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端午:两岸公祭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时间:2020-08-15 07:20: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中国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亦启动了“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2009年5月26日,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
      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但屈原矢志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没有放弃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秦国接连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识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楚国都城郢。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羞悔交加,忧郁成疾,3年后客死秦国。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秦王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在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沅、湘流域途中,终日忧愁,常常独自徘徊江边。一天,一位在江边垂钓的渔夫问屈原为什么如此失意落魄。他叹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屈原仰天长叹不已,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威之所居。”(《离骚》)屈原以死来坚持自己的理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到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表达了诗人们对屈原的同情与悼念之情。
      在我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乃投奔吴国,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为越王勾践战败,受伤而死,子夫差继位,立志报仇。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军大败,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太宰受越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历镂”剑。令其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交代邻舍人:“我死后,请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罢,自刎而死。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大怒,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皮革中,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伍子胥含冤死后,“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波涛之神”。这样,在江浙一带,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据史书记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停。过了17天,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曹娥也投入江中。又过了5日,曹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此事传到县府,县令为之作文立碑,以颂扬她的孝行。在今浙江绍兴,尚存曹娥之墓,现存曹娥碑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虽然说法比较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愿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同时,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打扫庭院、悬白艾、饮雄黄酒。
      
      首个国家级端午节在秭归开幕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在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宜昌秭归县开幕。这是“中国端午节”去年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中国举办的首个国家级端午文化节。当天,也是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的地面文物屈原祠搬迁复建后,“新家”正式对外开放首日。
      本次端午文化节由文化部、国台办、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体现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活动旨在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端午佳节,搭建海峡两岸交流平台,弘扬屈原精神和民族文化,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
      按照秭归县的习俗,文化节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屈原祭祀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出席开幕式。
      孙亚夫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五千年中华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是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就是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继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他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都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光明的前景,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更旺盛的活力和更强劲的动力。
      郁慕明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同胞同为中华儿女,同受中华文化的哺育和熏陶。希望端午文化活动,一年一年继续下去。祝福此次活动。成为中国人民的节日、中华文化的盛会。
      湖北省副省长李宪生说,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追求真理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精神,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千百年来,每逢端午佳节,湖北儿女采取多种形式,缅怀屈原,颂扬屈原。赛龙舟、包粽子、办诗会,已成为荆楚大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端午文化和屈原精神已经成为所有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掘、传承、研讨端午文化和屈原精神,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及旅游业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上,何厚铧、郁慕明等分别向祭台敬献花篮,来自海峡两岸的诗人与学者代表敬香行礼,海峡两岸的屈氏后裔及群众代表献品叩首。
      仿古新建的屈原祠位于秭归凤凰山上,与三峡大坝遥相呼应。新建的屈原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是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正殿为仿古木构建筑,两层重檐歇山屋顶。屈原祠旧址位于秭归县归州镇向家坪。始建于唐代,宋元丰三年(1081年)更名为“清烈公祠”。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数代王侯、知州多次重修。1976年7月,因兴修葛洲坝水利工程而迁建,更名为“屈原祠”。
      归州屈原祠的再次拆迁是因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水位后,江水要淹没到归州屈原祠山门内的第三级台阶。由于这个原因,归州古屈原祠与重庆的张飞庙、白鹤梁、石宝寨一起成为三峡库区文物搬迁复建的四大计划单列项目。2006年11月10日凤凰山仿古新建屈原祠项目开工,2010年1月16日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屈原也算得上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移民”了。
      
      两岸龙舟队竞渡“高峡平湖”
      
      6月16日,全国龙舟邀请赛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三峡坝区“高峡平湖”上进行。来自台湾、澳门、天津、重庆、湖南、浙江及湖北各地的18支龙舟队参加角逐,湖北稻花香队夺得冠军。
      距三峡大坝约1.5公里处的秭归茅坪镇徐家冲港湾,是“国家龙舟训练基地”。端午节这天,在徐家冲港湾基地,18支队伍在隆隆鼓声中进行标准龙舟500米的直道竞速,港湾坡岸上聚集了上千名观众,场面隆重热烈。
      赛前举行了独具特色的游江招魂仪式,世界上最长的龙舟在仪式上首次亮相。这是一艘全长为62米并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钢制龙舟。这艘宽2.4米、深0.6米、设计吃水0.4米、可容纳120人同时乘划的龙舟,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龙舟下水后,舟中击鼓人扮成屈原之妹屈幺妹。不断呼唤:“我哥回,我哥回……”当龙舟慢慢向前游动时,全场晌起《起桨曲》。不久,舟至江心,划手们接唱《游江》,深情呼唤屈子魂归。直到竞速比赛在一声哨响后正式开始。在击鼓人的号子声中,只见颜色各异的龙舟奋力向前,场面壮观。观众也全情投入。不断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最终,湖北稻花香龙舟队获得冠军,上海海事大学龙舟队、厦门集美街道南顺鳄鱼园龙舟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秭归县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龙舟运动的发祥地,当地的龙舟竞渡文化历史悠久,群众参与度很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秭归县的龙舟运动空前发展,特别是三峡工程2003年首次蓄水以来,大坝上游形成的高峡平湖,给发展龙舟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徐家冲港湾国家龙舟训练基地每年都会上演大规模的龙舟赛。
      今年的全国龙舟邀请赛是“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的重要环节。参赛队伍还包括澳门DALO龙舟队、台北一台南大学龙舟队、湖南岳阳龙舟队、重庆开县龙舟队和海军工程大学龙舟队等。
      
      两岸诗人凭吊屈原
      
      “秭归、秭归、魂兮归来……”当日下午,余光中、流沙河等7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诗人在屈原故里秭归举行端午赛诗会,以诗会友,凭吊屈原,场面热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82岁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登台吟诵了他的新作《秭归祭屈原》,表达对屈子的幽思。
      一头白发,一口乡音,清瘦的面庞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82岁的余光中的睿智从眼中和口中溢出。余光中自1949年随父母赴台,他自称在大陆有许多根:他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南京,母亲和妻子范我存的老家在江苏武进,而屈原“投江和投胎的地方”是他文化上的根。他说,2005年到湖南汨罗参加端午活动时,他写下了缅怀屈原的第六首诗《汨罗江神》,其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的诗句,是他的最爱。而此番应邀到秭归参加端午申遗成功后的首次端午文化节,他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首《秭归祭屈原》,这是他写屈原的第七首诗。也是最长的一首。按他的话说,汨罗江是屈原投江的地方,是他人生的终点。而秭归是他投胎的地方,是他人生的起点,所以说这儿应该是蓝墨水上游的上游。
      余光中17岁随父母从重庆坐船回南京时,曾路过秭归,在浩瀚的江面上远远地眺望屈子祠和屈庙。此次专程从台湾前来,夹杂着些许了却心愿的意味。他吟诵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如你,我也曾……《乡愁》虽短,其愁不短于《离骚》,你阻于江湖满地,我阻于海峡中分……”说到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余光中先生讲:“1992年以后,我回大陆已不下50次,所以现在我已不写乡愁诗,而是更多地在写回乡诗。”
      有人称余先生是左手为诗,右手为文,其实准确地说他是在“四度空间”里做着文化的工作。余光中说,所谓四度空间指的是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尽管曾在美国求学,但他的写作始终是中文。他说:“传统文化有许多圆心,周长没有止境,但它的半径是中文,半径有多长,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延伸多长。他称,台湾多年来就将清明、端午、中秋三节作为公共假日,现在大陆也将这三节规定为法定假日,这足以证明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当被问及诗歌现在是否呈衰微之势时,余光中推了推眼镜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诗亡之忧”,但诗歌的长河枯竭过吗?”
      
      两岸屈氏后裔共祭
      
      6月16日上午,全国各地数十名屈氏后裔,在屈原祠前的祭坛举行合祭仪 式。其中包括来自台湾彰化屈家村的屈氏后裔。这也是两岸屈氏后裔首次合祭先祖屈原。
      下午,中华屈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屈原第70代后人、现年82岁的屈楚平老人。也在家人的陪伴下从四川双流县的老家赶到秭归。他是一位有着33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为了此次盛会,还特地创作了一幅屈原画作。“家里人看我年纪大,让我不要来,但我坚持要来。能在有生之年到老祖宗的家乡看看,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老人说。
      在台湾各地,每到端午节都有划龙舟比赛。不过祭祀屈原的庙宇却较为少见,主要以台北市北投洲美里屈原庙与彰化市三块厝宝部里泰和宫为主,而后者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这里住了30多户、百余位的屈原后代,每户人家大门上都有“临淮衍派”四个大字。因为相传屈原居住在淮河一代,“临淮衍派”就是要提醒子孙不要忘祖。而附近的屈原庙泰和宫,便是屈家村的“信仰中心”,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祭祀屈原的仪式。
      宝部里堪称是全台唯一的屈家村,家家户户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喜欢种兰花。屈原喜欢兰花,甚至“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关于这点,屈家村的子弟屈忠基表示,他翻查史料,看过不少记载屈原喜欢种兰花的文字,屈原也以兰花比喻君子,甚至说屈原被列为花仙,所以屈原子孙也保留这项特色,像“我爸爸本身也喜欢种花花草草”。
      之前的4月19日,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参访团专程跨海抵台湾彰化屈家村进行屈原文化交流。参访团由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长、县委书记罗平娘率领。屈家村为了欢迎参访团。特别将每年端午节才举办的祭祖仪式提前举行。同时引导团员祭拜泰和宫,中午并以午宴款待。罗平�致词表示,两岸屈原文化的交流,代表中华文化的慎终追远,秭归县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划龙舟比赛及召魂仪式。罗平�还表示,欢迎屈家村居民每年都到秭归县参访。
      另据悉,此次参祭的还有在湖北秭归归州镇万古寺村的屈氏后裔。秭归万古寺村是全国屈姓人口最多的村,史料记载秭归乐平里为屈原出生地。而民间传说则认为,乐平里其实为屈原祖先封地,而万古寺村的屈家湾才是屈原出生地,这就是为何万古寺村拥有众多屈姓人口,而乐平里反而无屈氏后裔的原因。据万古寺村支书屈家明介绍,全村现有屈氏后裔1350余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2%,而目前分布于全国10余个省市的屈氏后裔大多祖籍万古寺村。据悉,该村屈姓人口始终奉屈原为始祖,历经2000余年数十个朝代,并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乱和明清两次大移民而没有远离故土。清光绪年间,当地村民自发修建了“屈氏宗祠”,每年端午节举行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两岸专家学者共话屈原
      
      6月17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中共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有明,台湾明道大学校长汪大永,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方铭,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宣布论坛开幕。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屈原。
      本次论坛旨在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端午佳节去年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两岸有关屈原文化人士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探讨屈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并利用此一平台,展示屈原故里一一三峡・秭归的独特风物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推进两岸文化与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论坛期间,共收集论文60余篇。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毛庆、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谭家化等两岸10位嘉宾发表了《屈原与中国文化精神》、《屈原伟大的人格予以当代青年的省思》等专题演讲,从端午与屈原的联系、屈原精神的时代意义、屈原作品的诠释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剖析。
      湖北省办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凯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是弘扬屈原精神,同时通过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两岸人民之间加大交往。促进两岸之间的和平发展,发扬光大民族精神。

    推荐访问:屈原 公祭 端午 端午:两岸公祭屈原 端午祭屈原 端午祭奠屈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