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对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的调查研究|幼儿追逐打闹图片

    时间:2020-03-01 07:3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问题的提出   追逐打闹游戏(rough and tum-ble play)是指幼儿与同伴之间自发产生的、愉快的、无外在目的与攻击性的,以打、逃跑、追逐、踢、推、拉扯、挠痒、拳击、功夫、摔跤、碰撞、限制、挣扎等动作为主要内容,并经常伴有吵闹声和笑声的、较激烈的身体动作游戏。在对幼儿园活动的日常观察中,研究者经常看到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而且幼儿在这种游戏中似乎都表现得比在区域游戏中更加快乐。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也表明,这种行为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行为往往被教师所禁止,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认为幼儿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会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转变为真的打架行为,从而造成幼儿受伤:其次,教师认为这种游戏行为会扰乱班级秩序。那么该如何认识幼儿间的这种游戏?对此笔者对幼儿间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发生概况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南京市两所幼儿园,并随机选取四个大班进行观察。正式观察时间为22天。每天观察时间为上午8:00~12:00,即从幼儿早晨入园到中午午饭之后。
      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法,共收集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180个。另外,为分析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信号的回应情况,收集到因发起失败而导致追逐打闹游戏没有真正开始的案例12个。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行为发生的活动情境
      活动情境是指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时,大班幼儿集体所处的场合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着的活动类型。为方便观察记录,笔者将幼儿一日在园活动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以幼儿盥洗、吃饭、喝水、吃点心、午睡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上午的晨间锻炼、早操、午餐前后的散步等,较多的是在户外操场进行的,有时会因为天气等特殊情况在室内进行)、过渡环节。
      经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发现,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中幼儿所发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的数量有较大的不同。(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活动情境中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数量的显著差异。这种行为最多发生在过渡环节。在180个行为事件中,107个行为事件发生在过渡环节,占总数的59.4%。其次是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占总数的17.2%。在教学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中发生较少。在过渡环节中最易发生追逐打闹游戏,主要是由于在此情境中幼儿往往处于消极等待、无所事事的状态,而且,教师对幼儿的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幼儿的自由度较大。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控制程度相对过渡环节较高,故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的频率有所降低。观察还发现,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常发生在材料长期不更换、游戏指导不到位的活动区域。在体育活动、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中,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发生相对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有一定的任务要完成,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高控有关。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激烈程度较小,往往是由于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或活动时间过长造成的。
      
      (二)参与者
      1 参与者的数量。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笔者将参与者的数量分为两人、三人、四人、五人及以上四个类别,并由此来分析追逐打闹游戏参与人数的特征。(见图2)
      图中显示,在180个行为事件中,129个行为事件的参与人数为两人,占总数的71.7%:29个行为事件的参与人数为三人,占总数的16.1%:18个行为事件参与人数为四人,占总数的10%:4个行为事件参与人数在五人以上,仅占总数的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追逐打闹游戏发生在两人之间。另外,追逐打闹游戏的参与者往往是好朋友。
      2 参与者的性别。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有的全是男孩子(即:男),有的全是女孩子(即:女),有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参与(即:混合性别)。研究发现在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上有较大的性别差异。(见图3)
      从上图可见,在180个行为事件中,153个行为事件参与者全是男孩子,占总数的85%;24个行为事件参与者是混合性别,占总数的13%;3个行为事件参与者全是女孩子,仅占总数的2%。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幼儿园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存在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子更多地参与追逐打闹游戏。这与国外大多数文化背景下对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混合性别的追逐打闹游戏中,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参与也有较大的性别差异。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角度来看,女孩子很少主动参与男孩子正在进行的追逐打闹游戏,大多是男孩子邀请女孩子参与其中。从追逐打闹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来看,男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主角。女孩子大多时间是在观看男孩子的“表演”,偶尔会参与其中。女孩子在此游戏中是某一方男孩子的“挡箭牌”或“后备力量”,当男孩子需要“救援”时,女孩子助男孩子“一臂之力”。从参与追逐打闹游戏的激烈程度来看,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游戏激烈程度很小。
      与全男孩子的追逐打闹游戏相比,全女孩子的追逐打闹游戏持续时间较短,动作激烈程度较小。
      (三)持续时间
      由于大多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持续时间较短,研究者对时间阶段的划分以30秒为间距。研究发现,在持续时间上,追逐打闹游戏具有较明显的特点。(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在180个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的行为事件占总数的52.2%;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事件占总数的79.4%;持续时间1分钟~3分钟的行为事件占总数的16.1%:持续时间超过3分钟的行为事件仅占总数的4.5%。由此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大多不超过1分钟。
      (四)结束方式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结束方式可以从幼儿的主动性程度和幼儿的情绪状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 幼儿的主动性程度。根据幼儿的主动性程度,笔者将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结束方式分为主动结束和被动结束。主动结束是指在没有教师或同伴的直接制止下,参与者自觉结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被动结束是指参与者由于教师或同伴的直接干预而停止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见图5)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180个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大班幼儿主动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109个,占总数的60.6%。被动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71个,占总数的39.4%,其中被教师制止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66个,占总数的36.7%。被同伴制止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4个,占总数的2.2%。在教师制止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有5个事件中的大班幼儿受到了惩罚,如被没收当时所用的玩具材料、被剥夺继续游戏的权利、暂时让幼儿离开班级群体等。
      2 幼儿的情绪状态。根据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 时的幼儿的情绪状态,可以分为积极结束和消极结束。积极结束是指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时,参与者双方都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消极结束是指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时,参与者双方或一方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即参与者出现恼怒、生气等消极情绪)。或发生身体意外,或转化为攻击性行为等伴有消极情绪的行为。(见图6)
      从上图可以看出,积极结束的行为事件175个,占总数的97.2%。消极结束的行为事件5个,占总数的2.8%,其中因发生身体意外而停止游戏的行为事件2个,占总数的1.2%。(注:发生身体意外并没有使身体受伤,而是摔倒在操场),1个事件转化为真的打架,占总数的0.6%。由此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很少会导致发生意外、造成幼儿受伤或转化为真正的攻击性行为。
      (五)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邀请的回应情况
      发起者是指最先发出某种游戏信号,邀请同伴参与追逐打闹游戏的幼儿。回应者是指需要对发起者游戏邀请信号做出某种回应的幼儿。回应者的回应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回应、中性回应、消极回应三种类型。所谓积极回应是指回应者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做出适当的游戏回应,使追逐打闹游戏顺利开始;中性回应是指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回应者既没有积极游戏回应也没有表现出消极情绪,而是看着对方、不予理睬或走开;消极回应是指回应者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表现出消极情绪(如:皱眉)或向老师告状。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邀请的回应情况如下。(见图7)
      由图7可知,在192个案例中,180个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发起者发出游戏邀请后得到积极游戏回应的,占总数的93.8%。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游戏邀请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并形成追逐打闹游戏。这说明大多数大班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邀请信号。中性回应的事件10个,占总数的5.2%。做出中性回应的幼儿大多也能够理解同伴的游戏信号,只是由于个人兴趣、所处情景等原因没有参与追逐打闹游戏。消极回应的事件2个,占总数的1%。当回应者做出消极回应时,发起者会立刻停止游戏,向回应者解释自己的意图或“嗤之以鼻”地走开。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信号,作出积极的游戏回应。
      四、讨论与建议
      1 教师应相信幼儿的能力。在日常活动中,不少教师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辨别、控制等能力。其实大多幼儿能够正确区别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与攻击性行为,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意图。并做出积极的游戏回应。而且,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经常发生在好朋友之间,幼儿的目的并不是伤害同伴,而是为了与同伴友好交往,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2 教师应正确认识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研究发现,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危险性较小。大多追逐打闹游戏行为都是以积极的方式结束,很少会造成同伴受伤或转化为真正的攻击性行为。因此,教师对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危险性不必过于担心。另外,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一般不会扰乱班级秩序。首先,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经常发生在幼儿无所事事、消极等待的过渡环节。在这种无所事事的环节中,这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而已。其次,大多追逐打闹游戏的持续时间较短,近80%不超过1分钟。即使教师不制止(除非确有危险因素存在),由于常规活动的进行、幼儿自己失去兴趣等原因,幼儿往往也会主动停止追逐打闹,而不会影响常规活动的进行。再次,追逐打闹游戏的参与者人数较少,大多发生在两三个人之间,也不会造成整个班级的混乱。
      3 利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反思活动。在教学、游戏等活动中发生此游戏行为往往是幼儿对当前的活动不感兴趣的一种“信号”。当幼儿在某个活动中发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时,教师应该反思活动的吸引力,并相应作出调整。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经常发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教师就应该反思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否适宜或是否需要更换、幼儿的游戏经验是否应该丰富、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等问题。
      4 给予幼儿自由,适当允许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从分析可以看出,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并不像教师所认为的:经常导致幼儿受伤、造成班级混乱。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追逐打闹游戏具有积极的发展价值,如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应然的活动内容。虽然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为其负面的影响而把它全盘否定。《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是幼儿交往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不应该看到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就立刻禁止,而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适当允许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满足幼儿尤其是男孩子的需求,因为追逐打闹游戏为男孩子提供了其他游戏所不能提供的相互作用的途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幼儿懂得在行为过程中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这样才能真正防止危险的发生。

    推荐访问:大班 打闹 调查研究 对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的调查研究 大班角色游戏 大班表演游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