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人性的光辉作文800字 呼唤人性的阅读

    时间:2018-12-28 03:4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阅读与理解、阅读与写作三大关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三大关系,也是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误区的领域。本文认为其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是对阅读主体即学生的忽略,并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理念和途径三方面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三大关系 阅读主体 思考和建议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顾黄初先生指出:“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从阅读教学本身来讲,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要求系统性和整体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从阅读主体方面来说,阅读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真正的阅读必须同时挑战我们的感性与知性。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阅读――阅读自然景物,阅读他人的手势表情,阅读标记符号……可以说,通过阅读,我们学会收集、选择和处理信息,学会融入我们周遭的世界,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关系问题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许多教师忽略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倾向于用一种固定的、规范性的理解套路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出于对教材崇拜、考试唯上的心理,过分强调阅读技巧、语言技能的工具性训练,将课内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育、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功能丢弃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远航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拓展自己的视野。选择的自由有利于心灵的自由驰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防止学生沉迷于低俗趣味的阅读之中。课内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对写文章的一套看法,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课外阅读能够弥补课内阅读时间限制的不足,帮助学生广泛获取知识,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系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净化他们的心灵。因此,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的关系,转变观念,为学生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收集阅读资料,积累写作材料。
      (二)语文阅读与理解的关系
      “学习是要改变我们体验事情的方法;而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便是要帮助学生以更高明的方法来审视世上的事物”。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突破他们的生活圈子和行动范围的限制,通过文本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改变自己对某物、某人或某事原先狭隘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宽广的胸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某一个作者的观点或情感,而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这种学习方法,学会自己阅读、自己体会,进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不同的文体要求不同的理解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的多样性与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三)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应带着问题阅读,做到学与思、读与思、读与写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吸收与语言表达之间的有机统一。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真正阅读一些能增长见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作品,以阅读促进写作与表达: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组织读书交流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提醒学生多动口说、动笔写,而且是用学生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体会,让阅读和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根本性误区――阅读主体的缺失
      
      反思以上我们所讨论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关系问题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聚焦于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其实质是对人性的呼唤。李镇西曾经呐喊:“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进了大学或走入社会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我们中学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失落了!”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也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提示我们:“对读者来说,文本本身确实只不过是一系列的‘提示’,是把一部分语言构成意思的邀请书。用‘接受理论’的术语来说,读者把文学作品‘具体化’了,而文学作品本身只不过是书页上一连串有组织的黑色符号。如果没有读者这种连续的、积极的参与,那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文学作品。”接受美学认为,阅读过程永远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并且随着时间而展开。无疑,阅读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允许“一刀切”的先验的限定理解。
      
      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尊重人性、养育人性,以培养学生善于理解、善于感悟、善于表达、善于尊重和宽容别人的品质为核心。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形成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树立一种生活信仰,提升生命的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除了必要的阅读技能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终身受益且持续终身的习惯;在阅读中学会审美,获得美的体验;学会在阅读中反思,敢于批判。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应该是民主、科学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的主体,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提倡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倡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应该是开放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途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要坚持允许学生思维开放,从“人文性”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阅读潜力。
      
      参考文献:
      [1]许建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论[C]//三尺讲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103.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3.
      [3]杨洪彦.语文教学与阅读写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76.
      [4]张其英.语文教学应从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J].2006,(5):61.
      [5]杨洪彦.语文教学与阅读写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76.
      [6]李镇西.阅读:呼唤“人”的回归[C]//三尺讲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177.

    推荐访问:呼唤 人性 阅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