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从思维障碍着力实现智慧的生存

    时间:2021-07-15 00:03: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问题情境;思维障碍 智慧生存;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29-01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是以思想品德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思想理念,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的认识、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等,对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遵循学生的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设计问题,既是改善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必须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材料和实验,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发现过程,突显内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轨迹清晰可见。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跳起来”或“架设阶梯”能摘到的“果子”,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最适度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越深入,说明其思维越活跃。教师通过学生所提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启发、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既构建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问题,营造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
      教学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的思维之源,教师应把儿童放在教材之中,让他们尝试探究教材提出的一个一个问题。学生要明白这些问题,就必须准备积累更多的知识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这个过程,就是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①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呈现与解决便是一条主线,让“问题”统整教学全过程,是调动学生思维,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凸现“明理”、“导行”这一价值趋向的重要依托和凭借。问题本身便具备教学的功能,是引发思维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当问题伴随着情境而呈现,并且构成问题情境时,其教学功能将进一步加强。例:《公共汽车上》教学设计片断。
      师:老师有一件高兴事要告诉你们。我们的“手拉手”小伙伴小明来响水做客了,老师把他请到了这里,大家看,他来了。(课件出示)小刚:“小伙伴们,好久不见,你们好!你们的家乡可真美呀,而且交通也非常方便,我想乘公共汽车去旅游。可是我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我吗?”(课件展示问题)
      1、小刚:“我想乘3路车到灌河公园去玩。可是在双园桥这一站的马路两边都有一个3路的站牌,我应该在那边乘车呢?师:让我们大家赶快一起商量一下,帮小刚选选吧。(讨论)
      2、小刚:“这下我可听明白了,应该到这个站牌下等车。车来了,我该怎样上下车呢?”
      3、小刚:“听你们的,我从前门排队上车了。响水的公共汽车可真先进,都是无人售票车,那么该怎样买票呢?”A、投钱该怎么投? B、怎样使用乘车卡?
      4、小刚:“我知道应该怎样买票了,我是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要提醒我的?”师:大家商量,要提醒小刚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到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手段,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活动着。体现了问题情境的功能,学生始终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参与、思考、解决,使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有了更全面的实施空间。作为以问题为核心因素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具有操作性,又体现出双向性,即问题情境既要体现知识学习的重点,又能唤起学生的动机。问题情境不单是“问”,更重要的是“境”,目的是问题的提出能够与学生的情感有效结合,真正使问题转化为一种环境或境界,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而问题情境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其价值要远远大于单一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有效的实现了学生的智慧的生存,将单纯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转化成了学生自主建构的道德情感与个性化智慧。

    推荐访问:着力 障碍 思维 生存 智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