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谈新课程中“讲解法”的运用

    时间:2021-04-08 16:02: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按新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讲解法也应是众多教法中的一种。可以讲解背景材料,在阅读期待的适当时机讲述有关知识;也可以讲解关键语句,尤其是作者思想情感转折处的语句;也可以讲解文本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作者本意。通过教师的讲课,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讲解法;背景;关键语句;文本
      
      曾听过这样的公开课:教师走进课堂,先喊“上课”,然后宣布上哪篇课文,接着提了若干个问题,剩下来的事情就是为学生递话筒。下课铃响后教师说:“这一堂课,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非常满意。下课。”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法么?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不敢多“讲”。教师或者以提问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思考,最后以“总结性发言”结束讲课;或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媒体的制作上。好像只有这样,教师的讲课才符合新课标要求。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人们把教师的“讲”视为“满堂灌”有关,是对“讲”的错误理解。过去,教师只满足于一味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把教学参考书对课文的理解“完整”地说给学生听,而完全忽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这样的“讲”,当然是要不得的。但是,如果以此为借口而一味否定“讲”,以为不讲就是正确地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方式无非两种:“接受”和“发现”。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学习和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接受学习”,即我们所说的“讲解法”或“讲读法”。它是以教师用语言传授知识,学生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一种学习模式。其优点是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地大量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而在运用了启发讨论之后或在学生充分地自学探究之后,学生仍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也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解决。这种方法并不必然导致学习的枯燥与机械。
      其次,从教学实践上看,讲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能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强烈的情感体验状态,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形成浓郁而强烈的美感力量。同时,借助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经典,讲课者的睿智而动情的“讲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美好情操的陶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认为上语文课没有给学生很多“积极讨论和发言”的机会,就不是在进行启发式教育,就不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的观念是片面的。同样片面的观念是,认为让学生“整体感悟”作品内容,就是教师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就可以了,或者让学生读读背背就能“其义自见”了,教师无需对作品进行讲析,实际上都是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有思想情感的“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教学中的能动作用。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讲解”是否必要,而在于“讲什么”和“如何讲”。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
      
      一、对背景材料的讲解
      
      课堂教学中,介绍作家和时代背景,注解重点词句,描摹情境气氛,解说概念、史实、典故等,能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拓展思路,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学生面对尚未翻开的课文,总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和急欲一气读完课文的心理;而面对已预习的课文,则想听听老师对文章是什么样的看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阅读期待”,这种期待恰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正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的讲析,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以及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例如讲《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生初次接触该篇课文,教师先让学生猜猜访的“友”是谁?学生纷纷猜测:“是作者的老朋友”“是山中的小动物”……学生们经过诵读几遍后,老师又问:“作品中访的‘友’是谁?”于是学生们回答:山泉姐姐、溪流、悬崖、老桥、树林、蚂蚁、雷阵雨……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教师便可进入下面的讲述。
      而当学生思维迟滞时,或围绕某一问题见仁见智时,或学生学习浅尝辄止时,教师就应该适时介绍相关知识,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走进课文的生命,走进作者的心灵。比如,如何解读《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象征意义,教师宜穿插讲解如下有关象征的材料:例如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意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诗文中出现的“月亮”能够代表“思念”、“爱情”、“团圆”等意义,只是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就在它的身上主观赋予多种内涵。再如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物象”的象征意义:一种情感也可以借助多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表达。在对“月亮”的象征意义的解读基础上,让学生来解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的象征意义。
      当我们恰当地运用讲解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时,他们是完全能更好地解读文章的。
      
      二、对关键语句的讲解
      
      教师的“讲”,最重要的是能抓住最佳的切入点,即抓住文中能体现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的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线索句、中心句、哲理句、矛盾句等,其中作者思想情感转折处的的语句尤为重要。如《背影》有一些关键语句组成了文章的情感脉络:
      1.(原来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2.(他)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迂。
      3.(父亲买橘子):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眼泪又下来了。
      4.(读父亲的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衣、黑布马褂的背影。
      有了这几个关键点,全文的情感脉络,基本上可以掌握了。而初中学生的阅读经验还不足以把握这些,于是教师的“讲”就完全有必要了。如第3处是最为动人的一段,既点了题,也最能表现作者文学描写的功力。起初,作者对于父亲的爱护,以为多余,又觉得和脚夫讲价钱,很土气,怕丢自己的面子,还感到父亲很“迂”。而此时,却感动到了极点,内心情感非常深厚。讲解时应该抓住的正是作者情感的这个重大转折。这是一篇抒情的散文,懂得了这些,就足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心灵。
      这种讲法的特点是,先把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过程作阶段的划分,然后依据其中的联系,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师的讲,就是对关键点的确定和几个关键点之间的联系贯通,这样就使学生追随作者的思维活动,进而化被动为主动,作出自己的判断。又如讲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可抓住少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态度和情感变化的线索:
      1.对于她的搬弄是非,不称职,规矩多,“很不佩服”。
      2.对于她把节日弄成对孩子的“磨难”,很是讨厌。
      3.对于她讲述的长毛的无稽之谈,用反语表述:“伟大的神力”、“空前的敬意”。
      4.对于她送来自己神往而又不可得的《山海经》,用正面肯定语气形容“伟大的神力”、“空前的敬意”。
      5.对于她的死亡,以抒情语言悼念。
      少年鲁迅对于长妈妈,由不佩服、麻烦、煞风景,到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在得到她的《山海经》以后,又一次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真正感到她的“伟大的神力”,产生“空前的敬意”。抓住了这种感情变化的脉络,也就抓住了鲁迅的童心、幽默和他对于质朴的、愚昧的劳动妇女的复杂的感情,既有批评,又有同情,既有调侃,又有歌颂。这就不但能全面把握作品,而且充分地体验到鲁迅内心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含着眼泪的幽默。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才能完成的。

    推荐访问:解法 新课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