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政党视角下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

    时间:2021-06-02 04:01: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llx/xllx201406/xllx20140628-1-l.jpg
      摘 要:《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政治发展“中国道路”的现实逻辑,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适应性发展——这种适应性发展源自于其所拥有的创新力和修复力——不断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创新力和修复力为视角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逻辑,不仅展现了理论逻辑的合理性、理论逻辑要素与现实世界的匹配性,同时也为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转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替代和更为可取的解释,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政党视角;中国政治发展逻辑;创新力;修复力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6-0060-02
      探讨中国的政治发展,我们既不能依赖于演绎的方法以评估中国的民主进程,更不能脱离历史和现实,用意识形态的标签来裁剪中国政治现代化。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主导国家秩序重建,在推动现代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以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在促进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方面体现着特定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规定性。《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构建新的解释框架来探讨政治发展“中国道路”的现实逻辑。
      一、“政党—国家”体系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中国共产党主导下国家重建的历史必然性
      政党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中国政治变迁中“王朝更替”的逻辑。尽管中国近代以来的变革起因于西方外部势力的入侵,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国家的构建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中心线索。正是在“外部入侵”和“内部变革”双重逻辑下,中国传统性政治势力及其所依赖的政治社会经济基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破坏。也正是在这种逻辑演绎下,政党出现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并主导着现代国家的建构。
      然而,民国时期的“政党政治”以及国民党的“党国统治”都没成功地把中国推向现代国家的轨道,而为什么中共却能够主导现代国家的构建,原因何在?基于这一问题,作者的解释是:在阶级基础、精英构成以及党军关系方面,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国民党所构建的“政党—国家”体系存在先天不足,它在集权性、社会渗透力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虚弱,无力承担起中国国家重建的历史责任。与这种分析接近,有学者指出:国民党的党治国家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低水平的政治制度化,为其他阶级提供政治参与渠道甚少;二是它与乡村割裂开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政权,不能有效动员社会力量;三是它把传统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保守性无法凝聚社会成员[1]80。而中国共产党则在两个面向上超越于国民党,在意识形态面向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态把握,实现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改造性,对社会成员起到了独特的动员和重组作用;在组织和制度资源的面向上,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克服了奥尔森所说的“集体行动困境”,为中共所确立的“政党—国家”体系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对此,有学者用“高度内敛的政党结构和高度扩散的政党功能”来描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特质[2]。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开放型、责任型、发展型、变革型、领导型政党,所以它能够将创新能力与修复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国政治发展开拓出新的空间,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
      二、中国共产党创新与修复能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之力
      近年来,政党适应性理论的兴起代表着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传统的一种修正,它为研究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沈大伟教授在《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的观点正是这一研究的典型代表。沈大伟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发展中一直处于收缩与调适的双重状态,因此,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保持调适性和灵活性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3]。作为一种解释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尝试,对于中国共产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尽管有其学术价值,但是它存在的问题在于以不同政治文化场景的回溯式提问可能很难真正认清中国场景中的变化以及变化所具有的意义[4]221。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沈大伟教授用‘适应力’(adaptation)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与其外在情境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适应力’这一概念与‘创新力’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它弱化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创造性和主动性。”[5]143正是基于此,刘建军等人在《创新与修复》一书中从政党出发,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和修复力为视角,来剖解中国60多年来政治发展的逻辑。
      首先,作者认可创新力实质上就是执政党“吐故纳新”的能力,“在革命时期,创新力体现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突破;在改革开放时期,创新力体现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5]142-143。而修复力则是通过对基本价值原则的坚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状况所带来的挑战,“修复不是对创新的否定,它既是对创新之以外后果的补救,又是对某些经典社会主义原则的捍卫”[5]144。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兼具的创新能力和修复能力,使中共能够有效地、弹性地应对社会变革。也正是“修复边界与创新边界组合而成的区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长空间”[5]145。
      其次,作者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历程实质就是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为此做出的创新表现为革命中坚持中国化模式,建设中运用市场化模式。这样的创新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继承,也做到了与中国变化的实事相联系,由此才创造出特色的中国体制,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作者强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坚持不渝的捍卫是其修复能力的最主要表现。无论是市场经济的改革或是开放力度的深入,其不变的是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特色的创新,任何政策的偏重,都不允许对此形成冲击,因为意识形态涉及改革开放成果是否能为全体人民共享的问题,涉及领导者的服务对象和理念变化问题。
      三、政党精英、意识形态、组织体系与政治生态:创新力和修复力交织的四个向度

    推荐访问:政党 中国 视角 逻辑 现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