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党课下载 > 正文

    党课:解读全国两会精神

    时间:2022-10-06 17:5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解读全国两会精神,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课:解读全国两会精神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5篇

    第1篇: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点

    二、201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

    4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6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三、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

    1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

    2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3实体经济困难较多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6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

    7脱贫攻坚困难较多

    8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繁重

    四、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1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2019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

    Ø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Ø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Ø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Ø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Ø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3做好2019年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三大关系

    Ø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Ø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Ø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五、2019年政府工作战略安排和有效部署

    1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Ø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Ø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Ø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Ø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Ø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

    Ø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2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Ø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

    Ø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Ø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

    3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Ø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Ø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Ø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Ø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

    4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Ø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Ø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Ø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Ø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Ø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Ø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Ø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Ø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7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Ø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Ø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Ø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8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Ø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Ø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Ø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9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Ø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Ø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Ø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Ø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0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Ø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Ø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Ø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Ø丰富人民群众精神化生活

    Ø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2篇: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欢迎参考~

    温馨提示:由于2017年全国两会还未召开,有最新消息网站会及时更新,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2016全国两会相关资讯。

    2016年全国人代会3月5日召开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关于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5日在京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慈善法草案将上大会审查和审议。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2016年3月3日召开全国政协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建议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决定》草案将提请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关键词二:反腐

    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关键词三:新常态

    聚焦:GDP增速如何设计区间

    2016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2016年两会的高频词。

    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特点也再度凸显。

    年初,31省份亮出今年GDP预期目标,其中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作为牵动着13亿人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型成功?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再度会商“解题思路”。

    关键词四:依法治国

    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与“两会精神”有关的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解读预测22017全国两会精神解读3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42017两会精神最新解读52017全国两会精神热点62017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72017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82017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92017两会精神解读10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解读1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7年分享到: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五: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民生热点

    关键词六:环保

    聚焦:“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七:户籍改革

    聚焦:一纸户口如何剥除福利捆绑

    同样是牵涉到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2015年,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凸显出渐进特点,但是,作为一块“硬骨头”,户籍制度改革前路依旧艰辛。

    一边是城镇化大潮中,进城群体难以在购房、教育、医疗方面获得同城待遇,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迫于城市承载力以户籍设限,一纸户口牵动着太多利益博弈。

    户籍制度改革难,难在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地区公共福利差异,然而,在中国的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户籍如何与福利剥离?可以预见,这亦或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八:养老金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2/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尾页>与“两会精神”有关的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解读预测22017全国两会精神解读3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42017两会精神最新解读52017全国两会精神热点62017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72017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82017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92017两会精神解读10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解读1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7年分享到: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2016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关键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相关阅读:

    2017年两会三月份在北京召开,从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将每年“两会”的会期基本上定在3月,并逐渐固定在3月5日召开。

    主要是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行使的职权有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这就决定了“两会”不可能太早开。如果是1、2月或者前一年12月开,此时的预算做不出来。而“两会”开得太晚,一年的时间过半儿才开会审查预算的话,则失去了预算的意义。

    因为2017的两会还没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全国两会会议日程,仅供参考。

    2016年全国两会会议日程

    注:日程如有变化,由大会秘书处另行通知

    3月3日

    下午3时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

    1.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2.听取俞正声主席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3.听取陈晓光副主席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4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5日

    上午9时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

    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6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7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8日

    上午9时界别联组会议

    下午委员休息

    3月9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10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3月11日

    上午9时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下午3时小组会议

    3月12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

    下午3时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3月13日

    上午9时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下午3时小组会议

    4时30分主席会议

    1.听取分组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

    2.审议提交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有关文件

    3月14日

    上午委员机动

    9时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1.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3.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3/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尾页>与“两会精神”有关的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解读预测22017全国两会精神解读3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42017两会精神最新解读52017全国两会精神热点62017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72017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82017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92017两会精神解读10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解读1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7年分享到:

    下午3时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会

    1.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3.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3月16日

    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

    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

    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黄润秋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全国两会思想汇报范文参考模板,两会思想汇报

    2.两会思想汇报,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思想汇报2016年

    3.大学生学习2016年全国两会思想汇报,党员两会思想汇报

    年党员学习全国两会思想汇报范文精选2篇

    5.最新2017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思想汇报范文精选

    年大学生全国两会学习思想汇报,全国两会思想汇报精选2篇

    两会思想汇报优选范文,2016全国两会思想汇报

    年大学生关于全国两会思想汇报范文大全

    年学习全国两会思想汇报范文,两会思想汇报参考模板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最新出炉

    温馨提示: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与“两会精神”有关的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解读预测22017全国两会精神解读3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42017两会精神最新解读52017全国两会精神热点62017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72017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82017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92017两会精神解读102017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解读1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解读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7年分享到:

    第3篇: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15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京召开。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主席会议日前召开,建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

      “两会”是什么?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2015年全国两会前瞻

      国计大势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去年,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关键词二:反腐

      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关键词三:新常态

      聚焦:GDP增速如何设计区间

      今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今年两会的高频词。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特点也再度凸显。

      年初,31省份亮出今年GDP预期目标,其中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作为牵动着13亿人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型成功?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再度会商“解题思路”。

      关键词四:依法治国

      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五: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民生热点

      关键词六:环保

      聚焦:“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PM2.5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七:户籍改革

      聚焦:一纸户口如何剥除福利捆绑

      同样是牵涉到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2014年,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凸显出渐进特点,但是,作为一块“硬骨头”,户籍制度改革前路依旧艰辛。

      一边是城镇化大潮中,进城群体难以在购房、教育、医疗方面获得同城待遇,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迫于城市承载力以户籍设限,一纸户口牵动着太多利益博弈。

      户籍制度改革难,难在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地区公共福利差异,然而,在中国的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户籍如何与福利剥离?可以预见,这亦或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八:养老金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今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关键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据介绍,今年内中国还将再分两批放开多项价格,其中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电力输配价格等都在改革之列。

      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价格大涨?一些领域的价格乱象如何治理?价改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伴随着更多领域的价改推进,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第4篇: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20全国两会精神党课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十三届三中全会听取并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了国务院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同意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关键任务,并决定批准该报告。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栗战书委员长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常委会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紧紧依靠人民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大力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

      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六十二条第二项、第十四项、第十六项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如下决定:

      一、国家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二、国家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和境外势力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外国和境外势力利用香港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尽早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安全立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和执行机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力量,加强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工作。中央人民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机关根据需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相关职责。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应当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依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等情况,定期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报告。

      六、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切实防范、制止和惩治任何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的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将上述相关法律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

      七、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冯忠华辞去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确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第5篇: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11年两会精神解读

    发表时间:2011-3-16 11:17:04 作者:喻永清

    --------------------------------------------------------------------------------

    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两会”召开是社会热点问题表现最充分,社会关注面最广泛的政治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亿万人民重托,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共商科学发展大计,共绘宏伟蓝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个特殊时刻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厚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年两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两会中的突出热点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今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一、两会的基本情况

    1、政协会议。2011年3月3日—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在召开。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2、人大会议。2011年3月5—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7项议程)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审查和批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审查和批准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1年中央预算;
    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3、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2011年的工作部署。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1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思考】

    (1)联系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职能等知识。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监督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协助并推动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2)体现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决定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直接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3)运用人民代表、人民代 表大会等知识。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在本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审议并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

    (4)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人大制的优越性。本次大会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审议并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结合“两会”联袂召开,分析党、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的行政管理职权;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坚持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同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是一致的。

    (6)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因此,国家十分关注民生问题。

    (7)国家职能。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二、“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

    【五年成就】

    1、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4、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五年工作】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增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3、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

    5、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认识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存在问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
    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
    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2010年】过去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这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理论思考】

    成绩取得的原因:

    经济生活

    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市场调节为基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发挥财政的作用

    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发水平

    加强自主创新

    不断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生活

    我国的性质,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文化生活

    优秀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弘扬民族精神

    生活与哲学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所取得的成绩:

    矛盾分析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三、“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

       1、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4、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5、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6、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7、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11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七)大力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是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二是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三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

    【理论思考】

    经济生活

    (1)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2)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保障。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

    (5)用财政的作用知识,分析中央财政安排对民生、教育、科技等的大量投入。

    (6)运用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关知识,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7)社会主义的本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8)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治生活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全面履行政治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更是政府捍卫人民切身利益的具体要求。

    (2)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因此,国家十分关注民生问题。

    (3)我国的对外职能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4 )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文化生活

    (1)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生活与哲学

    (l)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两会报告”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理清党、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分析“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间的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分别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互联系;
    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3)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两会”不断提出新课题、新方案、新举措。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与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根据我国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议案,积极献计献策。

    (4)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全面分析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5)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趋势的观点,分析今年主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6)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结合,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必须尊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鼓足干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小康社会油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7)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应观点对两会召开前民意的征求和两会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安排深入理解。

    (8)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推荐访问:党课 解读 精神 党课:解读全国两会精神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党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