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催生 新职业_新技术催生广播媒体新职业

    时间:2020-08-12 07:24: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已成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对于新媒体的动态观察、梳理、整合、盘点,日渐成为广播节目中的新型内容样态。电台职能部门成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部(工作室),从传统采编队伍中分化出“新媒体观察员”,并逐步专业化、职能化。新媒体的即时、海量、交互性特点,与广播媒体的灵活、便捷、亲和力优势相结合,共同塑造了传统广播“新媒体观察员”的职能特点。作为国内第一大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样本。目前,对于其系统的研究论述,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中国之声官方资料中也尚未发布系统的介绍。作者以中国之声为例,对“新媒体观察员”业务工作的职能界定、内容样态、插播时段及风格特点作一初步探析。
      【关键词】广播 中国之声 新媒体观察员 职能
      
      传媒领域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媒体网站、留言板、论坛、博客、微博、手机报……各种形态的媒介技术创新,都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平台和不断革新的操作理念。
      为应对新技术的冲击与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积极推进多媒体发展战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资讯整合、新闻盘点、动态直播等,日渐成为广播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样态。许多电台的职能部门设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部(工作室),专门从事新媒体动态观察的编播工作,并逐步专业化。“新媒体观察员”,在这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应运而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综合频率,较早建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工作室,并在其全天的新闻节目中不断插播新媒体资讯服务,由相对固定的编辑、记者形成了日渐成熟的“新媒体观察”采编播团队。对于其目前的工作状况,大致可做以下梳理:
      职能界定
      狭义的“新媒体观察员”由本台特定的记者、编辑担任,他们可能同时承担其他采编播业务工作。据收听统计,中国之声日常播报的专职“新媒体观察员”约有7人左右。
      中国之声的“多媒体编辑部”,其“新媒体观察员”的职能,与其它媒体中的经济观察员、时事观察员、气象观察员等的“专职观察”相似,跟踪新媒体动态,如各大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的资讯要闻、滚动头条、热门搜索、点击排行,以及网友言论、博客、微博,“中国之声”官方网站、论坛、微博留言,编辑、记者、主持人的博客、微博、个人主页,还有各类手机报、网络热词新语等,内容涵盖整个互联网。
      除了搜集、整合、梳理,“新媒体观察员”还需对部分新闻资讯做初步核实、分析及简要评论,并负责电台频率的插播、连线,因而同时承担着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的多重角色。
      广义的“新媒体观察员”职能范围较广,有时由本台特约评论员,甚至特约合作媒体(如新浪科技、新华每日电讯)的记者、编辑担任。例如“中国之声”虽然拥有自己的“新媒体观察员”编播团队,但由于广播工作的交互性特点,“新媒体观察员”的工作与电台几乎所有节目都有密切联系,甚至职能重叠。
      内容样态
      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所连线播报的新媒体内容,虽然琐碎繁多、有所重叠,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内容样态:
      1、新闻观察类
      及时跟进播报新媒体滚动资讯。如中国之声早间“新闻纵横”中“新浪科技追前沿”,梳理新浪网最新科技新闻;“此时此刻”新闻播报,也涵盖媒体网站、商业门户发布的即时资讯;最典型的莫过于“央广新闻”关注各大网站头条、滚动新闻;还有百度“热搜词排行榜”、酷狗音乐“今日推荐歌曲”、时光网“热门电影排行榜”等等。
      新闻观察类的内容,涵盖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娱等各领域新闻资讯。央广新闻“新媒体观察员”只需直接编播,不多做阐释。取材新媒体新闻资源,紧密结合时下最新动态资讯,既节省了采编成本,也为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信息。
      2、解读盘点类
      对于新媒体资讯内容进行二次整合与解读。各大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等当天设置的新闻议题或热门资讯,除了新媒体及网友已有的讨论,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对其进行二次整合,并进一步解读、评论。如“央广新闻晚高峰”的“新闻事中新闻人”;盘点今日“新闻面孔”;“晚高峰新闻调查”等,由“新媒体观察员”发布今日“网友关注热门话题”,并与主持人、特约评论员在线讨论。
      此外还有“央广夜新闻”中“手机报封面秀”,盘点当日各手机报重点资讯内容;还有周末“央广新闻”中插播的“每周新语文”,盘点一周以来网络新词、新语及其反响。与“新闻观察类”盘点不同,这种内容样态的编播,除了要求“新媒体观察员”不断跟进,还需加以梳理、整合、点评,必须有取舍、有观点、有深度。
      3、互动反馈类
      在特定节目,如盘点今日“新闻面孔”或者重大会议、庆典、事故的专题报道中,“新媒体观察员”需要承担网友、听众互动反馈的桥梁作用――即时观察短信、微博平台的网友、听众留言,实时跟进网络舆情,并加以整合、梳理,反馈到节目播报中,一方面作为节目内容资源,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
      比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等重大活动,中国之声不仅有特派记者一线采访、特约评论员即时点评、直播车开赴现场报道,同时也离不开“新媒体观察员”随时跟进网络言论,将更广泛的受众意见实时反馈到节目中去,如传达建议,抒发感受、传递祝福,通过直播和在线交流及时答疑解惑、上情下达、沟通民意,有效发挥广播的便捷性与服务功能。
      中国之声除了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短信平台,每位主持人、编辑、记者也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微博甚至个人主页,为电台搜集新闻线索、互动交流反馈、及时更新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这些也是“新媒体观察员”每日关注视野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插播时段
      中国之声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报的综合性新闻频率,每天分早、中、晚三大黄金时段滚动播报新闻,而新媒体资讯播报与内容盘点就穿插在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中(插播不完全固定):
      6:30―7:00新闻和报纸摘要:
      各大主流网站评论头条等
      7:00―9:00新闻纵横:
      新浪科技追前沿,此时此刻正在发生新闻等
      9:00―9:30新闻和报纸摘要:
      各大主流网站评论头条等
      9:30―12:00央广新闻:
      各大网站头条、滚动新闻
      12:00―13:00全球华语广播网:
      今日新媒体,今日酷评等
      13:00―16:30央广新闻:
      百度热搜词排行榜,时光网网友推荐电影等
      16:30―18:30央广新闻(晚高峰):
      晚高峰新闻调查,(每周新语文)等
      (18:30―19:00全国新闻联播)
      19:00―20:00央广新闻:
      新闻事中新闻人,今日新闻面孔等
      (20:00―20:30小喇叭少儿广播)
      20:30―21:00直播中国:
      网友关注热门话题等
      21:00―24:00央广新闻(夜间版):
      新浪微博今日盘点,酷狗音乐热门推荐,手机报封面秀,(有声博客)等
      0:00―2:00千里共良宵
      短信平台、微博留言
      风格特点
      鉴于广播媒体的灵活性、便携性,新闻频率的权威性、导向性,以及听觉传播的亲和力等特点,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也应具备相应的风格素养。
      1、快速整合的新闻敏感
      作为国内24小时滚动直播的第一大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每天接触、编播的新闻量可谓庞大繁多,“新媒体观察员”所要整合、梳理、盘点的新媒体资讯、网友评论、热门话题,也随着海量信息的发布、更新,不断增多。所以“新媒体观察员”必须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快速搜集、提炼信息精华,设置议程,随时接受电台频率的连线,及时编播。
      这样的高强度脑力劳动,除了需要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能,更需要敏锐的新闻选择能力和独特的新闻观察视角。尤其是“今日新媒体观点”、“网友关注热门话题”、“手机报封面秀”等,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梳理出当天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点,并在短短的连线中播报梳理结果。本质上说,就是为媒体设置议程,因而其言论、观点代表媒体,承担把关的责任。
      2、深入浅出的理性思维
      全媒体时代,获取信息十分便捷。对于媒体而言,比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作为广播媒体,中国之声如果单纯提供“新闻观察类”新媒体资讯,受众不如直接查阅相关网站,除了基本的整合功能,“新媒体观察员”必须做出适当的信息解读,才能具有独家的新闻价值,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之声的特约评论员,有时承担着“新媒体观察”的任务。如正午的全球华语广播网“今日酷评”的素材取自新媒体及网友言论,评论员需在网络舆情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评论,结合广播听觉元素传播的特点,解读与评论(“盘点”)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一听就能记住。这种解读的分寸感与分析的深入精当,离不开“新媒体观察员”自身的社会认知水平,尤其是理性思考能力――透过层层现象看到新闻背后的内在逻辑与价值。
      3、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言论毕竟良莠不齐,网友关注焦点也未必就有新闻价值,所以“新媒体观察员”必须有所把关,这里就涉及媒体自身定位与新闻职业准则。诸如有些娱乐焦点、奇闻轶事就不宜作为中国之声的关注话题。此外,具有争议的新闻事件,“新媒体观察员”在如实反映网络舆情的同时,还应坚持主流价值观,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做倾向性评点。
      4、温和亲切的人文关怀
      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都具有朴实清新、温和细腻的风格,不仅播报中颇具亲和力,也令听众时常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如更加口语化、平民化的语言表达,在一贯严肃的听觉感受中添加了生动、新鲜的听觉元素,与正统的新闻播报相比,无疑更体现了新闻媒体的服务功能,成为中国之声节目内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品牌增色不少。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催生 新技术 新职业 新技术催生广播媒体新职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会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什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