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综述|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

    时间:2020-03-31 07:44: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劳动力流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以作为今后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原因;劳动力流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23-02      劳动力流动问题是许多发展粤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所以西方经济学界很早就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理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国内的研究很多也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外研究状况的概述      (一)关于劳动力流动原因方面的研究   从微观角度去考虑,一般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舒尔茨(1990)的投资与收益理论认为,劳动力是否会流动取决于流入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出流出地的平均收入和流动过程中的其他支出。如果劳动力流动之后的收入超出流出地的实际收入和流动成本之和,劳动力就会选择流动。另外,还有M・P・托达罗也从收益上进行了分析,不过他强调的是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的差距。而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则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劳动力流动问题。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威廉・佩第和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其研究中认为是由于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比较利益的差异使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库兹涅茨(1957)从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和区域再分布的相互联系考察劳动力流动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增长,刺激人口从人口密集的地方向人口稀疏的地方流动以开拓资源,从而进一步引起人口流动;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商品经济发展的本身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      (二)有关劳动力流动规律方面的研究   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G.・Ravenstein)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法则(Laws 0f Migration),力图说明人口迁移的规律性。1880年,雷文斯坦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于1889年他根据英国和别国的一些资料首先提出了人口迁移法则。指出人口流动的主体是短距离流动,流向是工商业中心。E・s・李(1996)指出:人口迁移具有特定流向,类似于路径依赖;大规模人口迁移伴随人口回流现象;流向效率(迁移流与回流的比率)的变化取决于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马克思与恩格斯则认为,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和方式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在工业化国家,工业后各军从农村中得到补充:在农业化国家工业后备军是从城市和被驱逐的农业工人避难所得到补充的。列宁指出,劳动力从低工资的地方流动到高工资的地方具有梯级流动特征。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与经济的发展呈现的是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人口的迁移是人口选择的过程。      (三)有关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及相应的区域不对称问题的研究   在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并且劳动力同质性的情况下,也即是劳动力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动会促进产业的聚集,并最终会导致非对称均衡。而且,随着工资刚性程度的加强,产业聚集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也就越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入。进而促进产业聚集的进一步发展。而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产业分散力量也随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增加而缩小。当然,在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或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时,也即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将使产业的分散均衡可能成为唯一的结果。所以,尽管劳动力市场对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及供给的无限弹性,致使其不能阻止区域不对称发生。即使是不同规模的区域或不同比较优势的区域,其结果也同样如此。      (四)关于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都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一方面他们认为,人口的流动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人口流动可以使农民直接接收外界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商品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使旧的社会结构得到冲击,使他们自身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会造成城市市场恶化,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变差。资本家会用廉价的劳动力代替机器生产,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w・A・Lewis创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认为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且达到一定的比例,农民就愿意离开土地,迁移到城市中,谋求新的职业。但他仅仅强调现代部门的发展,而忽视农业部门的发展。M・Todaro则从城市失业现象进行考虑,提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考虑的依据就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使经济得到发展。卢卡斯也认为农村和城市工资差别的存在使劳动力流向城市,最终使城乡人力资本趋同。   上述国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研究状况的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跨区流动,劳动力流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不少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或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关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都有过许多的实证调查和理论探讨。这类文献的最重要代表是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著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著的《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2003)。我国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农民工进城潮流是由特殊的社会结构转型所造成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体制降低了工业化过程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是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和向城市倾斜的就业制度阻碍了农业劳动力改变居住地和变更职业。所以,一旦在政策上有所松动,近30年所积沉下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便大规模转移出来,形成所谓的“民工潮”。其次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机会。第三是家庭收入最大化也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差距的扩大增强了迁移的动力。李培林指出农业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在不少农村甚至出现农业收入负增长态势,这使得农民对种地越来越失去兴趣;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等并没有因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缩小,反而不断扩大,仅城乡收入差别就从1978年的2.34:1扩大到2004年的3.24:1以上,若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城乡差别远超过这个水平,农民除了交纳税费外,还要自己承担农村公共品的费用。这种情形为农民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促使他们通过外来务工寻找脱贫致富之路。黄平(1998)用“生存理性”来解释农民外出行为,我国农民外出经商务工就是为了生存理性的选择。而谭崇台教授(2001)和刘怀廉研究员(2004)都从著名的“推拉理论”进行解释: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农村土地的边际生产效益递减,从而对剩余劳动力产生一种“推力”;而城镇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相对有利,从而产生一种“拉力”。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我国学者蔡虻、都阳、王美艳在《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2003)一书中论述了劳动力流动不仅取决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绝对收入差距,还取决于劳动力在两地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      {二)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人口流动也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商品意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流动者本身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还有像蔡虻提出了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个发展效应:资源重新配置效应、保持比较优势效应、填补岗位空白效应、促进城市建设效应。蔡防、王德文(1999)还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得出1982~1997年问我国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23%。李扬、殷剑锋(2005)则从理论上把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贡献给予了解释。但是,劳动力流动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劳动力大量外流会导致农民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劳动力大量流动不但加大了运输部门的负担;而且也使得国家的社会治安问题得到了恶化。      (三)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变   农村劳动人口转移是伴随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发生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很多学者都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邓智团、但涛波从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是“退二进三”:即劳动力的“侵入――_演替”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然而随着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而这些下岗职工的就业,主要是通过增加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途径得以解决的,即第二产业里原先的就业人口转向了第三产业,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退二进三“侵入――演替效应”。金浩、DuYing的研究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别引起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劳动力从“落后的传统部门”向“增长的现代部门”转移,这种流动过程要到工业部门将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吸尽为止。在这个时候,工农业之间的差距和二元结构才会有显著改变,产业结构才会趋向合理。另外,樊小刚、温锐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劳动力的流动问题,他们认为这种不对称必然会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以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均衡。      (四)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的流动是以预期收益与就业机会为前提的,劳动力的流动必将对收入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季高晟(2006)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摆脱收入困境的必由之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流动劳动力的汇款也提高了家乡地区的经济收入。姜林静(2005)Zhaoyaohui(1999)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情况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后,认为农民的务工收入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贡献很大。非农收入己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体。李实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外出劳动力的工资获得,将有助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差距缩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将下降两个百分点,即外出劳动力的汇款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另外朱农的研究表明,经济改革以来,农村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最快,而且导致这种收入差距最持久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差异。

    推荐访问:劳动力 综述 流动 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综述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