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中学化学“两贴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学化学期刊

    时间:2019-04-26 03:33: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通过中学化学教学中习题的编制及教学设计两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两贴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最后提出了“两贴近”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两贴近;价值取向;原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0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03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所以化学是一门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的科学。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化学新课程内容十分重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简称“两贴近”),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化学科学知识的价值,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科学技术的本质,感悟化学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目前许多教学都倾向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笔者在翻阅了大量中学化学习题及教学设计后,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两贴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来类比化学中抽象的知识点;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社会现象创设教学情景,这是一个好现象,然而笔者发现某些习题及教学设计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不是真正的“两贴近”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决不是简单罗列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或现象,而是要选择那些既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学习。[3]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习题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但在问题情境中,不要认为讲一点和生活或健康有关的常识就是贴近生活,很少考虑这里所讲的生活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思想是否真正贴近?也不要认为讲一些基本化学工艺过程,介绍一点环保常识和概念就算是贴近生活,较少考虑这样的内容是否能使中学生产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感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应当承认,当前中学化学习题的编制在这方面是存在着缺憾的。
      1.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
      【案例1】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化学式为Ca2(PO4)3OH,相对分子质量为502。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理想的健康食品。右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g(保留到小数后2位)。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盒牛奶?
      题目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的,用学生在生活中常喝的牛奶为例,让学生通过包装标签上的信息来回答问题,立意很好,此类问题源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接近,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但笔者发现第3个问题中“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盒牛奶?”的真实性需要深思。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一个人每天要喝两盒牛奶,也就是500mL,大约500g,但在中国很多地区的居民并不能达到此标准。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条中明确提出‘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并在《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平均每人每日摄入奶类及奶制品100g,豆类及豆制品50g。《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地区2至3岁儿童的奶制品摄入量虽然最高,但男女也只是在126g和140g左右。60-70岁年龄段群体也不超过90g。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制品的摄入量仅为26.5g,其中城市人口摄入略高,达到65.8g,而农村人口还不到12g。
      2.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
      【案例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厨房调味的食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需要的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无不与化学有关。甚至在描述一些与化学无关的事件时,也常融入化学术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祥云图案突出了中国元素”;“几年来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是加快全国和世界人民对贵州、贵阳的了解的催化剂”。请从化学视角按要求填空。
      (1)写出你熟悉的元素符号(各写一种):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
      (2)写出你熟悉的物质的化学式(各写一种):盐 、碱 、酸 。
      (3)下面的内容都与北京奥运有关,其描述的物质使用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福娃”外部用的纯羊毛
      B.“祥云”火炬用的铝合金
      C.“水立方”外部用的聚氯乙烯
      D.“鸟巢”主体框架用的钢铁
      (4)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 ,写出一个需要催化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本题是针对初中毕业生设计的,涉及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食盐、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社会热点话题奥运火炬及贴近生活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题目旨在学生通过阅读题设材料回答问题,但就整道题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题设与问题严重脱节,没有题设学生依旧能快速回答,这只是表面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但并没有使中学生产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感觉。如果只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在中考中反而浪费学生的时间。
      二、贴近到什么程度
      随着现代化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化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化学的世界中,没有化学知识,就难以适应这个由化学托起的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化学,都需要化学。但这种化学不应该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化学,而应该是与每个人的需要有关,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化学。[4]化学教学贴近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总会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存在差异,究竟贴近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好好思考了。但目前许多教学设计中,教师所使用的类比还有欠思考。   1.远离相关知识经验的类比
      【案例3】某教师在《化学选修3》中,用“蜂巢与蜂室的关系”来比喻晶体与晶胞的关系。
      教师原意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蜂巢来理解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但教师应考虑到由于地区的差异,不是所有学生都见过蜂巢,没有见过或不熟悉蜂巢的学生又怎么办呢?因此忽视学生实际经历的贴近生活是不可取的。
      2.表面关系之间的相似性
      【案例4】某教师在《化学必修2》中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先从学生日常娱乐的52张扑克牌入手,找到了四种花色的规律,引出门捷列夫玩耍63张扑克牌的故事,追问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有何规律,引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作为化学科学重要的基本理论,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学生日常娱乐的52张扑克找出四种花色的规律来类比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学生怎么能体会出科学探索的艰辛?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大致由这样几个探索性的序列构成:元素的发现和原子量数据的积累—始于1817年的对于元素分类的尝试—卡尔斯鲁厄会议—尚古多、纽兰兹、欧德林等科学家的分类—1869年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预言被证实—1894年稀有气体氩的发现及其在周期表中的排列—1913年莫斯莱的贡献和以原子序数为基础的周期表的建立(即周期律的现代形式)。该过程并不是线性积累的,而是不断探究,充满了争议和冲突,螺旋式发展的。因此,对于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不恰当的类比反而影响学生的认知。
      此类案例是以表面关系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来进行类比的,但它不是进行类比的前提,如果仅以这种相似性为基础来进行类比,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结果,案例只有在深层关系上具有相似性,才能保证类比的顺利进行。
      三、“两贴近”的价值取向
      只有把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一个社会背景中学习,学生才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到化学理论的物质力量和化学科学技术的价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决策。同时,只有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核心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与化学有关的新闻事件,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等都是我们创设课堂情景的好材料,一般来说,高兴、愉快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推动力,对学生学习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沮丧、痛苦的情感则会压制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5]所以对这些材料的利用应有所选择,重视学生正面情感的培养和正确的化学观的形成。
      【案例5】某教师在《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如下教学情景,上课铃响后,学生竟然发现我叼着烟走向讲台,并大胆的吞云吐雾。从不吸烟的我做出这些行为,让全体学生感到匪夷所思,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随后我拿出红外线电筒,使光束通过我吐出的烟,让学生观察光亮的通路。这时学生才明白我在故意“作秀”,演示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实验,而不是故意违反学校纪律,随后告知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本课涉及,讲完课后将请同学来解释形成现象的原因,从而引起学生探究谜底的好奇心,最后使本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上述教学情景,几个简单的动作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快速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原来科学就在身边。但教师应考虑到: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在课堂上吸烟,学生很容易模仿,须知,一名教师的言行,很有可能就影响了学生的原有认知。
      四、“两贴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科技的高速发展与课时的有限性和教师知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近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学科迅猛发展,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知识数量激增,但是用以讲授中学化学的课时却是有限的。这个矛盾给化学课程选材造成了困难,给教学带来较大压力。教材中就“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材料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教师鉴于教学课时和自身知识面的狭窄,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程度无法控制,实施效果自然良莠不齐。
      2.新教师考虑问题的深浅控制不当
      在教学中使用类比策略时,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考虑问题的程度往往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中举的案例可能会出现不恰当之处。研究表明,新手常以两个问题的表面特征为基础进行类比,而专家则能从隐藏着的深层结构上的相似性出发来考虑问题的解决。[6]
      3.教师对价值观的认知不全面
      传统教学中,对情感领域常用爱国主义精神、高尚情操、良好品德、意志等词语来描述。新课改后,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对这一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只要把化学知识放在一个社会背景中学习,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殊不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教师的正面引导是分不开的。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化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包括化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化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化学研究尊重事实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五、“两贴近”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中学化学习题中“两贴近”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尽可能选择真实而又具有一定内在逻辑联系的情境,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而且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即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般所设计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查阅一定的相关资料就能够解决,但必须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
      2.解决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两贴近”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其他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达到对知识较深刻的理解。其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创设学习情景。例如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赞赏化学学科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产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一些与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学习情景、能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提出合理的判断,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蕴涵化学史料和科学事件的学习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在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注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想象、直接观察或操作演练将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此,教师自身应当不断地积累生活、社会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2] 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
      [3]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中学化学教科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24
      [4] 郑长龙,毕华林等.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9
      [5] 毕华林,亓英丽主编.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1~202
      [6]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5:391~396

    推荐访问:贴近 原因 中学化学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