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学生两极分化_历史学科新高考新课程

    时间:2018-12-28 03:4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两极分化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造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造成儿童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遗传智力,而在于家庭与学校的环境条件,只要提供了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因此我们要找出分化的原因,并尽可能地把分化降到最低。
      
      一、问题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个崭新的变革。但是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大都感觉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重。“分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1.在新课程形势下,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能很好地适应,甚至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但那些智力稍差,缺乏主动性,又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则一时难以适应,这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2.新课程注重实验和活动,要求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在课外制作相应的仪器和相关的小实验或完成课外活动来巩固知识点,这就使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热情很高,学习态度端正,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课外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因而能学得较为扎实,成绩较为满意;相反,本身对科学兴趣不大甚至讨厌,又懒于动手、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中不会积极参与探究、讨论,等于是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果较差,科学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3.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但不同的家庭条件、家庭背景不能让学生都在网上或课外书本等渠道找到跟课本相关的知识内容。一方面,有些家庭没有上网条件,有些则没有能力让学生买太多的课外书。另一方面 ,新课程要求有的新的科学实验仪器没有及时筹备,不能和课本内容配套,课内增加学生兴趣的活动没有和当地的环境接轨等,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如初一的星空图,因为学校没有足够的望远镜,或者即使有也很难观察到真的星空(天气不允许),所以还是纸上谈兵。
      4.新课程要求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生生交流,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多讲解、多接触、多询问学习情况。但教师只有一个,而学生还没有达到小班化的程度,现在的班额多者六七十人,少者四五十人,我们的教师究竟如何在大班额的背景下在教学中体现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知识呢?这就是个严重的现实问题。所以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及时指出基础差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必然会使学生成绩降低。
      学生的两极分化,其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多方面,所以我们在制定解决方法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地思索、采取相应的对策。
      那么,如何消除这种“两极分化”?
      
      二、解决问题
      
      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进程外,自然亲切的教态、精练幽默的语言、简明工整的板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教师巧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悬念教学法,它能沟通教材中上、下课的联系,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节课留下的悬念,课后必然饶有兴趣地讨论研究,由于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许多悬念,学生可以动脑动手,通过实验解决。例如,在讲述“液体压强”一课后,我先复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压强大小计算方法,然后设问大气是否也存在压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课后自己准备实验或例子去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设计了许多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系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海洋乘风破浪,既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意志,又不断激发了他们的发现、创新的激情。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在讲述“机械能”时,我引入“举高的小球释放后能够做功”,让学生产生一种疑问:被举高的静止的小球能够做功,它所做的功消耗了什么能?这能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个能叫什么能?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趁机引出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悬念教学既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比生搬硬套的注入式方法具有更高境界。
      2.实施分层教学。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对学习的认识、态度和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虽然在八年级阶段科学是起始课,似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文化积淀”问题,客观上也存在不平衡性。这些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就逐渐暴露出来。为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克服教学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立足于中等生,我们要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对不同学生我采用不同的要求。我将作业练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我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第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等生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平时上课我一般是对中下等生提问,对于他们的作业,我要求评讲了以后要即时订正,然后我给他们复批,过几天再出类似的题目给他们做。切忌对后进生冷落、嘲讽、不负责任的放弃和格外严厉的惩罚。这样不仅不利于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反而会压抑他们原有的积极性,妨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两极分化更严重。
      3.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
      把班级学生按好、中、差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结成对子,以好带中促差。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设置多层次问题,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后进生展示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的自信心。其次发挥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如我班共有8个合作小组,其中5个小组是4位学生,3个小组是6位学生。在分组时,我已经进行了均衡搭配,好中差搭配,实力比较平均。平时上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可以说,这是8个小集体。我提出的第一个活动是进行期末“汽车拉力赛”,得到学生热烈的回应。活动设想:每个小组代表一辆小汽车,各组给自己小组的小汽车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各位小组成员代表小汽车的轮子。在期末阶段组内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大家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复习。以期末考试的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作为小汽车的速度。最后我将取前三名发奖。为了鼓励后进学生进步,我特地设立了“进步加分”这项规定:凡是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可以依实际情况给予加分。
      第二个活动是“我要超过你”。“汽车拉力赛”是一个集体项目,而“我要超过你”则是一个个人项目。活动设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定出一个“赶超对手”。(这个“对手”一定要和这位学生旗鼓相当,甚至要略好一些,但不能相差太远,也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那个程度。)如果期末考试成绩超过了这个“对手”,那么这个学生的暑假作业减半。
      4.抓习惯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情。不仅可以使“尖子生”得到应有的培养,而且可以使中等生和后进生在科学基础知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一种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科学的先进学习方法,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
      (1)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做到两个“不代替”:一不代替学生阅读,二不代替学生思考。在每节课中要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阅读、钻研教材,或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认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教师积极巡视课堂,指导学优生,辅导学困生,促进中等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作一些调查研究,以便在下课前几分钟指导学生做好小结;纠正学生的错误,解决疑难问题,使作题规范化,促进知识系统化,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2)抓习惯养成。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观察动手的习惯,讨论质疑的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和及时复习认真处理作业的习惯等。习惯培养重点放在八年级阶段,特别是八年级上学期至关重要。我们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持之以恒,直至“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和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减少两极分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肯定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只要开动脑筋,做个有心人,就会找到许多帮助学生的好办法。我们要以最大的责任心来提高学生,让更少的学生掉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任长松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两极分化 浅析 新课程 学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