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贵州装备制造业:亮剑突围之路 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结局

    时间:2020-07-07 07:22: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9年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   当军车载着一枚枚昂首挺胸的新式武器从观礼台前驶过,当一架架新型战斗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10万贵州军工儿女感到了无比兴奋和骄傲。
      作为三大加速器、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奔月工程各系统重要研制成员,贵州国防工业圆满完成了关键部位的研制任务,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贵州来说,以011、061、083三大军工基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在做精军品“贵州元素”的同时,不断做强民品“贵州制造”,闯出了一条“军民结合、协调发展”之路。
      
      产业集群:
      “贵州制造”抱团发力
      
      报国志,三线情。从45年前“三线建设”的滚烫历史中走来的贵州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工基地在贵州高原建成,加上贵阳、安顺、遵义、黔南等地内迁地方机械工业,构筑了贵州装备制造业体系,总产值曾经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体制机制和思想的束缚,贵州装备制造业深陷“无米下锅”的困境,011基地华烽厂上千名员工曾经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
      为此,许多军工企业从“靠山、分散、隐蔽”的深山中走出来,并购、重组、亮剑突围,开始艰难的军转民“二次创业”。
      一批大到汽车、小到炒菜锅的民品项目,以军品技术支持民品做大做强,以民品实力支撑军品做尖做精,飞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核级铸锻件等具有军工特色和优势的高技术民品起步发展,民品由一般消费品、低层次工业品向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品转变,规模不断扩张。
      但是,“小、散、差”、 军民条块分割、投资渠道分离和分口管理的“军民分离”,优势产品、优势企业集中度低,竞争优势的产品少,整机和成套设备规模小,军民两用和军转民高技术的优势发挥不足,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尚未形成;投入徘徊在依靠自我积累阶段,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部分军工企业对发展民品的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等,成了制约我省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
      资源丰富的贵州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是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打造产业集群,提升“贵州制造”的凝聚力,而与此丝丝相扣的是寻找到一个好的发展模式。军工企业具有明显的基础管理优势,在质量和设备管理、工艺纪律、企业标准制定、操作规章等方面科学、准确、规范、到位,并向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方面发展,但机制体制不活。对地方企业来说,其发展模式刚好与军工企业相反。“军地结合、寓军于民”的新机制由此应运而生,达到了优势互补。
      于是,以011基地为依托,加快安顺航空城建设,形成以通用飞机、民用无人机系统、航空零部件、专用车辆等为主导产品的航空与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061基地为依托,加快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以航天高新技术、新能源、机电一体化装备、精密机械基础件等为主导产品的航天与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083基地为依托,加快贵州新添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以通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导产品的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目前,我省与巴西合作的贵州阿莫特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轻型飞机、与澳大利亚合作的云马帕斯专用车有限公司压缩式垃圾车、天马轴承等项目,陆续进驻安顺航空城;50家企业入驻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遵义园区……
      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民结合产业集群各展其长,发挥“溢出效应”,军民结合产业、军民两用技术、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2007年质量竞争力报告》披露,贵州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国排第13位。
      
      “溢出效应”:
      “军”“民”精品比翼齐飞
      
      在全球装备业,“军”与“民”并非是壁垒森严的两极。相反,更多时候它们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两翼。
      美国GE公司不仅航空发动机独步全球,而且民用照明、医疗设备、家用电器、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等也独占鳌头,风电产业更雄踞世界榜首;霍尼韦尔、柯林斯、泰勒斯等世界航空电子巨头,其非航空民品亦令世人惊叹。
      作为我国重要军工基地之一,贵州该如何应对装备制造业的新一轮洗牌,以何种姿态投身于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迅猛浪潮?
      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寻求工业强省道路上的新突围。
      在打造军民品品牌、将“贵州制造”引向“贵州创造”的进程中,我国越来越多的军品、民品烙上了“贵州制造”的印迹,开创了贵州装备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贵航集团打破了“靠军品吃饭、靠军品发展”的习惯思维,在航空领域生产“山鹰”高级教练机、无人机、通用飞机之外,抢先登陆民品,构筑了汽车、汽车零部件、机械基础、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五个板块。2008年非航空民品销售收入实现60多亿元,占总收入的50%。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始瞄准国内风力发电产业市场,利用航空锻件技术优势,打造风力发电、高速列车电机、大型民用飞机、核电、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等领域的中小型异形环形锻件等产品,今年又在贵阳市金阳新区完成了中小形异形环锻件的产品技术升级,并与世界排名前二的瑞典SFK、美国帝姆肯等风电设备公司建立了供求关系。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利用军工技术生产森林灭火弹,成功解决了车载自控发射灭火关键技术,实现了远程精确森林灭火。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航天精密铸锻技术生产核电站关键部件,成为全国获核装备生产许可证的六家企业之一。
      同时,省委、省政府积极鼓励省内重点产业的重大建设项目采用本省装备产品。2009年6月,毕节地区一口气购买了12辆万达公司生产的WD6100C型大客车。此型客车的交付使用,也标志着我省10米以上车身国Ⅲ排放标准大型公交客车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弥补“短板”:
      “贵州制造”走向“贵州创造”
      
      在经济竞争的全球化舞台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需要打造“国家生态圈”,才能催生更多的“狮子”。
      对此,在发展战略上,贵州装备制造业不遗余力走“精、专、优”路子,实施面向规模需求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战略,推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通过股份制改造等管理体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融资平台。同时,牢牢抓住“空间(目标市场的未来空间)、壁垒(市场对企业能力要求)、购买力(社会购买力和诚信度)”市场三要素和“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相对竞争优势”产品三要素。
      061基地主任曹军说,061基地在用于石油生产的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开发中,结合国内用户要求,重新设计制造了同类产品,成为国际上第二个生产厂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系列产品,2009年将突破亿元大关。
      同时,在产学研方面,061基地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已进入国际市场;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石油开采的复式永磁电机,比传统设备节能50%左右;研发野外救护车、远程会诊治疗车、卫生防疫车、卫星通信车、工程抢救车等系列野外应急救援设备。
      未来的竞争,将体现在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的市场地位由产品、品牌、渠道三大因素共同决定,贵州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认同度。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班程农透露,下一步,贵州装备制造业要做优做响“贵州制造”品牌,突出技术含量,突出特色优势,突出良好的售后服务;以创新机制为导向,面向国内外市场,梳理品牌战略和经营策略,增强“贵州制造”产品的可信赖度。
      “贵州装备制造业要进一步瞄准区内省内大工程、大项目,甚至省外、国外重大装备配套,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这是现阶段的理性选择,也是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现实途径。”班程农说。
      国际产业正在调整结构并向中国转移。在国际分工新的格局中,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社会环境,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的陆续贯通,将使贵州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土和主要受益者。贵州也正依托板块集聚效应、智慧整装出发,开拓装备制造业的一片蓝海。

    推荐访问:之路 贵州 突围 贵州装备制造业:亮剑突围之路 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 黔中最突出的农作物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