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七年级新生“有效适应”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1-07-17 08: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初一新生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学习道路中的又一个重要的起点。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自觉性与被动性相互交替着。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以爱心为基础,让所有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环境、把握学习新节奏,做新生活的主人。具体策略:铺设心路,让“心雨”在“师爱”中飘洒;学法导引,让“心智”在“悦纳”中踊跃;课堂引领,让“自主”在“理念”中激扬;生态养育,让“心灵”在“阳光”中沐浴。
      【关键词】初一新生;适应期;主体;成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初一新生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学习道路中的又一个重要的起点。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他们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而积极的引导。同时随着“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学生的增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之前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由小学生变为初中生,不仅是身份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生理发展等的一系列变化。
      由于初中学生是中学的初级阶段,年龄由儿童期转为少年期,心理上也逐渐从依附家长,崇拜老师到寻找自我,力求摆脱外在束缚的转型时期,所以要使学生很快完成由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学校、教师在工作中就必须更加耐心、细致、循序渐进、讲究策略和技巧。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假如能把握好初一新生入学教育这一环节,那么以后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个班集体就能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对七年级新生“有效适应机制”的建设尤为关键,这是引领学生走向人生新起点的航灯。
      一、铺设心路,让“心雨”在“师爱”中飘洒
      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学习环境,同学、老师、学校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新环境下会产生许多不适应。所以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为师爱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理解是学生成长的自信和动力。教师应以“慈母”般的爱,热情地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循循善诱,热情疏导,对所有学生不偏爱。教师应以这经久不衰的动力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产生适应环境的内驱力。以积极的情绪和乐观开朗的心情去迎接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
      1.关心+耐心——“自理”方能自立
      初一新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自觉性与被动性相互交替着。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放手而不撒手,既要关心更要耐心,使他们从依恋父母老师的状态下逐步朝着独立的方面发展,适应中学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特别是以前没有寄宿过的学生,离开父母很难适应。如果不指导好他们的生活,就不能使他们安心学习。作为班主任,要关心他们更要耐心指导好学生一日生活流程,如怎样打饭、打水、购物、整理内务、管理财物等日常生活。特别是整理内务,一个寝室有10来位学生,物品的摆放,每个学校都有统一严格的要求,细到棉被的折叠摆放、毛巾牙杯牙膏牙刷的摆放、鞋子的摆放及其他生活用品的摆放等等。老师要深入学生寝室、餐厅,观察学生言行举止,通过耐心地指导示范,引导他们观摩自己身边的榜样,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理。
      案例1:七(1)班班主任陈老师在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师爱”的感召,并以此推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在学校“三项竞赛”“文明寝室评比”中很快就能得到验证。评比扣了分,“轻则骂重则罚”是不可取的,关心他们,宽容他们的失误,耐心的指导(因为扣分也不是学生的所希望),只要他们受到了教育,有了觉醒,有了进步就好,而不在于分数的多少名次的前后等等。另外,陈老师还用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进潜移默化的教育:看到班上卫生角的扫把倒了,陈老师会不经意地走过去把它轻轻地扶正,学生洗漱完毕,有些粗心的男孩子挂毛巾时前后半部分没对齐,就走上前去帮他拉扯整齐。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开学初的编组、排位、发书及教室的布置和卫生扫除方面,陈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自己动手,教师只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努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才智,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2.真心+细心——有“规矩”方能成方圆
      大教育家孔子曰:“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进入初中之前,学生的行为习惯已逐渐形成,进入初中是否就顺其自然了?不,学生进入初中,巩固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更是关键。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各种意志品质的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初中生,他们觉得自己成为“大人”了,所以更不乐意去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少拿条条框框去卡学生,而要从心灵入手,“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要努力地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地关心孩子,细心地帮助孩子。例如,在开学期间,教师可以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着装、谁注意礼貌用语、谁坐姿端正、谁衣着整洁等,及时点名或不点名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如男生不留长发、分头,女生不留长指甲等;两相对比,学生们该选择怎样的习惯已一目了然。
      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守则”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行动的准则。虽然这些是条条框框,但我们老师要尽量用人性化语言,在实施当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案例2:从初一新生入学那天开始,我就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严格学生的坐、言、走、行。 在开学一两周,我集中一定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发言;我抓住时机,对学生指出行为习惯的要求。同时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引导――七(5)班主任工作心语

    推荐访问:七年级 新生 探索 实践 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