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论小额信贷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作用

    时间:2021-04-12 20:02: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2006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国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以及他创办的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它的英文名字是Grameen Bank,简称GB),评审是基于尤努斯通过乡村银行向孟加拉国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贷款,使这些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直接扶贫到户的一种信贷制度,乡村银行的贷款目标仅指向农村贫困人口,旨在使千千万万的贫困农户直接获得持续稳定的生产性经营贷款,促使他们走上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同时使为贫困农户服务的商业性信贷机构不靠外部力量的弥补即可生存发展。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验证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与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仍能取得双赢的结局。
      关键词:小额信贷 信贷扶贫 信贷发展
      一、信贷对减缓贫困的必要性
      20世纪5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拉格勒·纳克斯在其代表作《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 系统地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长期滞留于落后状态的原因。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国内资源匮乏,而是因为经济中资本形成不足,即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储蓄和消费能力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纳克斯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述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资本供给方面看,存在着“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看,同样也存在着“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贫困地区在封闭条件下长期难以突破的贫困陷阱。挪威经济学家斯泰恩·汉森也指出,资源对穷人的供给往往是非常短缺或不确定的,所以穷人营养不良,健康很差,缺乏教育,不能为借款以获取新技术提供担保,极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和政治活动,情况经常是这些缺陷互相影响,又进一步加剧。因此,要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必须给贫困农户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在其重要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在传统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贫穷国家,要想实现经济增长,使农民摆脱贫困的境地,必须改造传统农业,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他认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缺乏必要的知识和高质量的投入,因此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呢?舒尔斯着重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三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反贫困的斗争中不仅要依赖纳克斯所提倡的那样外部的金融支持,而且还应该注重贫困者自身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这一点被世界各国小额信贷的成功实践所证实。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小额信贷理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小额信贷项目并取得了惊人成绩。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要想打破自身“贫困的恶性循环”也必须加大资本的投入力度,而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创新,为贫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提供了平等机会。
      二、小额信贷扶贫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扶贫提上议事日程,开始了减缓贫困的艰苦努力,也创造了很多扶贫模式,其中尤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最为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它是一种面向贫困人口直接提供贷款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也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抵押或担保品的情况下,帮助贫困农户获得其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促进贫困农户自立能力的建设和提升的一种扶贫模式。
      孟加拉国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14.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5亿(2012年),人口密度高,人均国民收入不足500美元,贫困人口占全国的50%以上。自1976 年开始, 尤努斯在孟加拉国农村实施了小额信贷扶贫实验。他从借贷27 美元给42 个赤贫农妇起步,通过20多年的发展受益农户达到600 多万户,发放贷款达8 亿多美元,还款率达到99%以上。尤努斯创办的乡村银行在缓解农村贫困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曙目的成绩,他创立的分期贷款、小组联保贷款、中心会议等机制,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保证了较高的还款率。
      贫困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志的社会现象。如何看待贫困,如何对待穷人,是消除贫困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尤努斯及其创办的乡村银行通过实践形成了如下经营理念和共识:借贷是人权的一部分,穷人也应有这个权利,要使穷人摆脱贫困,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施展才能的环境,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依靠外部援助和政府的救助来生存。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银行确立了其经营目标:一是向穷人提供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二是合理制定利率,消除高利贷剥削;三是注重培养穷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贫困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关系;五是最终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乡村银行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经营规则:一是主要向穷人贷款的原则;二是小额度短期贷款原则;三是以妇女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原则;四是连续贷款的原则;五是建立互助组织的原则。
      乡村银行模式作为一个普遍认同的成功范例,其成功之处,根本上讲就有两条,一是做到了直接扶贫到户,二是实现了农户的高还贷率。而这两条,正是许多国家未能有效解决的两大扶贫难题。
      国际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三、小额信贷在西部扶贫实践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在我国政府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有375 个县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有232个县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县。因此,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也是较早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地区。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首次引入了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并在西部民族地区积极组织该扶贫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近20年的实验和推广,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因此而脱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内部又存在着语言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小额信贷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推展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推荐访问:小额 信贷 贫困 民族地区 作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