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攘外与安内?金融危机阴影下中国双重难题】攘外必先安内

    时间:2020-07-20 07:25: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继北京时间10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7000亿美元《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后,中国的救市也开始升级:10月5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将于近期发布试点通知。同时,央行推出了“优先接受大型权重股上市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的政策。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这是继9月18日中国决策层出台股市单边征收印花税等三项重大利好后,中国参与全球救市政策的一种延续。
      
      攘外必先安内
      
      在美国金融风暴蔓延、全球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力促股市稳定,并通过一系列行动绘制了较清晰的中国股市救市路线图。
      9月18日,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意在稳定市场股价;同日,汇金宣布将购入工中建的股票,意在稳定金融股价;9月19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改单边征收,意在维稳证券市场。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A股基础的确不扎实,仍需政策延续。而从9月18日到10月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中间的10余天,监管层确实没有放缓救市的步伐。
      9月21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于上市公司采用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回购行为取消了行政审核许可,推行完全市场化的操作。
      此举是想通过程序上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上市公司回购提供更多便利,以达到刺激央企回购的作用。
      9月22日,中石油拿出了7.254亿元人民币增持该公司6000万股A股股票,正式掀开了央企回购或增持控股上市公司的大幕。
      随后的9月25日,沪深交易所又为大股东增持开了“绿灯”――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新修改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有关内容,将禁止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窗口期”缩短为10天。这既便于控股股东进行增持股份的操作,也是对市场呼声作出的及时反应。
      10月5日,央行出台“优先接受大型权重股上市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政策,这被理解为是对“鼓励增持与回购”政策的进一步巩固。它对解决大型权重股上市公司流动性问题有很大帮助:如果大型权重股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得心应手了,股票价值得以恢复,市场信心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
      虽然有了多种鼓励权重股回购自己股票的政策,但用于回购的资金还是一个问题。据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自9月18日后,证监会已经抽调专人成立小组与央行紧急磋商,就是否允许央企和上市公司发债进行商讨,融资将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很快得到印证的是,被A股市场视为重大利好的内地融资融券“千呼万唤始出来”。10月5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期间只允许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取得成效后,融资融券业务将会成为中国证券公司的常规业务。
      融资融券在国内资本市场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93年,券商就开始为客户提供“透支”服务,即客户向营业部借钱买股票或借股票来卖。
      “融资融券业务,即投资者透过借入资金买股票,或借入股票沽空获取收益。本来在成熟的股市中,这种证券业务是很平常的交易。但是,由于中国股市交易制度、监管制度及投资者心态等方面的不成熟,从而使得该项业务迟迟没有推出。”易宪容对此解释说。
      他认为,现在采取试点是可行的,也希望就此找到一条适应中国股市的融资融券业务的制度安排。
      而这一旨在活跃市场的允许卖空政策,与英美近期严格限制卖空交易形成了强烈对比。
      “如果美国和欧洲不允许卖空,道琼斯指数早就跌到10000点以下了。一旦美国金融风暴更为肆虐,A股跌到1500点以下。就只有停掉股市。融资融券非治本之策,目前还是要紧急避险。”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对记者表示。
      10月7日,受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刺激,A股市场对“融资融券”并不领情,继续下行。
      
      要有壮士断腕的准备
      
      美国通过新版救市方案后,美国的融资来源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有香港媒体披露,作为近年来美国国债最大买家的中国,可能认购多达2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协助美国渡过难关。
      “美国救市,中国埋单”?一时间,“中国认购2000亿美国国债”的消息迅速蔓延,央行、银监会在第一时间紧急辟谣。
      央行新闻处发言人白力表示,中国参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工作,应当不会是仅仅购买美国国债这么简单。
      但公众对中国政府将采取何种方式直接参与美国救市的担忧,却并不因此削减。事实上,中国政府一再传递出要出手积极挽救美国金融危机的信号。
      9月24日,温家宝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面对当前的危机,各国要加强合作,有关国家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合力才能有力地应对危机。央行则表示,将继续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密切沟通与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在9月27日明确了救市的想法。在出席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刘明康表示,“目前,美联储与中国央行确实在进行谈判,中国可能考虑通过向美国注入流动性的方式帮助美国‘救市’。”
      据记者了解,中国的外汇储备为1.8万亿,其中中国海外投资大约90%投到了美国,中国已经投到美国的大约1.2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政府的国债和“两房”的企业债几乎各占一半。
      “美国政府的大窟窿绝非几千亿能补救的,中国政府此时要有一眼看透危机严重程度的能力,要有‘壮士断臂’的思想准备,实在不行1.2万亿美元打水漂,也不要再往无底洞里扔钱。”仲大军表示。
      国际金融专家丁大卫表示,目前美国期待拥有全球最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成为拯救金融海啸的“白武士”,但在这么严重的危机面前,中国不具备这个实力和能力。
      仲大军认为,目前中国的做法不应该是再向美国贴钱,而是要出售债券,换回美国在华企业的产权。这样做,既是在拯救美国,也是在拯救中国本身。据了解,目前美国在华投资共有大约2000亿美元。
      仲大军建议,中国避免损失的第二项办法是迅速回购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出售的股权,如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的股权等。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美国经济的下行,中国的出口锐减趋势明显。从内部来看,受国内成品油、电力及初级能源价格的价格扭曲、工资上涨、高位运行的PPI和CPI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如何启动内需,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9月15日央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此举表明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易宪容说。
      多位专家称,央行有望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实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增加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面向全民和企业的减税计划也将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呼声频频的减税计划包含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出口退税、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等几个方面。接近决策层的人士说,这些计划有望在明年元旦后启动。而取消利息所得税、降息等措施的预期也逐渐升温。
      仲大军提醒,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是后话,只能等到危机过后视情况而动。如果金融危机最终演变成经济危机的话,中国的经济境遇也绝不乐观。(孙春艳)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9期,作者为该刊记者,标题有改动)
      
      专家观点
      
      林毅夫:“抄底”华尔街 中国没有优势
      金融危机留下两大教训
      这次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教训就现在来讲的话,有两点值得吸取。第一是,这次金融危机,跟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在互联网泡沫高涨时,美国人财富多,消费就多,泡沫破裂后,导致财富和消费减少,经济衰退,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为了防止经济长期萧条,格林斯潘用连续27次降息的方式来刺激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刺激起来,成功地避免了上一次的经济衰退,但代价是房地产泡沫是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这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上要吸取的经验教训: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金融创新的隐患。美国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监管又没跟上,给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推波助澜。我认为,金融创新是必要的,也是不能禁止的,但是创新后,应该了解这些创新产品的好处和存在的弊端,监管要跟上,不能只看到好处而疏忽了必要的监管。
      
      中国应当努力增加内需
      至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我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比较疲软的情况下,应该增加内需。中国在刺激内需方面还有相当大潜力。一方面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项目可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也很大;另一方面,中国财政状况也比较好,有刺激内需的力量。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我一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中国还具有很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后发优势很大。考虑到中国储蓄率又比较高,外国投资还不断涌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好的市场,也是最好的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政治经济都相对稳定,我想,即使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维持8%-9%的增长速度,应该是没问题的。
      中国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虽然总体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城乡差距、人均差距很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必须面对,才能真正抓住发展机遇;而不是像一些国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以后,由于社会内部的矛盾,出现“拉美化”现象,各种危机随后不断爆发。
      
      中国投资方向应瞄准资源
      我不认为现在就是资本入美的好时机。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必须把流量和存量的关系搞清楚,外汇很多,人均很少!
      既然我们资源相对短缺,那么我们投资的方向,就是应该去获得资源。或者把资本投向我们的产品想进入的那些市场,用来帮助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和技术要不断升级,也可以用一些资本去获得产业升级的技术,这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也最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那美国有没有我们想要获取的资源?美国并不是自然资源最多的地方。美国一些企业有一些技术,应该结合国内的优势,购买它们的技术,进入到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如果你去买AIG等金融企业,美国人都经营不好,你还去买?这不是我们的优势。在这个事情上应该保持清醒。(刘洪)
      (10月9日《参考消息》,作者为该报记者)

    推荐访问:中国 金融危机 难题 攘外与安内?金融危机阴影下中国双重难题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安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