成倍增加,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全省经济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势头日益显现。全省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233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702亿元,年均增长13%;
    人均生产总值从不足8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4.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98亿元增加到5102亿元,年均增长30.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27亿元增加到773亿元,年均增长27.8%,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起飞凝聚了强大力量

        省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等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依法治省深入推进;
    政务工作得到加强。大团结大联合局面进一步巩固;
    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践并深化了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鲜明特质的“同心”思想;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切实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族、宗教、港澳台和外事、侨务工作得到加强;
    坚持党管武装,加强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同舟共济、和谐稳定、合力发展的生动活泼政治局面已经形成。

     

        (三)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经济起飞提供了精神动力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激发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精心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树立了贵州积极进取、奋力赶超的新形象。加强和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成一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城以上城镇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全省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起了15615个“农家书屋”;
    充分发挥贵州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实施了“六个一批”工程,即要有一批文化单位通过实施转企改制做大做强,要有一批“文化固体物”的打造,要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问世,要有一批文化产业的“尖子人才”的培养和聚集,要有一批文化中介机构的组建成立,要有一批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的搭建;
    特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贵州文化软实力正在快速提升。全省人民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变化所凝聚成的精神力量必将转化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经济起飞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牢固树立民生优先、民生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解决了大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010年,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即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就业和创业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生活环境改善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这“十大民生工程”正扎实推进,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07.6万人。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高。推动形成全社会大扶贫格局,按照国家原定扶贫标准,实现了377万人脱贫。解决在看病、上学、住房、饮水、出行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地方病、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重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68.42岁提高到73.45岁;
    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由6.48年提高到7.41年;
    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5万户;
    解决了1300万人的饮水困难;
    99%的乡镇通了油路,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建设迈上新台阶,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117元提高到16495元,年均实际增长8.4%;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元提高到4145元,年均实际增长11.2%。2012年我省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办好“十六件民生实事”。全省人民热爱家乡、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强烈愿望与日俱增!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发展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党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按照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要求,大力推进发展型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扎实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三个建设年”活动,各级各部门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扎实开展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
    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
    帮助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四帮四促”活动,各级各部门干部深入基层,办了一大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扎实开展“两万干部下基层”和接访、走访、回访等活动,省直部门及每个市(州)共2万余名干部,下到全省17672个行政村,做到每个行政村有1名以上的机关干部挂帮联系。各地各部门干部下到基层群众中,特别是深入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对群众反映的有关政策落实和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一一研究,各个解决,化解历史遗留和现实矛盾,推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转变作风、提高本领。到今年2月底,全省共有103.87万人次下到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15.52万件,解决问题22.59万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全省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初步形成。

     

        把握省情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报告》界定贵州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是对我省省情的深化认识,既有理论依据,也符合实际。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将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推进、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实现了经济起飞,就能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是:有较高的积累力,有起飞的主导部门,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通过五年的发展,我省资本积累和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和重要企业,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各种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精神动力、凝聚了强大力量、创造了良好社会条件、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我们已站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已具备了经济加速发展、实现起飞的基本条件。

     

         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干”字当头,主动作为、奋力攀高,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对下放权,对外开放、对内激活,汇聚国内外大量要素资源;
    只要全省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咬定发展不动摇,努力奋斗不懈怠,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努力、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就一定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未来!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贴在贵州人脸上永远的标签;
    无奈,也不是贵州人的本质状态;
    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

     

        在五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一定要从贵州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在加速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迟缓,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支撑不力,三产发展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贫困人口多;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教育、人才的驱动、支撑能力不强,瓶颈制约突出;
    生态比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保障和改善民生责任重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相当繁重;
    思想观念陈旧,改革任务艰巨,开放程度不高,投资环境欠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  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建设明显不适应。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更加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创造力、执行力不强;
    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素质能力跟不上;
    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不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党员干部为政不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以权谋私问题等腐败现象多发,从源头上预防积惩治腐败任务繁重;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经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报告》指出,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一)推进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总任务

        《报告》指出,推进跨越发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期望,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总任务。

     

        “两个大局”是邓小平“三步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精神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先富,然后带动另部分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中的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
    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思想,是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按照这个战略构想,在2000年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的时候,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推进西部地区加速发展。过去的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横向比,我省与全国与西部平均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2011年,贵州省GDP为5702亿元,仅为全中国GDP总量的1.2%;
    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4%;
    2010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4%,而全国为80.1%,西部地区为71.4%。总体看,贵州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仍比全国落后8年、比西部平均水平落后4年。贵州还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全省的88个县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国家新出台的2300元扶贫线测算,2011年我省贫困人口约有152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5.1%,与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数量相当,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前列。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明确指示我们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质是要求我省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奋起直追,不断缩小并逐步跟上全国小康建设步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要求贵州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做到“两步走”:即20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如果我们不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就不能按期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期望,也就无法实现“国发[2012]2号文件”寄予的希望。我们只有努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发展,切实解决好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才能缩小与西部和全国的差距。否则,将更加被动、更加落后、更加使全省人民不满意。因此,我们必须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二)充分认识瞄准超越、努力追赶的有利条件

    《报告》明确,瞄准超越,努力追赶,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一是中央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在国家制定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人才和帮扶政策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特殊的政策支持,也使黔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1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这为贵州带来了新的重要历史机遇;
    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其中涉及我省的有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覆盖了我省65个县80.3%的国土面积,使全省广大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
    “国发[2012]2号文件”将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专门制定了进一步支持我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针对性很强的重大举措,为推动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项目、资金多方面的有力保障和强大支持。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明确了在贵州省实施的13项试点、15项示范、10项重要规划和176项重大工程项目,为我省推进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给贵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越来越突出。我省资源丰富,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文化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
    而且区位条件良好,位于西南地区联结华南地区的前沿,处于大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枢纽位置,是西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泛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贵州开发滞后,我省还具有后发优势,如技术引进、制度创新、结构调整、规模扩张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等等。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越来越突出。当然,我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只代表一种可能性,把它转化为现实性还需要我们主观的努力。三是找到了适合我省实际的发展路子。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我省加快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认真分析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四是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通过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两万干部下基层以及不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发展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等活动,激发了全省各族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干”字当头,主动作为、奋力攀高,全省上下干事创业、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的氛围空前浓厚,展示出无穷的发展力量。五是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保证。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必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注入动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保证。总之,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即将要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用好条件、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就一定能实现推进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

     

        (三)贵州后发赶超之路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后发赶超之路?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落后地区由于存在后发优势,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和吸收先发展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选择更快的发展道路和更开放的政策,加速制度变迁和技术升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价,避免或少走弯路,在短时期内实现快速发展。落后地区如能把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并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发达地区。历史上美国、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赶超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报告》在明确了今后五年贵州要走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之后,科学界定了我省后发赶超之路的科学内涵。

     

        第一,这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抓好工业化,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来装备和改造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
    抓好城镇化,吸引更多的富余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推进“三化”同步、实现互动发展,才能使工业化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城镇化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更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与全国“三化”步伐相比,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需要加快追赶。2011年,贵州工业增加值为1969.7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04%,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2011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3%,首次超过50%,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而对于我省来说,城镇化率仅为35%,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6个百分点;
    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更是十分显著。面对如此严峻的发展态势,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只有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才能迅速壮大全省经济总量,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后发赶超。

     

        第二,这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做到既提速又转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道路。

     

        当前,我省加快发展的市场约束更加强化和环境约束更加刚性。2010年后,我国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价格总水平持续在高位运行,要素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外需减弱,出口增速回落,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受多重因素挤压,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加大,许多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加大,经营环境趋紧。强化的市场环境对我省加快经济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约束是在“十二五”或者是更长时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关系到经济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贵州实际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能源、土地、生态等问题制约,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生态脆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条件下,我省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贵州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长期排名倒数,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国落后位置,靠后、挂末、垫底。贵州赶,是为了2020年贵州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为了4000万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日子。但我们的“赶”不是盲目攀比,不是盲目地追求高速度,也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要快追快赶,而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赶”。这包括第一产业由传统的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等很多方面,是全面的转型。通过“赶”“转”结合,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后发赶超,就要科学发展,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破解难题中科学发展,在突破困境中后发赶超,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又让蛋糕做好。

     

        第三,这是一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后发赶超中,我们必须始终将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摆在全局工作首位,以“共享式发展”促进“包容性增长”,实现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统一,创造促进人民幸福的经济增长,以民生带发展、以民生促和谐,保护、调动和激发各族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力和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

     

       总之,我们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从贵州实际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四)我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我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集中体现在栗战书同志所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上:要探索和走出这样一条新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令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经济提速转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一个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生态保护良好,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而不懈奋斗。

     

        (五)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定位依据

        明确贵州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是我省制定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依据。“国发[2012]2号文件”根据贵州实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我省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着力打造“三区一屏障”的发展战略定位,即是《报告》中提出的我省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依据。“四基地一枢纽”,就是要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内对外大通道,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三区一屏障”,一是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就是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
    二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就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就是要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四是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就是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中央关于贵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不但体现了贵州的优势和特色,也体现了贵州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不但体现了贵州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对贵州的期望,为今后我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关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明确为五个方面:

     

        一是奋战五年,努力冲出“经济洼地”,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即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高于我省以往水平;
    到2016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80%以上,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城镇化率接近4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简称“315”目标),是我们冲出“经济洼地”的核心目标。只有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可能。

     

        二是奋战五年,全力总攻“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20个县(市、区)实现全面小康,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0万人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三年、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和养老、医疗、失业保障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完善团结和谐、管理规范、安定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格局,社会建设基础更加牢固,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三是奋战五年,着力构筑“精神高地”,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准和精神面貌跃上新台阶。大力挖掘、深入提炼贵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的“精神高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四是奋战五年,广泛凝聚发展合力,民主法治建设跃上新台阶。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省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大、政协和群团等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深入践行“同心”思想,统一战线更加广泛,形成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推进贵州改革发展事业的强大合力。

     

       五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创造力、执行力、公信力显著增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进一步发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保持清正廉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七)实现奋战五年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奋战五年的目标,《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抓住扩大投资、消费、出口的重要环节,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使经济增长保持不竭的原生动力。二是必须把推进“三化”同步作为基本途径,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使工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城市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农村获得更大的发展支持。三是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黔、人才强省战略,倡导发展创业文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道路。四是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坚决革除制约发展的制度障碍,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既提速发展,又保持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天空常蓝。六是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来抓,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能够带领全体党员为党的目标而奋斗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能够引领全省各族人民为后发赶超而奋战的先锋队。

     

       《报告》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发出了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动员令,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群众都要拿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气概,拿出发愤图强、坚忍不拔、后来居上的志气,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示弱,不向挫折妥协,一天也不耽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努力走出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的战略部署

     

       《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努力走出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的新路子;
    三是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四是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
    五是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六是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和谐贵州。《报告》重点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战略部署、明确主要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从根本上看,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不同步、不协调。差距在“三化”上,出路也在“三化”上。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省扩大社会就业靠“三化”,城乡居民增收靠“三化”,壮大财政实力靠“三化”,缩小城乡差距靠“三化”,破解二元结构靠“三化”,从根本上扶贫脱贫也要靠“三化”,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更要靠“三化”。对于推进“三化"同步,我们要始终不动摇、不放松,动摇了必将又耽误,放松了必将更落后。

     

        围绕这项任务,《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一要大力培育发展产业,提高城乡产业关联度和经济融合度,使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深度融合。二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打造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尽快壮大我省现代服务业。三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四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加快构建符合喀斯特地区实际和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山地现代农业体系。五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连接周边省份的快速铁路体系建设,完善省内高速公路骨架,加强民航、水运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大中小微并举,努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和省内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保障省内能源供应;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的新路子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对于贵州这样欠发达的省份,转变发展方式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尤其是科技力量弱,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压力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围绕这项任务,《报告》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就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报告》提出,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坚持在扩大总量中调结构,在扩大总量中优存量,重点提高二产、快速发展三产、大力加强一产,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与发展阶段相适应;
    大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坚持高端引领、高头嫁接、高位切入。大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坚持高端引领、高头嫁接、高位切入。不是一味地“压”传统产业,而是既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是一味地“压”重工业,而是既要继续发展新型重工业,更要发展特色轻工业;
    不是一律“限"资源开采业,而是既要科学开采,更要拓展精深加工;
    不是一律简单地“限”高耗能和有污染产业企业,而是既要把耗能、污染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更要多上低耗能、无污染、清洁安全的产业企业;
    不是一个劲地“保”粮食面积,而是在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实施结构调整,更多地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调整区域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抓紧制定和实施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贵遵毕“金三角”、“三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规划,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就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问题,《报告》要求,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科学的开发观,努力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切实摆脱“资源路径依赖”,避免掉进“资源优势陷阱”;
    大力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切实扭转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趋势;
    实行环境保护区域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就科技创新问题,《报告》强调,要坚持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把企业作为主体,把人才作为关键,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实现科技、人才与产业在高端的结合。

     

     (三)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我省之所以发展慢、差距大,改革不够、开放度低、体制机制不活是重要原因。作为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的贵州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主要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吸引省外国外投资,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办法。对内开放主要是消除行政性壁垒,消除地区市场封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对内对外开放,切实做好开放这篇文章,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后发赶超。

     

        围绕这项任务,《报告》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努力实现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发展。在“引进来”方面,《报告》提出,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落实投资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环境测评机制,把贵州建设成为创业氛围深厚、发展空间广阔、投资回报丰厚的开放热土,大力提高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内外资水平。在“走出去”方面,《报告》指出,重点是加快出口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赋予我省口岸签证权,推进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出口贸易基地;
    着力培育和壮大外贸流通企业,加快培育特色出口产品,促进出口贸易多元化,不断增加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改变我省外向型经济水平过低的状况。

     

        (四)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开放是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我们在强调开放外在动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改革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历了六次行政体制改革,包括职能转变、机构设置,虽然每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解决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但我省许多方面的改革不到位,没有实质性突破,特别是行政体制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与全国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差距。深化改革仍然是我省今后几年的艰巨任务,也是发展的动力、活力所在。因此《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创造性,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加快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围绕这项任务,《报告》对我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关键等环节作出战略部署。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这是我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必须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关键要有效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解决政府的“越位”问题,即政府退出不够,特别在某些领域,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
    另一方面是解决政府的“缺位”问题,即解决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又要求加强政府引导,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纠正市场失灵现象。因此政府转型要着眼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精简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改进政府工作方法,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要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网络,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是我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普遍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要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幅度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三是加大配套改革,这是我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和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劳动收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报告》强调,中央支持我省发展的文件明确要求我省在十多个方面先行先试、实施改革和探索,我们要按照中央文件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改革方案,继续拓展和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试验内容,推进遵义、六盘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五)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伟大的精神是时代的旗帜,是干事创业的支撑,是发展跨越的动力。贵州要加速发展、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精神的赶超和跨越,要凝聚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干事创业。有精神才会有力量。唯有“干”字当头,才能改变面貌;
    唯有拼搏奋进,才能后发赶超;
    唯有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贵州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固有标签,迫切需要大力构筑“精神高地”,以之提振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后发赶超。构筑“精神高地”,需要有能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能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能启迪心灵的精神生活。在贵州,当年红军用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长征精神”;
    如今,兴义市则绒乡冷洞村人用永不退缩的双手战胜了特大旱灾,长顺县敦操乡干部用背篼背走着贫困、背回了人心、背出了干群鱼水深情。在他们身上,我们既看到他们沉下身子捧出真心为老百姓服务的真挚情怀,也感受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誓要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新时期的“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们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推动跨越,激励我们吃苦奉献、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激励我们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激励我们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精神高地”是我省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文化积淀,也是新时期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必将为我省实现后发赶超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报告》从创新建设贵州新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部署。一是创新建设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贵州新文化。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贵州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贵州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支撑。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绝不能忽视人的思想观念问题,绝不能忽视文化条件的作用,更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支撑和推动。《报告》要求,要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的理念,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既传承贵州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摒弃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创新建设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贵州新文化。一要改变自卑、自轻、自懦、自弃及自大心理,树立和形成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文化思想。我省要后发赶超,最重要的是“人穷志不短”。经济相对落后,精神却不能落后。2005年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并深情期望:“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是要求贵州的干部群众要不甘落后、后来居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地方的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志气和信心。只要真正做到自觉自信自强,就一定能够实现后发赶超。二要抛弃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倡导和弘扬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文化氛围。要在全省上下大力弘扬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优秀文化思想,激发人们走出封闭、走出保守,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勇气,争取更大的开放、更快的发展。三要破除畏难情绪、懦夫思想,坚持和发扬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二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实施“八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三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好“六个一批”工程,继续打造“多彩贵州”等文化品牌,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加快推进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六)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越是发展滞后,民生问题就越是突出,改善民生的任务就越加迫切,就越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就是要做好扶贫开发这个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同时不断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此,《报告》要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幸福而发展,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创造为人民带来幸福的经济增长。

     

        为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我省实际,《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一是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人口素质的提升,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二是全面启动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的集中开发扶贫,持之以恒坚持抓十年、二十年。今后五年,要构建完善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全面改造农村电网,新建30万口沼气池,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每年培训转移10万名农村劳动力,全面完成现有5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基本实现1户农户转移1人、掌握1门实用技术的目标;
    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35万户150万农村贫困人口搬出大山;
    切实搞好扶贫开发政策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妥善解决丧失劳动能力和常年生活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三是坚持“民生财政”、“民生预算”,每年开展若干项重大“民生工程”,每年办若干件“民生实事”,努力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把民生大事做得更好一些,惠及于民、取信于民。四是大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各项收入。五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生育保障应保尽保。大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30万人以上的县建设救助站、儿童福利院。六是加快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有效解决乡村农民吃水、出行问题。

     

        在这一部分,栗战书同志代表省委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5年下来,全省贫困人群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改善,全省人民的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电路房、文体生活等,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和谐贵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报告》指出,我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进入问题多发期、矛盾凸显期,更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战略思想,抓发展保稳定、抓稳定促发展,促进全省平安、稳定、和谐。

     

        为了建设平安、和谐贵州,《报告》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部署:一是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完善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要做到抓群众思想、服务工作细微而不粗糙,实现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司法管理有度而不缺失,两者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二是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主要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疏导、调节为主。要尽量减少“触点”,健全完善党委和政府主导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社会矛盾。要及时隔阻“燃点”,更加注重通过协商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着力解决好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
    要着力清除“爆点”,下大力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三是把“保境安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报告》认为,贵州要后发赶超、实现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保持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今后五年,我们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全省党建的主题和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要落实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

     

      (一)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共同推动贵州后发赶超的强大合力

        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集中精力把方向、抓大事、出思路、用干部,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加强和改善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提高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的有机统一,发挥党委在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等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深入践行“同心”思想,推动实施“同心”工程,着力打造“同心”品牌,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贵州发展。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化与港澳台交流合作,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贵州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开展建功立业、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党管武装,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大力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水平。

     

        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优化班子内部的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和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认真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深入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委新闻发言人、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拓宽党员表达意见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探索基层党内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全面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员队伍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不移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员队伍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不移,这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目的,也是思想纯洁、政治纯洁的重要表现。为此,《报告》要求:

     

        第一,强化理论武装,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工作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机遇很多,挑战也严峻,难以预料的因素增加。只有坚持理论武装,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精神上的自觉,才能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推进我省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保障。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增强为贵州后发赶超不懈奋斗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抓好理论武装,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仰、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推动跨越。注重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建设,加快遵义干部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用和党性锻炼熔炉作用。   

     

        第二,推进思想解放,保持思想上的开拓性。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和飞跃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往往容易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而我省通过多年努力发展,已经具备了经济加速发展、实现起飞的基本条件,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实际的发展变化会远远超越常态,新情况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很容易产生不适应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强调解放思想。是否具有开拓创新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开拓创新。更加锐意进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力拼搏、勇争一流的良好精神状态,努力成为具有开放视野、进取精神的坚定改革者。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认识差距和不足,集中智慧和力量,找到推动跨越的新思路、新举措。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及时了解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抢抓加快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大胆结合实际加以突破和创新,以超前的思路、超常的举措、超一流的作风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第三,加强党性锻炼,保持精神上的崇高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特性。党性锻炼是党员干部拂拭思想、祛除杂念、提升境界的思想锻造过程。作为一名党员,从入党的那天起,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就已经成为我们每个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我省一贯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注意增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在经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加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要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教育。要广泛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贵州”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突出抓好政德建设,涵养健康的党内文化。全省每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党龄长短、职位高低、在岗离岗,都要时刻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把锤炼坚强党性、保持思想纯洁作为终身课题,自觉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共同维护党的高度统一和高度纯洁。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

       《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大局和中心,就是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担当好这一历史重任,必须有一大批发展型服务型的党组织作保证。为此,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着眼发展需求,突出发展实绩,以发展论英雄,大胆使用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为组织实施好、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提供坚强保证。要努力在全省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通过“比”,进一步明确各级干部肩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比”,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压力和动力。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职责,实现发展压力层层传递,发展动力级级递增。要下决心打破工作上“大家都差不多”、发展结果“你好我好大家好”、使用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有平衡,鼓励创新、鼓励竞争、鼓励争先,奖勤罚懒,制造一种不平衡,让能者上庸者下,促使全省各地在平衡不平衡的转换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进步。同时,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培养力度,注重加强对“一把手”的培养。实施年轻干部培养成长计划、干部经济建设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紧缺知识的培训,通过干部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等形式扩大培训覆盖面,认真抓好全员培训。紧紧围绕发展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考核和监督,对那些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不干事光整人、拉帮派结团伙、不团结搞内耗、能力差无作为的,坚决及时果断进行调整。

     

        二要围绕发展聚人才、汇智力。人才是贵州的发展之基、转型之要、跨越之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以“非常之功”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非常之事”,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切实把人才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贯彻落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围绕发展配置人才、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紧扣急需引进人才、完善机制培养人才,尤其要成龙配套地培养和引进贵州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以“人才聚集优化工程”为引领,大力实施“贵州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人才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大批量地培养和引进博士、硕士和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
    培养一批能够引领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后备人才;
    建设100个人才基地,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80万人,增长30%。

     

        三要围绕发展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夯实基层基础工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大力加强以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每年集中评选表彰一批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建立健全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每年集中进行一次排查,对软弱涣散、出现问题、发展能力不强的村党支部进行重点帮扶和督查。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推进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管理基层社会、服务社区群众的能力。围绕“两个作用”、“两个覆盖”、“两支队伍”,以“双强六好”为载体,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统筹抓好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制定发展党员中长期规划,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全省发展青年党员占发展党员总数的比例每年递增1—2%。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计划。进一步加强省内外党员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省外短期培训基地。坚持“抓书记、书记抓",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提高村(社区)工作运转经费保障水平。整合远程教育站点等现有资源,建立全省基层党建网络信息平台,积极推进网络党建。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党委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机构设置,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四)坚持群众路线、深化群众工作,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影响事业兴衰。作风的纯洁,核心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关键是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保证党永不变色的根本所在,也是检验作风纯洁的试金石。我们要以深化拓展“四帮四促”工作为总抓手,动真情、出实招、见实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的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无穷活力、无限潜力充分迸发出来。

     

        一要加强教育,力促作风转变。要在全省广大干部中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教育活动,开展学习敦操乡“背篼干部”精神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群众欢迎不欢迎、认可不认可、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作风的唯一标准;
    要从实践党的根本宗旨高度,关注民心民情民声民怨,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从点滴小事入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地学会和做好群众工作,具体实在为群众解难,尽心竭力为群众造福,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信赖和拥戴。

     

       二要明确责任,狠抓干部带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沉下身子为基层服务、捧出真心给群众办事,促进干群同心、上下同步、合力同进。要在全省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忠诚于党我带头、加快发展我带头、服务群众我带头、促进和谐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的“五带头”活动。扎实推进领导定点、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
    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关心群众的疾苦,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确保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县以上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有一个月以上时间在基层、下级单位或服务单位调研,县(处)级干部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切实做到下基层机关全覆盖、干部全参与,使“发展水平向上攀登、干部作风向下深入”成为新时期贵州干部的自觉追求。

     

       三要强化督查,确保见到实效。干部作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动真碰硬,抓重点、抓苗头、抓要害。要深化运用“三个建设年”成果,注重把项目建设、环境建设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练兵场,引导干部用心想事、不当“三官”,即引导干部用心干事、不当“糊涂官”,扎实干事、不当“甩手官”,激情成事、不当“太平官”。坚决向庸、懒、散、慢作风顽症“亮剑”,坚决向不敢担责、无所作为、好人主义“亮牌”,坚决向拖沓推诿、吃拿卡要等阻碍发展、损坏形象、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开刀”,坚决向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割绝”,着力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精神不振等问题。每年要开展万名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把干部作风的评判权更多交给群众,形成机关和干部作风转变的“倒逼机制”。这样,机关干部才能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的工作才能得民心、顺民意,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五)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腐败是党内祸害最大、为害最烈的“毒瘤”,是对纯洁肌体最危险的侵蚀。要坚持不懈地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要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三道防线”为重点,按照“教导管防在前,察帮诫劝紧随,惩处罚治在后”的思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一是着力构建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贯穿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促进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加强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倡导廉政价值取向,进一步形成崇尚廉洁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头脑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所有党的领导干部都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处世、以正确的人生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到心底无私、光明磊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清廉形象。

     

        二是着力构建预警纠错防线。牢固树立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的观念,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加强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环境。加强党内监督,支持人大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确保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述职述廉述德常态化,广泛开展群众性评议活动,强化“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是着力构建党纪国法防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破坏发展环境和损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据统计,五年来,贵州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16745件(次),立案17733件;
    结案17558件,党政纪处分19457人,其中地(厅)级干部40人,县(处)级干部418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300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0亿元。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维护纪律没有照顾。对腐败案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要严格把握政策,把违纪违法与工作失误区别开来,切实保护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支持纪律检查机关正确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惩治腐败。认真总结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三访”活动的经验和成果,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创新,拓展以纪督政、以纪促政的渠道和途径,更好地发挥纪律检查机关在服务加快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后随即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同志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更好地肩负起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等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确保全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决定》。《决定》强调要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政治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着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学习贯彻《决定》精神,要准确把握“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要按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坚持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坚持领导带头、自觉自律,坚持标本兼治、取信于民”的原则,着眼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武装,严格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建立健全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扎实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准确把握“五个体现在”的目标要求。党的纯洁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清正廉洁五个方面。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理想信念;
    在政治上,要坚决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组织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在作风上,要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在清正廉洁上,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准确把握“三纯洁一廉洁”的重点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政治纪律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推动思想解放,确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
    通过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健全退出机制,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纯洁;
    通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大力弘扬干事创业精神,创新监督举措,确保党员、干部作风纯洁;
    通过严格执行党风康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确保党员、干部清正廉洁。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一篇在理论上永无止境、在实践中常做常新的大文章。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这篇文章做实做深做好,不断交出让党中央、让全省党员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学习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后发赶超的社会共识,坚持发展、团结、奋斗,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万众一心、奋发图强、顽强拼搏,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三】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

    导读:本文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请关注活动总结范文栏目。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  根据广区委[20xx]21号、代委发[20xx]24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镇宣讲分队对全镇的宣讲工作做了周密安排,经过两个月的集中宣讲,宣讲活动即将结束,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宣讲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镇党委、政府为了把宣讲工作落到实处,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成立代市镇新农村宣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金朝明任组长,镇长曾军和各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区、镇抽调出来的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各村书记任成员。全镇成立15个宣讲小分队,每个宣讲分队由一名副组长负责联系,每个宣讲小分队又成立一个宣讲小组。并于4月13日召开新农村建设集中宣讲动员大会,会上强调新农村建设集中宣讲活动的重要性、必然性。

      二、深入村(居),营造宣讲声势

      我镇按照相关要求,从4月13日开始宣传发动,全镇10个宣讲小分队纷纷奔赴自己所宣讲的村开展宣讲活动,并召集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在家党员、居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直接参加了听讲、认真开展学习。为了营造宣传声势,在全镇的统一领导下,各村(居)张贴了宣讲标语,在人员较

      为集中的村委会办公室、小卖部、学校等附近,还利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专题宣传,在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同时,并通过广播,让全镇10个新农村和5个社区居民直接收听宣讲辅导,使宣传普及面大大提高。在学校开展新农村宣讲培训,让学生也加入新农村宣讲这个大队伍当中。

      三、抓住宣讲重点,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从4月13日起,我镇宣讲分队就深入村(居),认真深入的调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以及他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梳理成民意调查表、群众纠纷调解表,并和当前区委区府、我镇的中心工作结合,分成农业、土地、交通、民政等几大类,是镇上哪个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协调哪个部门解决,争取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比如:解决村民关心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解决村民关心的农安柚栽种、韭菜、海椒、药材的种植养护、业主引进,积极疏导群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等,找群众谈心,特别是要关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不满意的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基本问题,并结合我镇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形,各宣讲小分队在宣讲中广泛宣传防火防盗防骗知识等。通过对惠民富民政策的宣讲,激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人心凝聚在感谢党和政府的行动中,激发美化家园的积极主动性。着了塑造民心凝聚力,促使干部扶贫帮困,排忧解

      难,尽心服务,营造出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和睦相处的浓厚氛围。

      四、宣讲形式多样,注重宣讲实效

      我镇组织宣讲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一是小范围宣讲,我镇各宣讲队员经常在村民小院落、家里小范围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拉家常,了解民意,宣传各类政策。二是培养宣讲骨干力量,扩大宣讲员队伍。要想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新农村建设广泛地被群众所知晓,光凭我们的宣讲队员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先对村组干部、骨干党员、学生进行宣讲培训,把他们发动到宣讲队伍中来,从而达到“裂变效益”,促进宣讲活动深入开展。三是将宣讲活动与传授科技知识、环境卫生、法制文明等结合起来。我镇把从群众中公选出来的致富能手推入群众中传授致富技术,这样既通俗易懂,又容易让老百姓接受,效果特别好。把城乡环境卫生的治理、廉政文化、与新农村平安创建相关的法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四是召开群众培训会。我们要求宣讲队员与两委干部紧紧绑在一起,利用他们的威信和职务便利适时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宣讲。

      从4月13日开展宣讲工作以来,我镇共张贴宣讲标语60余条,出50期黑板报,广播宣传400余次,集中宣讲100余次,入户宣讲近5000次,调解纠纷100多次,分发1万多份宣讲资料。

      通过宣讲,广大村民群众认识到了新农村建设不是表面上的改造房屋,粉刷墙面,修路挖沟,而是逐步实施的惠民工程。通过宣讲大力提高了村民素质,提高了他们建设家园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建设平安、和谐、文明新农村的步伐。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倍增,农民的参与意识更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环境更加优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镇呈现出思富裕、讲和谐、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机关、社区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9月19日,XX街道办事处召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活动。

      此次宣讲活动,邀请区委党校副校长杜xx同志进行专题宣讲。宣讲报告会上,杜老师分别介绍了何为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深刻解读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就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述。

      杜老师指出,当前正是第二批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时期,让广大机关干部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要的,不仅能增强机关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从精神上督促党员干部严格规范自己的作风问题,再结合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对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期半天的的宣讲活动,让大家收获颇丰,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强化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要求,并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播正能量,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3  1月18日,按照县委、县人事局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在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赴江苏培养学员寒假返乡宣讲座谈会”。宣讲主要针对镇干部、寒假返乡的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等共计67人。本次宣讲团一行7人,由县人事局干部###为领队,进行宣讲座谈。学员分别以汉语和维语两种语言对他们在江苏学习、生活的所见所感为中心,以培训学校、带队老师对学员的关心为出发点,将在培训期的深刻体会向大家进行了宣讲。而后,宣讲团又与高校寒假返乡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交流,并为他们详细讲解了他们的困惑。

      我镇在圆满完成了县委下达的宣讲任务,收到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将宣讲活动总结如下:

      1、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使宣讲活动井井有条。在接到县委的通知后,我镇党委积极组织落实。专门召开会议确定负责领导,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宣讲活动做了详细的安排。

      2、严格监督,不走形式,使宣讲工作讲求实效。宣讲负责领导在宣讲期间加强了检查指导,确保宣讲人员、听课人员的到位,确保宣讲时间,确保宣讲质量。1月18日上午北京时间11:00,所有机关干部、部门负责人和党员准时在镇三楼会议室集合,由负责领导亲自主持,对所有听课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必须做到有总结、有反思。镇部分领导亲自参与听课,并对宣讲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

      3、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良好。

      宣讲围绕“在培训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语言学习、相关培训等方面的收获”开展。讲解过程中部分学员讲课内容材料鲜活、举例新颖,结合实际从本州、本县、本镇三个层面对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做了详细的剖析,语言生动活泼、入情入理,使宣讲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引起大家的共鸣,增强宣讲工作的感染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以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维主要内容,以宣讲促发展为目的,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2、加强领导监督,落实责任,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提高宣讲的效率、效果。

      3、进一步构建宣讲网络,与“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系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宣讲工作。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4  乃东县政法委驻曲德沃村工作队自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地委宣传部驻亚堆乡曲德沃村、宣讲组以及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根据地、县两级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宣讲组严格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原则,深入开展以“守法律、讲政策、爱祖国、促发展、保稳定”为主题的法律宣讲教育活动。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方案和计划

      “法律进万家”活动实施以来,宣讲组积极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协商,充分征求成员对活动的意见建议,在全面了解村情、寺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村实际情况,召开了“法律进万家”前期部署会,制定了符合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和时间规律的《亚堆乡曲德沃村“法律进万家”活动方案》和成立了领导小组,解决了工学矛盾,深化了宣讲活动载体和内容。形成了统一部署、齐抓共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宣讲工作队伍。

      二、按照方案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一)营造浓厚的宣讲氛围。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地委宣传部驻我村宣讲组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向广大群众、僧众全面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此次动员大会共计870人次参加了动员大会,参与率达97%。同时制作2块法律宣传展板,全方位地宣传活动的意义和相关知识,为开展好活动营造弄分氛围。

      (二)入组、户,开展集中宣讲。宣讲组把“法律进万家”法制宣传与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选好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真正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成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根据各村、寺管会实际情况,主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通过采取通缩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截止目前,宣讲组集中三村两组共宣讲5次,2833人,入组宣讲1次,185人,入户宣讲50次,175人,党员宣讲2次,98人,发放了2000余本(藏文版)宣传资料。

      (三)设立法律讲台。宣讲组利用各村和寺管会的党员活动室场所,设立1个百姓法律讲台,成立以宣讲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双联户联户长、僧众代表的讲师团队伍,精心编制宣讲内容,截止目前,法律讲台宣讲3次。

      (四)宣讲不忘务工者。宣讲组在入组、入户法制宣讲期间,了解掌握3月份村民外出务工的情况,宣讲组在各村组织开展了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法制宣讲活动,同时将各村外出人员和境外人员情况进行摸底和统计。截止目前,外出务工人员为182人,无处境人员。

      (五)设立法律知识小喇叭。根据村民居住比较集中和村、组、寺管会广播设备齐全的实际情况,创新宣传渠道和载体,启动法律知识小喇叭活动,由驻村工作队、寺管会工作人员、村治保主任、调解主任、妇联主任担任广播员,进一步扩大宣讲面,提升活动的广大和深度。截止目前,三村两组宣讲广播5次,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达到了法律法规宣讲的预期效果。

      下一步,宣讲组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地、县两级有精神,积极主动与各村、寺管会紧密配合,共同开展好“法律进万家”宣传活动,真正让广大人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高度重视,抽调乡干部组成宣讲组,并首先对宣讲组成员进行宣讲教育。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为极乐乡理论宣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具体宣讲工作

      (一)围绕“主线”开展宣讲

      紧紧围绕是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一主线,乡宣讲组通过乡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党员学习、群总代表会、群众大会等途径,对全乡干部、党员、村干部进行层层宣讲,接受宣讲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把握是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树立负重自强、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推动极乐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二)广泛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4月份,宣讲组成立后,乡党委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召开了乡、村两级动员大会。会后,乡宣讲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与市、县机关下派干部配合,深入各村,向农民群众讲解中央1号文件精神,引导群众改变致富观念,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想方设法多渠道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围绕农村工作开展宣讲

      乡党委立足乡情,紧贴农村实际,围绕农村工作组织开展宣讲活动。七月份,结合乡党员培训班,对全乡党员、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法律法规及H1N1疫情开展预防知识、农村科学技术开展宣讲。

      (四)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

      1、根据县上统一安排,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讲座,参加党员干部、群众达200多人,通过讲座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识到了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遵守道路交通法律的意识。

      2、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讲教育活动,使宗教界人士及广大干部群众认清了“邪教”的本质,从思想和行动上与“邪教”作斗争,增强了防御能力,维护了极乐乡稳定。

      总之,在县委宣传部、乡党委的指导下,宣讲组人员做好了宣讲的计划、总结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自身努力,使宣讲网络和宣讲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导向,围绕重点项目、中央一号文件等为主要内容,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为推动极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领导重视,带头宣讲。大讨论活动一开始,社旗县十分重视大讨论宣讲活动,并及早纳入活动日程,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组建宣讲团集中讲,聘请专家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力争通过宣讲活动真正解决群众思想疑虑,拓宽创业思路,转变干部执政观念,扭转工作作风并要求四大家领导带头,到分包乡镇和分管县直单位宣讲,各级党政干部轮流为本单位本系统同志宣讲。8月5日,8月8日,县委书记秦鹏鸣、县长张明体分别在县委党校礼堂为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职、各企事业单位一把手300多人,以《扎实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实现党政干部执政理念的思想转变》和《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社旗经济新跨越》为题目带头进行了宣讲。县四大家领导也都到相应单位开展了集中宣讲。根据活动要求,各级党政干部轮流开展宣讲活动。止目前,县领导开展宣讲64场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宣讲512场次。通过宣讲,树立了领导干部的形象,改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组建宣传团,集中宣讲。为把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真正营造大讨论活动的氛围,我们还专门组织县委党校8名骨干讲师并抽调县直单位知名理论人士7人组成15个宣讲团到各乡镇行政村、县直各单位巡回开展宣讲活动。在宣讲中,我们在注重理论宣讲的同时,在农村宣讲时,还十分重视解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抽调农口、政法口等单位业务骨干陪同宣讲,现场通过提问答复的方式,解决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使宣讲向更深层次延伸,向真正取得实际效果方向开展。在大讨论活动中,宣讲团开展宣讲134场次,现场解决群众疑难问题486个,带回由县里统一解决的有10个。

      三、形式多样,灵活宣讲。我们在做好领导宣讲和宣讲团集中宣讲的同时,还积极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开展宣讲。一是聘请高校理论专家进行宣讲。8月14日下午,我县聘请南阳理工学院宣传部长、副教授葛晨光为全县四大家领导和乡局级领导干部300多人作了一次解放思想报告会。葛教授从什么是解放思想、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三个方面对解放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篇四】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铁路大宣讲活动总结

    公司“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大宣讲活动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召开后,段党委迅速行动,积极部署,通过开展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我与工电共发展”形势任务大宣讲活动,引导全段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全力确保年度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 
    段党委根据公司党委《关于开展“铁路科学发展”大宣讲活动的通知》(桂海铁党〔2012〕19号)文件要求,认真制定了段一级的活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以段党政正职为宣讲活动总负责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宣讲小组组长,各职能科室的科长、副科长以及车间管理人员为组员,组成了九个宣讲小组,对全段11个生产车间、10个职能科室以及钦州多经分公司进行包保宣讲。 
    二、是明确宣讲内容 
    段党委在此次活动中,以“领导干部是主讲,一线职工是主体”为宣讲原则,紧扣干部职工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宣讲。段党委根据我段工作实际,制定出段一级宣讲提纲,各宣讲小组围绕段一级的宣讲提纲,提炼重点,并结合科室、车间的具体工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车间(科室)一级宣讲提纲。各小组的宣讲提纲经段党委审核批准,具有鲜明的工电段安全文化特色。活动中,我们将2012年段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具体措施为列为宣讲重点,努力做到“三个讲清”。既向全段干部职工讲清当前铁路面临的形势;
    讲清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讲清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积极搞好“三个结合”,让大宣讲活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关爱、鼓劲、和谐”谈心走访活动相结合。努力抓好“三个步骤”,既做好宣讲前的调研内容">调研、做到宣讲中有互动、宣讲后有座谈,务求活动取得实效。 
    三、灵活宣讲形式。 
    活动伊始,除了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板报营造宣传氛围之外,段党办还编发大宣讲活动宣传特刊,及时地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活动开展过程中,宣讲小组以突出宣讲关键、抓好学习宣传、分层开展宣讲为重点,通过职工座谈会、专题报告会、专业点评会、安全例会、班组学习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和等形式将宣讲内容传达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在6月份的宣讲活动开展期间,恰逢全国第十一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段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安康杯”的半年考核验收工作同步进行,段党办适时调整宣讲方案,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我段近期开展的“防洪、桥梁、消防”三项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安全形势宣讲。截至6月7日,我段共计开展宣讲中心组学习3场次,宣讲包保小组开展专题座谈会11场,车间、工区一级的宣讲活动共计156场次,宣讲活动覆盖面已达到100%。 
    四、注重活动实效 
    在活动开展中,要求九个宣讲小组将宣讲与走访谈心活动相结合,与安全生产中心工作相结合,制定专人及时对各小组宣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定期将宣讲活动中发现的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对活动开展的特色、亮点和好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向干部职工宣传大宣讲活动开展的成效。截至6月7日,我段大宣讲活动共计编发活动宣传特刊5期,收集活动图片170余张,活动宣传信息72条;
    共计收集整理职工反映问题34个,已通知技术科、安调科、工会、劳人科等相关科室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目前,所有收集到的问题整改、解释工作已进入复查、回访阶段。 
    五、宣讲活动亮点 
    亮点一:互动答题寓教于乐 
    钦州东线路车间宣讲小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该车间将大宣讲活动与工会会员日活动相结合,将2012年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防洪安全制度、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段安全生产相关要点变成抢答题目,通过互动答题寓教于乐的方式,扎实推进活动入车间、进班组。 
    亮点二:注重引导青工思想 
    车载电子设备车间在宣讲活动中融入更多亲情化思想工作手段。通过车间管理人员、工区老职工和先进职工代表与青年职工座谈、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开展集体娱乐活动等手段,增强车间、班组的凝聚力,引导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同时也多角度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生活或工作遇到到困难。活动期间,车间干部共计谈心青年职工37人次, 
    亮点三: 
    线路整修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注重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工作涉及民工管理这一方面,在活动开展中,除了向本车间、工区的职工宣讲,还把安全生产形势向进点、进班民工讲清,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 
    亮点四: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大宣讲活动讲清了当前我们铁路面临的形势;
    讲清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讲清了新形势下公司、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段领导到科室干部到一线职工,如巫文辉、李三星、唐怀生、黄丹、刘剑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党员领导、业务骨干,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工作心得体会开展宣讲工作,具有良好的说服力,为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鼓舞了干劲。5月10日至16日,铁道部安全工作会议在北海召开。我段召开安全工作紧急会议,紧急部署会议期间安全工作。期间,全段专业技术干部全部包保留守或带班作业,全段重点道口全部有我们的干部带班包保,钦北线老设备站全部有我们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值守,确保了会议期间公司管内线路、设备的安全和畅通。5月23日公司组织开展防洪抢险演练,所有参与演练的干部职工,不管是在现场的还是负责后勤供给的,都能在接到抢险通知半小时内到岗到位,及时制定现场抢险措施、接通现场通信设备、准备好待用的人员和材料。 

    当前正值防洪工作全面开展的时期,我们的干部职工知形势、重职责、抓两纪,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的转变。

    【篇五】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宣讲活动工作总结》效果良好

    摘要: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使宣讲活动井井有条,严格监督,不走形式,使宣讲工作讲求实效,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宣讲活动工作总结
    1月18日,按照县委、县人事局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在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赴江苏培养学员寒假返乡宣讲座谈会”。宣讲主要针对镇干部、寒假返乡的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等共计67人。本次宣讲团一行7人,由县人事局干部###为领队,进行宣讲座谈。学员分别以汉语和维语两种语言对他们在江苏学习、生活的所见所感为中心,以培训学校、带队老师对学员的关心为出发点,将在培训期的深刻体会向大家进行了宣讲。而后,宣讲团又与高校寒假返乡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交流,并为他们详细讲解了他们的困惑。
    我镇在圆满完成了县委下达的宣讲任务,收到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将宣讲活动总结如下:
    1、 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使宣讲活动井井有条。在接到县委的通知后,我镇党委积极组织落实。专门召开会议确定负责领导,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宣讲活动做了详细的安排。

    2、 严格监督,不走形式,使宣讲工作讲求实效。宣讲负责领导在宣讲期间加强了检查指导,确保宣讲人员、听课人员的到位,确保宣讲时间,确保宣讲质量。1月18日上午北京时间11:00,所有机关干部、部门负责人和党员准时在镇三楼会议室集合,由负责领导亲自主持,对所有听课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必须做到有总结、有反思。镇部分领导亲自参与听课,并对宣讲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
    3、 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良好。
    宣讲围绕“在培训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语言学习、相关培训等方面的收获”开展。讲解过程中部分学员讲课内容材料鲜活、举例新颖,结合实际从本州、本县、本镇三个层面对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做了详细的剖析,语言生动活泼、入情入理,使宣讲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引起大家的共鸣,增强宣讲工作的感染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

    1、以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维主要内容,以宣讲促发展为目的,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2、加强领导监督,落实责任,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提高宣讲的效率、效果。

    3、进一步构建宣讲网络,与“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系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宣讲工作。


    / .

    推荐访问:宣讲 党代会 活动总结 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党代会宣讲活动总结 党代会宣讲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