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妈祖文化:闽台缘的见证】闽台缘

    时间:2020-08-15 07:20: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北宋年间,莆田湄洲湾有个聪慧善良女子林默娘,乐于助人,常手持红灯,站立海边岩石,为迷失船只指点航道,救死扶伤。28岁时终身未嫁的她,羽化升天。人们便在湄洲岛上立庙奉祀,尊她为“海上女神”妈祖。历代皇帝敕封她为“天妃”、“天后娘娘”,声誉遍及天。此后。台湾海峡航行船只,遇到风高浪急危险之际,即有妈祖显现身影,手提红灯为船只引路,瞬间风平浪静,船只逢凶化吉,人员平安生还……从此,妈祖娘娘一直被两岸渔民和航海者奉为海上保护神。
      湄洲岛与台湾一水相连,两地妈祖情缘源远流长,妈祖文化对两岸同胞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妈祖不但在祖国大陆享有很高的神威,在台湾也被千家万户奉为主神,俗称“开台妈”、“开基妈”、“湄洲妈”。如今在台湾有1500多座大大小"小的妈祖宫庙,其中台南一地就有116座,信众1600多万人,占台湾总人口数的近三分之二。
      据史载,妈祖信仰传播到台湾,始从南宋及至明清时期,从闽南向台湾迁徙的商人与移民,陆续在台湾各地为妈祖建庙奉祀。由于澎湖与福建距离较近,是早年大陆移民台湾的“踏脚石”,澎湖马公在明朝被称为妈宫,可能即为妈祖宫简称,可见澎湖为台湾妈祖信仰传播最早的地区。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军由郑氏降将施琅率领攻打澎湖,攻克之后特别向皇帝上奏赞誉妈祖显灵助战,康熙皇帝乃封妈祖为天后衔。从此,清代各地的妈祖庙都被尊称为天后宫,澎湖天后宫后又被赐“神昭海表”匾额,那时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妈祖庙,因为官员往来大陆与台湾大多经过澎湖,天后宫香火鼎盛,文武官员经常倡议捐资重修,从乾隆、嘉庆、道光至清末光绪年间前后修缮数次。回顾起来,澎湖天后富足以名列台湾现存妈祖庙之首,虽然它的建筑大都为1923年改建后之物,但地面的石板以及风化不可辨的御路皆为年代久远的见证物,足见其久远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莆田举人林霈东渡台湾任凤山县教官。林霈不但在台湾重视弘扬妈祖文化、建立庙宇,还关心海神妈祖的故乡莆田湄洲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建设。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妈祖裔侄孙林清标和其子林霈多方募款,为兴建天后祖祠立下汗马功劳,还撰写了《重建天后祠记》,记载修复情况的石碑至今尚存湄洲贤良港的祖祠内。湄洲岛妈祖富“麟山宫”,至今还保存有清道光年间所题的“圣迹益彰”匾额。这些实物无疑给闽台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去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送妈祖娘娘“回娘家”,成为台湾妈祖信众最大的心愿。尽管“回家”的路并不平顺,但在共同的信仰给予两岸同胞的精神力量面前,一切崎岖与风雨都变得微不足道。
      1987年10月,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信众不顾台当局的阻挠,冒险经日本前往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率先打破“坚冰”,在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1997年,湄洲妈祖祖庙金身巡游台湾全岛,历时102天,接受朝拜达1000多万人次,在海内外引起轰动。2006年9月,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组织4600多名信众赴湄洲谒祖进香,成为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2006年5月,湄洲岛和金门之间顺利开通了旅游首航,使湄洲岛成为福建居民赴台旅游的第3个口岸:2008年4月,“2008台湾妈祖文化论坛”在台中大甲镇澜宫举行,成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首次组织湄洲妈祖祖庙入岛与大甲镇澜宫联合举办“台湾妈祖文化论坛”。
      闽台两岸,一衣带水。骨肉同胞,言语相通,习俗相同:虔诚的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从1987年台湾妈祖信众首次;中破隔阂,组织船队直航湄洲谒祖进香后,妈祖信仰成了两岸封闭对峙的“破冰之船”。20多年来,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络。每逢金秋十月,湄洲岛都要举行隆重的妈祖祭奠活动。湄洲妈祖祖庙建筑群宏伟壮阔:巍然屹立的妈祖塑像,面向滔滔东海,慈祥雍容:配上庄严的祭典,场面令人肃然起敬。开锣鼓、头旗、三仙旗、绣旗、哨角、执土队、神轿、太子团、神童团、庄仪团……两岸妈祖信众并肩下拜,异口同声,表达共同的祈愿:“天恩浩荡神迹赫,上下和睦国泰平,圣贤伟志远朝夕,母教遗训1达九州……”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