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有效的沟通总结与心得_有效利用学具,促进学生发展

    时间:2020-03-02 07:3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学具操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学具的使用,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实践操作 学具使用 开拓思维
      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然而,在有些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影响了对教具、学具的利用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某些应该用学具操作的环节却被课件演示所取代,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教学中对学具的使用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学具的使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具操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性学习,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兴趣更浓厚。
      低年级段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时,教师不要只简单说教,更要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学具自己独立摆一摆、填一填来学习数的分与合。学习《10的分与合》时,让同桌两人用数字卡片找朋友(凑10),既能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二、学具的使用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过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通过动手实践,由感性认识逐步抽象为数学知识。
      《认识三角形》一课中,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教师课前为每组制作了几根不同长度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组合三角形,并分为能组成的三角形和不能组成的三角形两大类,用表格记录每次使用的5根小棒的长度,同时思考能组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学生手中的学具便成为了学生发现和获取知识强有力的工具。学具的使用,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意识的发展。
      三、学具的使用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持久
      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往往注重教具的演示,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学具操作比教具演示的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可让学生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图片通过割补拼凑转化得出结论。笔者认为:结合学具操作并重视语言表达,能帮助学生理解推导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公式等数学知识。实践证明,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获取的知识,学生很难忘记。
      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教师可事先为每小组准备一套中空的塑料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动手实验:用圆锥体舀满水倒入圆柱体,让学生注意倒几次能把圆柱体注满;也可反过来试一试,即把圆柱体装满水倒入圆锥体。通过注水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容积关系,从而牢固掌握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四、学具的使用能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课堂上,学具的使用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模式,扩大了参与面,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前面的学习已使学生知道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分工合作,对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分别归纳整理出每个三角形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的关系,从而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小组的智慧,将个人难于归纳总结的知识放在小组中去解决,最后全班再总结,达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学具的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思维空间
      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学会进行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创新了思维。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学生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诸多猜想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纸片(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板,来做一回“研究员”,验证以上猜想。在验证过程中,学生有量的、有比的、有折的,方式多样,思维活跃。在验证正方形4条边是否相等时,一位学生沿正方形纸片两条对角线对折,很快得到了4条边相等的结论,大家赞叹不已。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用两根塑料棒制成活动角,通过旋转使学生看到大小不同的角,这样的安排既为下面引进直角、平角和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技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途径,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应该说,学具的使用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荐访问:促进学生 利用 学具 有效利用学具 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利用学具 有效利用学具的课题方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