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以情导入,以疑激趣,以实促悟|激趣导入

    时间:2020-02-25 07:30: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深入探讨的话题。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如何巧设情境,妙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课文阅读与学习。
      一、 创设情境,激趣入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需要语文教师巧妙地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更加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中,领略各种丰富多彩的故事,认识不同寻常的人物,让文本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要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为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揭题时精心创设情境,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出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出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或者录音机播放经典音乐《飞天》,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敦煌作为我国的“艺术宝库”之一的魅力,然后再展示一系列的敦煌壁画、彩塑、藏经洞等图片,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教学情况,从而导入新课。
      二、设置悬念,以疑带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针对小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心理,可用设置悬念的办法,在课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悬念最具有诱惑力,最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迫切心理,形成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也是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开课时设置悬念,就是营造一种阅读期待。巧妙的揭题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呈现出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能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所教内容的性质,根据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第七册教材 《泉城 》一课时,学生知道珍珠泉的泉水是冒出来的,趵突泉的泉水是涌出来的。可是,学生对 “冒”和“涌”这两个字的使用方法却不太清楚。因此,教师可以就此设置疑问:为什么珍珠泉的泉水不能“涌出来”,而趵突泉的泉水为什么不能“冒出来”呢?学生们纷纷被教师的这个问题问倒了,大家疑惑不解。此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拿来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一只在瓶底用针扎几个小孔,用力挤压,让学生观察出现什么现象;另一只拧开盖,用力挤压,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教师刚做完这个小的试验,学生们就开始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了。通过巧妙的设置疑问,并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在课文学习中掌握课外的知识,了解了开口小的是“冒出来”,开口大的是“涌出来”的自然现象。这样简单的教学设疑,就能很好地满足语文课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需要,学生对各种泉的特点也能理解得非常的透彻。
      三、联系生活,激情促悟
      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能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能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建立起学生的原认知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草原》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切实地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及思考:“草原”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笔下,会有不同的“面貌”。在北朝民歌《敕勒歌》中,草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是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如果你们有见过辽阔的草原,请大家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看看是否跟以上作家的描述都不一样呢?于是,学生们纷纷谈起了自己看到的宽广的“草坪”或“草地”时的感想。但是,这都不是真正的草原,随后,教师可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等歌曲,在歌曲中让学生感受明朗的天空下,蓝天碧草共一色的美景,然后再通过朗读的形式,品味课文中 “蒙汉情深”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还原语文本色。
      常言道,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有效,重在灵活。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向丰富的知识海洋,探索语文中的奥秘。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向对其他学科的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语文学习兴趣。
      (责编 钟 岚)

    推荐访问:导入 以情 实促悟 以情导入 以疑激趣 以实促悟 以情激趣以趣促学 以情激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